2016年中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试卷详解第2课三角形

2016年中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试卷详解第2课三角形

ID:8724152

大小:28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05

2016年中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试卷详解第2课三角形_第1页
2016年中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试卷详解第2课三角形_第2页
2016年中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试卷详解第2课三角形_第3页
2016年中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试卷详解第2课三角形_第4页
2016年中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试卷详解第2课三角形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年中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试卷详解第2课三角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02课三角形专题复习1.如图,有a、b、c三户家用电路接入电表,相邻电路的电线等距排列,则三户所用电线(  ) A.a户最长B.b户最长C.c户最长D.三户一样长第1题图第2题图第3题图2.如图所示是由若干个相同的小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和左视图,则小立方体的个数不可能是(  ) A.6个B.7个C.8个D.9个3.如图,将Rt△ABC(∠ACB=900,∠ABC=300)沿直线AD折叠,使点B落在E处,E在AC的延长线上,则∠AEB的度数为(  )A.30°B.40°C.60°D.55°4.在下列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中,剪掉1个正方形(阴影部分),

2、剩余5个正方形组成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B.C.D.5.已知m、n是方程的两根,则代数式的值为(  )  A.9B.±3C.3D.56.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和8cm,则此三角形的第三边的长可能是()A.4cmB.5cmC.6cmD.13cm7.正八边形的每个内角为( )A.120ºB.135º C.140º D.144º8.如图,l∥m,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直角顶点C在直线m上,若∠β=200,则∠α的度数为(  )A.25°B.30°C.20°D.35°9.如图,在第1个△A1BC中,∠B=300,A1B=CB;在边A1B上任取一点

3、D,延长CA1到A2,使A1A2=A1D,得到第2个△A1A2D;在边A2D上任取一点E,延长A1A2到A3,使A2A3=A2E,得到第3个△A2A3E,…按此做法继续下去,则第n个三角形中以An为顶点的内角度数是( ) A.()n•75°B.()n﹣1•65°C.()n﹣1•75°D.()n•85°第8题图第9题图第10题图10.如图,点A坐标为(6,0),点B为y轴负半轴上的一个动点,分别以OB,AB为直角边在第三、第四象限作等腰Rt△OBF,等腰Rt△ABE,连接EF交y轴于P点,当点B在y轴上移动时,PB长度为()A.2B.3C.4D.PB的长度

4、随点B的运动而变化11.如图所示,给出下列条件:①;②;③;④.其中单独能够判定的个数为()A.1B.2C.3D.4第11题图第12题图第13题图12.如图,△ABC中,A,B两个顶点在x轴的上方,点C的坐标是(-1,0).以点C为位似中心,在x轴的下方作△ABC的位似图形,并把△ABC的边长放大到原来的2倍,记所得的像是△A/B/C.设点B的对应点B/的横坐标是a,则点B的横坐标是()A.B.C.D.13.如图,正方形ABCD中,E为AB的中点,AF⊥DE于点O,则等于(  )A.B.C.D.14.如图,在中,的垂直平分线DE交BC的延长线于点E,则C

5、E的长为()A.B.C.D.2AFECB第14题图第15题图第16题图15.如图所示,点E,F分别是△ABC中AC,AB边的中点,BE,CF相交于点G,FG=2,则CF长为()A.4B.4.5C.5D.616.如图,将△ABC沿DE折叠,使点A与BC边的中点F重合,下列结论中:①EF∥AB且EF=AB;②∠BAF=∠CAF;③;④∠BDF+∠FEC=2∠BAC,正确的个数是()A.1B.2C.3D.417.如图,D是AB边上的中点,将△ABC沿过D的直线折叠,使点A落在BC上F处,若∠B=500,则∠BDF=度第17题图第18题图第19题图18.已知在△

6、ABC中,∠B与∠C的平分线交于点P,∠A=70°,则∠BPC的度数为19.若点A的坐标为(6,3)O为坐标原点,将OA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750得到OA/,则点A/的坐标是20.在△ABC中,AB=AC=5,BC=6.若点P在边AC上移动,则BP的最小值是  .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OB=300,点A坐标为(2,0).过A作AA1⊥OB,垂足为点A1;过点A1作A1A2⊥x轴,垂足为点A2;再过点A2作A2A3⊥OB,垂足为点A3;再过点A3作A3A4⊥x轴,垂足为点A4;...,这样一直作下去,则A2015的纵坐标为.第21题图第22

7、题图第23题图22.如图,中,直线EF∥BD,交AB于点E,交AC于点G,交AD于点F,若则.23.如图,点M是△ABC内一点,过点M分别作直线平行于△ABC的各边,所形成的三个小三角形△1、△2、△3(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是4,9和49,则△ABC的面积是.24.如图,等腰Rt△ABC中,∠ACB=900,AC=BC=1,且AC边在直线a上,将△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到位置①可得到点P1,此时AP1=;将位置①的三角形绕点P1顺时针旋转到位置②,可得到点P2,此时AP2=;将位置②的三角形绕点P2顺时针旋转到位置③,可得到点P3,此时AP3=;…,

8、按此规律继续旋转,直至得到点P2014为止.则AP2014=  .25.如图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