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题中“标题”类试题解题指导

小说阅读题中“标题”类试题解题指导

ID:8950851

大小:5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13

小说阅读题中“标题”类试题解题指导_第1页
小说阅读题中“标题”类试题解题指导_第2页
小说阅读题中“标题”类试题解题指导_第3页
小说阅读题中“标题”类试题解题指导_第4页
小说阅读题中“标题”类试题解题指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说阅读题中“标题”类试题解题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小说阅读题中“标题”类试题解题指导  小说阅读题中“标题”类试题解题指导    潘祥静    近几年,小说标题引起了高考命题者的高度关注,成了小说命题的一个热点。笔者整理了历年关于小说标题的试题,并尝试从中找出命题的规律和答题的方法,以助力于2013年高考小说阅读备考。    一、往届真题回顾    [2009年浙江卷115.有人建议把标题“魔盒”改为“贝格斯太太”,你认为哪一个合适,谈谈你的看法。(5分)    [参考答案]看法一:以“魔盒”为题更合适。理由:①制造悬念,吸引读者;②作为线索,贯

2、穿全文;③形象生动,具有象征意味。看法二:以“贝格斯太太”为题更合适。理由:①贝格斯太太是全文主人公,以此为题,可突出人物形象;②小说中人物关系单纯,以此为题,更能紧扣中心;③外国经典作品常以人物姓名为题。    [2010年陕西卷](4)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    [参考答案]观点一:使主题思想更加集中、深刻。①以小见大,揭露当时法国上层社会的不良风气和多种黑暗现实;②讽刺官场中趋炎附势、

3、官官相护、相互推诿的丑恶现象;③揭示出一个道理:如果社会需要保护人,如果大家都寻求保护人,社会就会失去“保护”,体现了对社会公正的思考与追求。观点二: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①抓住“保护人”时刻想要保护他人的这一突出心理特征,采用夸张的语言和动作描写,惟妙惟肖地刻画人物性格;②以“保护人”为线索,使对比手法更加突出,有利于揭示人物性格的前后反差;③通过“保护人”含义的变化,集中呈现小说的讽刺特色。观点三:使情节结构更加紧凑、有序。①以“保护人”的故事构成情节发展的主体,使结构主干突出,不枝不蔓;

4、②以“保护”与“被保护”为纽带,聚拢各种人物矛盾,使结构层次分明,井然有序;③围绕“保护人”安排相辅相成的明暗两条叙事线索,使结构收放自如,平中见奇。    [2010年安徽卷]13.请为这篇小说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并说明理由。(6分)    [参考答案](1)碑。理由:①“碑”是贯穿情节始终的线索;②“碑”、“洗碑”暗示了罗永才的心理及其转化(“悲”到“洗悲”)过程。(2)王石匠。理由:①小说主要人物之一;②王石匠形象的塑造体现了的创作意图;(3)转变。理由:①罗永才的心理转变是故事的主要内容;②

5、小说是以罗永才的转变来表现主旨的。    [2010年辽宁卷](4)“洗澡”作为这篇小说构思的关键,有主题思想,结构艺术、象征意蕴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    [参考答案]观点一:使小说的主题思想深刻、丰厚。①取材于“洗澡”这样的日常小事,表现当代市民的凡俗人生;②透过“洗澡”引发的故事,体现对社会和人际关系变化的思考;③“洗澡”触发的人物深层的心理波澜揭示了人性的微妙和复杂,表现对某种地域的、典型的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审视。观点二:使小说的结构艺术精

6、巧、高明。①以“洗澡”作为全文的结构线索,似拙实巧,俗中见雅,以小见大;②用“洗澡”穿针引线,使小说的两个人物不同的言路和思路联系自然,转换自如;③以“洗澡”作结,画龙点睛,一语双关,平中见奇,含蓄而有余味。观点三:使小说的象征意蕴含蓄、多元。①以“洗澡”为纽带,通过对人物言行与心理错位冷静地叙述,使象征手法深藏不露,结尾一语双关,画龙点睛;②小说人物都没有姓名,有助于启发读者体悟“洗澡”的象征性;③象征意蕴立体多元,“洗澡”内涵的反思层次丰富,针对性强。    [2011年山东卷]22.“审丑”

7、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①标题一语双关(或反讽);②审丑是一种绘画原则(或流派、风格、理论),老人成为学生的审丑对象;③老人外貌丑陋,做人体模特被人们视为“丑”事,但这“丑”下面却隐藏着为孙子全力付出的淳朴心灵;④小臭儿不孝,嫌弃爷爷,是真正的“丑”。    [2011年四川卷]16.请结合全文谈谈“铁铃铛”在文中的意义。(6分)    [参考答案]铁铃铛是全文的线索,实写铃铛虚写爸爸;铁铃铛的命运象征爸爸的命运;铁铃铛寄寓了勉儿和爸爸之间的深

8、厚情感。    [2011新课标全国卷](4)小说的题目是“血的故事”,但主要内容是围绕血型而展开的,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    [参考答案]观点一: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不合适。①“血”这个词可让人联想到“血脉”、“血缘”、“血性”等多种含义,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题意就显得单一了;②外省人和台湾人血脉同源,这是“血般的故事”;(语文教学论文 ..)③彭先生的恋爱故事,实质上折射了外省人与台湾人之间的冲突与融合问题,小说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