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学习中发散思维的培养

浅谈数学学习中发散思维的培养

ID:8928960

大小:18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12

浅谈数学学习中发散思维的培养_第1页
浅谈数学学习中发散思维的培养_第2页
浅谈数学学习中发散思维的培养_第3页
浅谈数学学习中发散思维的培养_第4页
浅谈数学学习中发散思维的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数学学习中发散思维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数学学习中发散思维的培养陶思田陕西省山阳中学726400内容摘要: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数学学习具有培养发散思维的优势。本文通过对培养发散思维的条件、思维发散的线条及诱发点的简要分析,结合数学学科的特性,分别阐述了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探、一题多变培养发散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及广阔性。关键词:发散思维培养线条诱发点为了全面了解数学学科的学习和探究数学的发展规律,达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的学习目的,发挥数学训练思维的优势,提高数学素质,学习过程中的发散思维训练,尤显重要。1.数学思维与发散思维1.1数学思维思维是具有意识的

2、头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数学思维是思维的一种,它即受到一般思维方式的制约又包含一般思维的本质又显现出它自己的特征,这种特性由数学学科的本身以及用以认识现实世界现象的方法所决定。所以数学思维是思维在主体认识中,运用数学方法、数学概念、数学知识思考对象的一种较为稳定的致思取向和思维特征,它以运用数学方法作为核心要素和最重要的表现.1.2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具有流畅、变通、独立等特征,不拘泥于常规、常法,善于开拓、变异,是从多种渠道寻求解答的一种思维方式。从对数学的学习来说,就是根据学习目的,有机地、适当地沿不同的方

3、面去思考,把记忆中的信息和当前的信息加工、合并、重组产生出新的信息,这样就能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彻底理解所学内容,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培养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开拓视野。因此,发散思维的训练在学习中具有积极的意义。2.训练发散思维的前提2.1思维空间。任何一个思维都是一定地先后延续和上下左右的活动来实现的。客观上有一定的事物,主观上掌握了许多知识、积累了有关经验,主观的对应,产生出因人而异的空间表象与观念,即形成了关于这一事物的思维空间。显然,思维空间的阔窄,空间内线路的畅阻,决定了思维发散的强度和频率。

4、2.2知识基础。思维是人的头脑进行推理、概括、判断的精神活动,而知识是进行这种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因而,在进行思维训练前,应掌握必要的有关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等知识。2.3联想意识。所谓联想就是从一事物到另一事物的思维跳跃。有较强的联想意识,思维可以辐射开来,一旦清晰便是发散思维的多条思路。有时只产生于这种联想,思路闭塞,总在题设的范围内兜圈子。2.4类比意识。类比意识较之联想意识具有抽象性,可以说是一种抽象的联想意识。如学习等差数列的定义和通项公式后,那种两个变量的变化关系,会使我们去类比一次函数,从而认识到等差数列的通

5、项是关于的一次函数的道理,其图象必定是某直线上的孤立的点,且点的横坐标是自然数。通过类比,揭示了等差数列的本质。3思维发散的线条及诱发点3.1线条主要有以下六条线条:①顺向线条;②逆向线条;③肯定线条;④否定线条;⑤直接线条;⑥间接线条。3,2诱发点我们把引起主观思维的客观对象称为诱发点。善于发现和抓住诱发点,有利于发散思维的形成。引起思维发散的诱发点,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①从某一基本属性发散;②从某一基本公式发散;③从某一基本关系发散;④从某一基本方法发散;⑤从某一基本思想发散;⑥从某一基本图形发散。4发散思维的训练

6、4.1在“一题多解”中培养发散思维的灵活性对于一道数学题,往往由于审视的方向不同而得到不同的解题方法。在练习中,搜索所学的知识,在知识范围内,尽可能的提出不同的新构想,追求更好、更巧、更简捷的解法,这不仅有利于对基础知识的横向联系和沟通,而且有利于培养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例1在椭圆上,求一点P,使它与两焦点的连线互相垂直(人教版《数学》第二册(上))。对这道习题从解题思路的角度进行发散,不难得到以下几种解法:解法1:由=,=,得=5,F1(-5,0),F2(5,0).设P().由PF1PF2,=-1,有,①,②联立①、②得所

7、以满足条件的点有4个(3,4),(3,-4),(-3,4),(-3,-4)解法2:因为所以P点在以为直径的圆周上,故有联合,下同解法1。解法3:因为由,得所以,即,下同解法1、解法2。解法4:因为,,得,所以在Rt中,,代入得,下略。解法5:设由勾股定理,得下同解法1。解法6:设m=,n=,由所以S=所以,以下同解法1。“一题多解”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我们从多角度观察、思考、联想、概括并获得多种解题途径,从而不断掀起学生的思维火花,开阔他们视野,增添学习数学的兴趣,更能培养发散思维的灵活性。4.2在“一题多探”中培养思维的

8、深刻性“一题多探”的模式有如下两种形式的设计:第一种形式:对同一题设条件,引导观察和思考,由此导出各种结果进行探索分析和论证,从而构造出在同一题设下的多个命题。例2已知AB是☉O的直径,PA☉O所在的平面,C是圆周上的任意一点,求证:平面PAC平面PBC。证完此题后可引导学生观察题设条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