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村镇银行支付结算服务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山西省村镇银行支付结算服务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ID:8898659

大小:5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10

山西省村镇银行支付结算服务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_第1页
山西省村镇银行支付结算服务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_第2页
山西省村镇银行支付结算服务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_第3页
山西省村镇银行支付结算服务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_第4页
山西省村镇银行支付结算服务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西省村镇银行支付结算服务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山西省村镇银行支付结算服务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村镇银行作为农村地区新型金融组织,围绕服务“三农”,为当地农户、农业和农村经济开发设计适应较强的信贷产品,对提高当地金融服务水平,有效解决农村个体、小微等企事业的资金问题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村镇银行业务不断扩大,经营活动日益频繁,客户对其支付结算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满足正常的账户服务、资金汇兑外,更需要村镇银行依托非现金支付工具的便捷、高效性发挥服务“三农”的业务优势。本文通过对山西省范围内的村镇银行调查走访,了解支付结算业务发展现状,剖析存在的问题,探究促进其发展的可行途径。  一、山西省村镇银行建设概况  山西省村镇银行设立起

2、步于2009年,受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和经济结构调整影响,大量民间资金转向参股设立村镇银行,极大促进了村镇银行的发展。截至2015年一季度,全省共设立村镇银行41家,网点54个,设立状况呈现如下特点:  1.覆盖面广,地区集中  全省11个市均开设有村镇银行,最多的分布有11家,最少的设立1家。网点开设与地区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县域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村镇银行较多,如图1所示,吕梁、太原、晋中等地区工业发展水平较高,人均收入水平较其他地区增长较快,成为村镇银行扎堆的主要原因。  2.机构增速由快转慢  2009年至2015年3月末,全省村镇银行数量逐年增长,如图2所示,2009年至20

3、15年村镇银行年增长速度经历了2013年的最高点,全年增长11家,随后下降至年增长7家。村镇银行设立速度受山西省经济状况影响,同步波动。在村镇银行准入门槛低,扶植政策较多的刺激下,村镇银行成为民间资本转型较为青睐的对象。  3.主发起行类型较为集中  山西省村镇银行股东构成中,农商行、城市商业银行持股比例最大,仅有一家村镇银行由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起设立。本地农商行成立村镇银行占比较高,达到48%以上,外省城市商业银行在山西设立村镇银行有5家。农商行与民间资金合作共同设立村镇银行,不仅扩大了经营地的范围,更为获得政策支持开拓了多元化的道路。  4.核心业务系统依托主发起行建设  由于受经营规

4、模、资本投入、成本效益等因素的考虑,独立开发行内系统不成为村镇银行的选择方式,41家村镇银行均采用通过主发起行原有核心业务系统的通道或系统模式构建自身行内系统,具体合作形式又分为“银银平台模式”、“分支机构模式”两种。“银银平台模式”是村镇银行租用主发起行业务系统,定期缴纳一定费用的合作形式,村镇银行自主发展业务;“分支机构模式”是村镇银行视作主发起行的一个分支机构,免费使用发起行业务系统,业务发展统一由发起行负责管理。  二、村镇银行支付结算服务现状  1.支付系统主渠道作用明显  在支付系统接入方式上,村镇银行作为主发起行的代理间接参与者接入现代化支付系统,完成跨行跨地区资金汇兑业务

5、。从2013年至2015年3月末的支付系统业务量统计(右上表)来看,村镇银行支付系统业务量占比虽小,但增长速度较快。2013年村镇银行支付系统共发生4.55万笔、427.71亿元资金交易,占总业务量的0.1%;2014年支付系统业务量快速增长至28.13万笔、1209.3亿元,较2013年增长1倍之多;2015年一季度业务量超过2013年全年,达到2014年的一半以上水平,占总业务量的0.38%。  2.非现金支付工具应用尚处于起步初期  村镇银行受经营规模小、客户集中度高等影响,非现金支付工具应用并不广泛。票据业务仅以支票业务为主,本票、汇票虽已获得人民银行制版批准,绝大多数村镇银行尚

6、未开展此类业务。具备发卡条件的村镇银行有30家,已发卡的村镇银行有5家,且只发行借记卡,信用卡业务暂不能办理;银行卡交易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13年至2015年一季度,5家村镇银行的银行卡交易量增长了37%,基于银行卡的银行、网上银行业务也逐步开办,业务量逐步提升。银行结算账户规模较大,单位银行结算账户达到2.1万户,个人银行结算账户60多万户,占账户总量的96%。  3.支付服务与“三农”紧密结合  村镇银行以“服务三农、服务小微”作为市场定位,为农村客户提供了自助金融服务终端,有效地解决农民存取款难、汇兑手续多等问题。同时,部分村镇银行推进存折小额取现业务,实施农村金融服务“村村通

7、”工程,拓展农村金融服务领域,打通农村基础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积极同电信部门展开合作,在农村便民服务点同时开展通信费的缴纳业务,极大地方便了当地农村居民,使农村便民服务点社会服务效用最大化。依托银行卡产品为农民打造“便民贷”、园区贷,为小微企业提供“工商通”、“乡情通”等流动资金贷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地农村贷款难题。  三、村镇银行支付结算业务发展瓶颈  1.业务同质化严重,资金渠道狭窄  由于村镇银行设立之初受发起行影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