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ID:8845355

大小:5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09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_第1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_第2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_第3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_第4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知识目标: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能力目标:1、诵读吟咏,感受诗词恢宏开阔的意境。     2、学习品析,感受词人壮志难酬的心怀。情意目标: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教学重点:1、情与景的自然结合2、诵读本词诵读吟咏,感受诗词意境。了解苏轼的创作风格。教学难点:情与景的自然结合教学方法:谈话法 讨论法教学时数:1课时 一、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曲导入。二、解题:(1)说说苏轼:(2)谈谈题目:《念奴娇·赤壁怀古》,看看“念奴娇”和“赤壁怀古”,哪个是题目?(3)聊聊背景:看看注释,这首诗是苏轼在

2、什么境况下写的?三、读读课文(1)自由朗读;(2)集体朗读;(3)个别朗读;(4)听读课文。四、感知文本1、大家思考一下,感觉哪句写得比较有气势?可自由发言,说说你的理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几个词用得很好,江,直接用一个“大”字来修饰,有一种横空而来的磅礴气势,开篇就定下了这种高昂的气势。——“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三句更有气势。这三句分别从形、声、视等角度结合起来写,由岸边到江面、由江面到大江深处,写出了“赤壁”的雄伟壮丽,波澜壮阔的画面。——读一读,要读出气势。2、读了这首词,你从中读到了什么?你能从中读出一些问

3、题?五、品读课文(一)上片第一句1、第一句的意思是――滚滚的长江水一直向东流去,大浪淘洗尽了千百年来江水中的风流人物。 对吗?明确:“江水”比喻时光。如孔子曾经说过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苏轼只这一句就成了千古名句,想起苏轼,我们就想起这句“大江东去”。如此的气势、如此的磅礴,让我想起了李白的一句,写黄河的,―――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2、这句词写的江水有什么特点?此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v不仅写出了长江奔流浩浩荡荡、气势磅礴,而且将写景与写人融合为一体。v在这里,长江已不仅仅是一条江水的名,而是滔滔历史江水的代名词。作者面对江

4、水不禁心潮起伏激荡,怀想往昔无数的风流人物。为下阕英雄出场作铺垫。2、这一句似乎很熟悉,(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两句,跟苏轼这两句几乎完全一样,“滚滚长江东逝水”就是“大江东去”,“浪花淘尽英雄”就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样不一样?(把“风流人物”换成“英雄人物”,大家觉得可以不可以?)——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是“英雄人物”,什么样的人称得上是“风流人物”?3、背诵第一句。(在苏轼的心中“风流人物”就是不同于“英雄人物”,究竟怎样不同,提醒接着往下看)(二)上片第二句1、“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你读出了什么意味?—

5、—这里已经把前三个小句子具体化了,怎么具体化的?分别看看。 (1)“大江”具体化为“故垒”;(2)“千古”这里具像化为“三国”;(3)“风流人物”这里具像化为“周郎”。 ——如果说,前面是大场景、远景,而这里就是小场景、近景了,如同镜头拉近了。——苏轼知道他所游览不是真正的赤壁,“人道是”三个字就特意说明,“是人们说”。2、大家再考虑,这个地方能不能改成“周瑜赤壁”?——不能,“周郎”给人一种年轻的感觉。 “郎”字,显得特别年轻潇洒。3、大家再想想,人名与地名相提并论,即“周郎赤壁”,有什么特别意义吗?——赤壁是因为周瑜才闻名的。反过来说,周瑜因为在

6、赤壁指挥了赤壁大战,才名垂千古的,是赤壁让周瑜留名的。 4、齐背第二句。5、那么,“赤壁”是一种什么景观呢?接下来就进行具体描写了。我们一起来读、背。(三)上片第三句1、大家考虑,这三句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写的?——“乱石穿空”是从形角度写的,写出了石头那种奇形怪状,那种参差交错。只有这样来写石头,才能写出战场的景观特点。——“惊涛拍岸”是从声音的角度来写。2、“惊”的繁体字怎么写?只有知道繁体字才知道这个“驚”的意义,这里是“驚馬”的意思,如惊马一样的波涛,拍击着岸边,非常凶猛,非常暴烈,翻江倒海,这是一江怒涛。 3、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这幅画面,你觉

7、得哪些字词用得好,为什么?v明确:实写赤壁之险峻雄奇,动心骇目。巨涛拍岸,怒涛汹涌,浪花千叠,如雪堆积不断。v“穿”——写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气势;v“拍”——写出江水与岸拍击的力度;v“卷”——写出波涛的巨大力量。v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寥寥数笔便勾画出一幅雄奇壮丽的雪浪图。令人想到当年赤壁鏖战的壮阔场面,为下片追怀英雄渲染气氛。(四)上片第四句1、这一句有什么作用?――“江山如画”是对前三句的概括,“一时多少豪杰”是对下阕写人的开启。——“如画的江山”是一个舞台,是风流人物活动的一个舞台,在某种程度上,是如画的江山蕴育、塑造了风流人物。“一时”,指

8、的当然是三国这段时期,而下片就集中笔墨描绘周瑜。 ——上片描绘了一种雄奇壮丽的景观,下片主要塑造的是周瑜这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