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系明珠系宝刀洗净铅华男儿装

不系明珠系宝刀洗净铅华男儿装

ID:8815741

大小:2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08

不系明珠系宝刀洗净铅华男儿装_第1页
不系明珠系宝刀洗净铅华男儿装_第2页
不系明珠系宝刀洗净铅华男儿装_第3页
不系明珠系宝刀洗净铅华男儿装_第4页
资源描述:

《不系明珠系宝刀洗净铅华男儿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不系明珠系宝刀洗净铅华男儿装读沈复的《浮生六记》,俨然便是一幅清朝通俗生活画卷铺陈在眼前,璞玉一般的只见精微,未见雕琢,蓬蓬的古朴光辉。生命本是一种沉重,但《浮生六记》里却有空疏和华瞻之美,使得这沉重的生命陡然亮起来,人总会惊觉,原来清朝的人世,也并非那样沉重黑暗。林语堂先生称赞“闺房记乐”一节是“古今中外文学中最温柔最细腻的记载”,而吸引笔者的是这样一段,作者沈复和妻子芸娘想去一睹太湖神诞辰之日的盛况,芸娘叹息说:“惜妾非男子,不能往。”沈复灵机一动,想出了女扮男装的一招,于是芸娘“易髻为辫,添扫蛾眉,加余(指沈复)冠,微露两鬓,尚可掩饰。”穿戴完毕,芸娘既“效男子拱手阔步

2、者良久”,如此便添了一段闺中趣话。在文学作品中,如此“不爱红装该武装”的女扮男装趣事很多。《红楼梦》中的憨湘云就偏爱“打扮成个小子的样儿”,瞧她穿着银鼠短袄,腰里束著五色宫绦,脚下穿著小靴,真个蜂腰猿背的小子模样!在贾政闲征姽婳词一节中,讲到有一位恒王出镇青州,喜好女色又好武,故选了许多美女日习武事,有一个林四娘姿色既冠,武艺更精,呼为“姽婳将军”,待到上阵杀敌之时,林四娘“回戈奋力一阵”,最终牺牲。贾宝玉遂为这位姽婳将军题诗道:“丁香结子芙蓉绦,不系明珠系宝刀。”也算不枉“风流隽逸,忠义慷慨”几字。从历史上看,最早的女扮男装可以追溯到夏朝。夏朝末代国王夏桀的宠妃妹喜便是一例

3、。妹喜,又作末喜、末嬉、有施氏原为喜姓。她常常被引为红颜祸水的例证。《汉书·外戚传》中就这样说:“夏之兴也以涂山,而桀之放也用末喜;殷之兴也以有娀及有莘,而纣之灭也嬖妲己;周之兴也以姜嫄及太任、太姒,而幽王之禽也淫褒姒。”可见工余内媚的女子总是国家之难。夏桀得到妹喜后,为博美人一乐,造倾宫,筑瑶台,日夜与妹喜和宫女做长夜之饮,无有休时,不理政事。夏桀甚至还喜欢把妹喜放在膝盖上,“听用其言”,而妹喜喜欢听缯帛撕裂的声音,夏桀就大肆撕裂缯帛,浪费巨大,殊不知这就是亡国之音!这妹喜虽然秽乱宫廷,却也是个女扮男装的先行者。《列女传·孽嬖传》中这样记载她:“美于色,薄于德,乱孽无道,女

4、子行丈夫心,佩剑带冠。”《晋书·五行志》也应证道:“末喜冠男子之冠。”从这点上我们看出,妹喜身着男装,腰间佩剑,还颇有两分任侠之气。然而中国古代社会历来是一个男权社会,女性似乎注定生来就得臣服于男性脚下,妹喜有丈夫心,又好男子装,似乎也透露出一点女人干政的意味。她是夏朝亡国的原因之一,在政治上似乎没有多大作为,但却有意无意的流露出不少难得的女性意识。在春秋时期,出现了一个女扮男装的热潮。在《晏子春秋》的第六卷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齐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于是全国女性同胞跟着君主的喜好走,出现了“国人尽服之”的局面,如此不辨男女的情形自然很让齐灵公发愁,不得不下令禁止,可习

5、惯养成,妇女们穿惯男子衣裳,都改不过来了,齐灵公只得出了个狠招:“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如此一番,仍然未达到目的。幸而晏子出了个好主意:“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也就是说,让宫女们不穿男子衣服,宫外妇女纷纷效仿,这样很容易就改变了女扮男装的风气,齐灵公施行下去,果然数月之后,“国莫之服”。这不禁让笔者想到另外一个相似的例子,在民国初年,风气日开,人们的衣着观念开始发生变化,尤其青楼女子的服饰“莫不矜奇斗巧,日出新裁”,不少青楼女子还学起男人打扮,《清稗类钞》中痛陈道:“风尚所趋,良家妇女,无不尤而效之”,不少报纸更是道貌岸然地呼吁“抵制女子服装风尘化”——可笑

6、这些卫道士并不懂得女子的心理。不论千百千年的齐国妇女还是千百年后的民国妇女,对美之追求都是无比热切的,宫女和青楼女子都代表了当时着装的风尚,故其他妇女效仿,真乃无可厚非。春秋之后,到了开一代风气之先的唐朝。这时的女扮男装已经是一种普遍现象。在《旧唐书·志第二十五舆服》中有如下一段记载:“开元初,从驾宫人骑马者,皆著胡帽,靓妆露面,无复障蔽。士庶之家,又相仿效,帷帽之制,绝不行用。俄又露髻驰骋,或有著丈夫衣服靴衫,而尊卑内外,斯一贯矣。”可见当时“丈夫衣服”之盛。唐代妇女,素以丰腴为美,穿上明倩紧凑的胡服,更显出一种“粉胸半掩疑暗雪”的暴露美。身穿紧身窄袖衣,足踩软筒皮革靴,女

7、儿家洗尽铅华,男装示人,跃然马上,洒脱明丽之态油然生于眉眼间!平阳公主便是此间一人。平阳公主是唐高祖李渊的三女儿,隋时就与柴绍结婚。李渊太原起兵时,平阳公主和柴绍正在长安,两人为去留发愁,平阳公主说:“君宜速去。我一妇人,临时易可藏隐,当别自为计矣。”这个“宜”字特别值得注意,笔者觉得,单凭这个字,平阳公主沉静果断的一面就显了出来,足胜须眉。之后,平阳公主身穿战胄,作男子装扮,转战四处,招兵买马,建立“娘子军”,为父亲的反隋事业做出重要贡献,所谓:“以独有军功,每赏赐异于他主”。后人作诗称赞她道:“夫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