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的翻译与鸠摩罗什

《法华经》的翻译与鸠摩罗什

ID:8974673

大小:25.2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13

《法华经》的翻译与鸠摩罗什_第1页
《法华经》的翻译与鸠摩罗什_第2页
《法华经》的翻译与鸠摩罗什_第3页
《法华经》的翻译与鸠摩罗什_第4页
《法华经》的翻译与鸠摩罗什_第5页
资源描述:

《《法华经》的翻译与鸠摩罗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法华经》的翻译与鸠摩罗什日期:2010-12-917:55:14  发布:一切众生喜见  评论:2  点击:85三种翻译版本  《法华经》有三种翻译本。  第一种版本是西晋惠帝永康年间,印度高僧竺法护在长安翻译的,名为《正法华经》。这个比较早一点。三国以后就是西晋,它统一了三国。那个时候佛教已经传到华夏来了,且经典开始大量地翻译和传扬。  第二种版本就是后秦弘始年间,龟兹沙门鸠摩罗什大师,在长安消遥园翻译的经文,名为《妙法莲华经》。西晋灭亡后,许多少数民族在北方先后建立了20多个政权,史称“东晋十六国”。当时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其中的一

2、个国家叫后秦,当朝的君主是羌族的姚氏,因此又叫“姚秦”。那时候姚兴是一位最有能力的君主,很留心政事,任人唯贤,对百姓很好,重视文治,大力提倡佛教和儒学,灭了好几个国家,站稳脚跟达到了大治。这期间就把鸠摩罗什接到了长安,翻出了许多佛教大乘经典,现在的《妙法莲华经》7卷28品就是其中之一。  第三次翻译,是在隋朝仁寿年间,北天竺沙门奢那笈多,这个名字翻成汉文叫智德。他翻译的经名叫《妙法经》。  这三个译本中,从那时开始到现在,流行的都是鸠摩罗什的。因为鸠摩罗什的翻译,文辞简洁华美,词意与佛的意思相合(翻译经典一般都按佛说为准)。  鸠摩罗什来中国的故

3、事  现在就简单介绍一下鸠摩罗什大师。他叫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三藏就是说能够通达经、律、论三藏。能够通达这三藏就叫做三藏法师。法师,就是以经为师,奉行经典,弘扬经典,同时又以此为人之师,并依佛法宣扬教育众生,为人之师,称之为法师。“鸠摩罗什”是印度语,翻成汉文叫“童寿”。“童”是孩童,“寿”就是长寿的寿。为什么叫“童寿”呢?因为鸠摩罗什很有善根性,童年时就很有学问,而且为人很厚重,象老年人一样的,所以叫童寿。他的祖籍是印度,父亲在印度当官,后来不当官了就出来留学。父亲到了龟兹国(就是中国现在新疆的于阗),受到国王的赏识,娶了国王的女儿,做了驸马

4、爷,以后生下鸠摩罗什。由于鸠摩罗什天性具有慧根,他母亲相当信仰佛教,所以他七岁就出家,遍学大小乘经典。后来他母亲也出了家。  这恰是前秦王符坚当朝的时候。在有一天晚上,他的太史看见北方的天空出现智星(象征智慧的星宿叫智星),第二天就告诉了符坚。符坚听说在西域龟兹国有一个智慧很高的僧人叫鸠摩罗什,就生起敬仰,但是你凭白无故地叫龟兹王把鸠摩罗什交出来不可能呵!所以当时他就派了一个叫吕光的大将率兵讨伐龟兹。不是为了其它的,就为了高僧鸠摩罗什大师。  吕光征伐龟兹,龟兹武力很微弱,无力抵抗,所以不得不把鸠摩罗什交出来。吕光得到鸠摩罗什以后,本来准备回长安

5、,后来因为在路上听到长安发生了政变,羌族姚苌杀了符坚,登了帝位。宫庭兵变,符坚被姚苌捉到后缢死(就是吊死)。  中国历史上都是这样,搞政治离不开各种方式的斗争,帝王到了末代都是很惨的。这就是利害冲突,这就是世间法。庄子有个譬喻嘛,“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猎人又次之”。这个寓言,譬喻世界的这个争斗,以强凌弱,强者居上。就好象蝉在树上叫,螳螂想吃蝉呢,黄雀又想啄螳螂,黄雀又没预想到他后面还有猎人要杀它,要射击它。世间上为了争权夺利,都是用尽心机,你说你强,我还要比你强,采取各种手段,弱肉强食。这个是庄子的寓言。所以对这些世俗的东西呀,我们学佛人要超情出

6、俗,要看清楚。  根据正史记载,符坚被姚苌杀死以后不久,姚苌又在梦中与符坚开战,他用刀,符坚用矛。符坚用矛戳到姚苌下身,当时姚苌就痛,一直痛醒。痛醒之后就得了病(下身病),太医也没法治。这就是冤孽病。你杀他,他还不是要杀你的呀!只是时间的问题,所以这个杀业造不得呀!机缘成熟起来也很快,现前报,机缘成熟慢呢,就等到后头来,都要偿报。这一段公案在历史上都有的。因果嘛!姚苌登位以后,因为冤业病死了。  姚兴登位后就想到,原来朝庭派兵去接鸠摩罗什,而鸠摩罗什怎么还没来,因为长安发生兵变嘛!后来知道吕光在半途听到兵变,就自据西凉(就是甘肃兰州)为王,鸠摩罗

7、什就在吕光身边。于是姚兴又带兵征伐西凉这个国家,把鸠摩罗什接到长安。因为姚兴信佛,鸠摩罗什到长安以后,他就请鸠摩罗什入住那个宫殿“逍遥园”(至今部分遗迹还在),住在逍遥园译经、讲经。当时长安聚集了800沙门,帮助鸠摩罗什译经。所以我们现在读这个经典,不容易呀!不单是翻译的人多。唐代玄奘法师译经,帮助翻译的是千人以上。有译文的、有正音的、有润文的、有重复校对的……很多,才把这个经典翻译过来。  鸠摩罗什在长安主要是弘扬“般若”,讲授“空宗”。般若的三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还有《大智度论》,主要经典就是《大般若经》。其门下有上千人,

8、卓有成绩的有僧肇、僧睿法师等十人,有“罗什门下十德”之称。他一共翻译了三百八十余卷佛经,为佛教的传播事业贡献很大。在秦弘始十五年,鸠摩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