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常见辞汇(十二画)

佛学常见辞汇(十二画)

ID:8995660

大小:167.5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8-04-14

佛学常见辞汇(十二画)_第1页
佛学常见辞汇(十二画)_第2页
佛学常见辞汇(十二画)_第3页
佛学常见辞汇(十二画)_第4页
佛学常见辞汇(十二画)_第5页
资源描述:

《佛学常见辞汇(十二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佛学常见辞汇(十二画)护眼色:绿橙棕黑字体:粗体大中小作者:陈义孝居士发布时间:2010-6-2720:11:21繁體版 【惠能】 人名,为禅宗第六祖。六祖降生时,有异僧到他家中拜访说:‘夜来生儿,可名惠能!’惠能的父亲叩问其义,僧说:‘惠者,惠施众生;能者,能作佛事。’言毕,飘然而去,此是六祖得名的由来。【绝待】 绝诸对待。对待是两方并峙的意思,如黑白、大小、善恶等是。绝待是真如平等,无法可得,故绝诸对待,简称绝待。【童子】 经中常称菩萨为童子,一因菩萨是法王之真子,二因无淫欲之念犹如世间之童子,并非指年幼为童子。【傍生】 又作旁生,即畜生,旁者

2、不正之义,言彼因行不正,故得不正之生。【傍生趣】 五趣之一。【胜因】 殊胜的善因。【胜行】 指波罗蜜多的行法。【胜果】 殊胜之果,即佛果。声闻缘觉之果不圆满,虽然是果但非胜,菩萨十地之法尚未圆满,故虽胜而非果,只有佛果才是最究竟圆满之果,所以称为胜果。【胜乘】 大乘的别名。【胜处】 见八胜处与八背舍条。【胜业】 殊胜的行业。【胜义】 义理非常微妙的意思。【胜义空】 胜义就是涅槃,胜义空就是涅槃微妙的空性,为十八空之一。【胜义法】 指涅槃。【胜义僧】 四种僧之一。【胜义谛】 法相宗所立二谛之一,即真谛。【善力】 1.修善的力量,2.由善而得的力量。【

3、善月】 指正五九之三长斋月,因这三个月是极宜特别修善之故。【善巧】 各种巧妙的度人方法。【善因】 招感善果的业因。【善劫】 贤劫的别名。【善法】 合理益世之法,如五戒十善是世间的善法,三学六度是出世间的善法。【善果】 好的果报。【善根】 好的根性。【善神】 八部众中护持正法的神。【善业】 好的行为或造作,如五戒十善等善事是。【善恶】 合于理的叫做善;乖于理的叫做恶。【善恶无记三性】 善性、恶性、无记性。见三性条。【善心】 很良善的心。【善心所】 百法中的心所有法,简称心所。有的心所,起此念,则今世他世,皆受其益,故名为善。善心所有十一种,即信、精进

4、、惭、愧、无贪、无嗔、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若五识心王,任运起善,则此十一善心所,皆与之相应。【善现】 须菩提的译名。【善现天】 五净居天之第三天名,在色界之第四禅,因有善妙的果报显现,故名善现。【善逝】 如来十号之一,善是好,逝是去,佛修正道,入涅槃,向好的去处而去,故号善逝。【善逝子】 大日如来。【善士女】 归依三宝并且受持五戒的在家信女。【善见城】 又名喜见城,是帝释天的宫城,在须弥山的绝顶。【善男子】 佛称呼信佛的男子为善男子。【善女人】 佛称呼信佛的女子为善女人。【善知识】 能教众生远离恶法修行善法的人。【善宿女】 受持八戒的女

5、居士。【善宿男】 受持八戒的男居士。【善慧地】 菩萨十地中之第九地。【善施长者】 即须达长者。【喜受】 五受之一。见五受条。【喜舍】 喜施财宝。【喜乐】 五受之一。见五受条。【喜见城】 忉利天主帝释所住的宫城,在须弥山的绝顶。【喜见天】 三十三天。【喇嘛】 蒙古青海西藏等处叫和尚为喇嘛。【喇嘛教】 佛教的一派,唐时自印度传入西藏,至今有新旧两派,新教著黄衣,称为黄教,旧教著红衣,称为红教。【堪忍】 堪能忍受苦难,是梵语娑婆的译义。【堪忍地】 菩萨十地中初地的别名。【报土】 四土之一。见四土条。【报生】 依果报而生。【报因】 产生果报的业因。【报佛】

6、 与报身佛同。见三佛条。【报身】 佛三身之一,此身是诸佛修福慧功德圆满时,所显现的自受用内证法乐之身,亦即完成佛果之身。【报得】 依果报自然而得。【报通】 五种神通之一。【报障】 三障之一。见三障条。【报恩】 报答恩德。【报恩田】 三福田之一。见三福田条。【富楼那】 佛十大弟子之一,以说法第一著称。【寒山】 僧名,在唐朝与拾得大师隐居于天台山的国清寺,相传寒山是文殊的化身,拾得是普贤的化身。【寒冰地狱】 十六游增地狱之一。【尊者】 1.智德具尊的人。2.阿罗汉的尊称。【尊仪】 尊贵的仪容,指佛菩萨的相貌。【尊特】 尊贵特别。【尊特身】 尊贵特别的身

7、体,指佛的报身。【寻伺】 寻与伺。寻是寻求各种的事理,是一种粗相的动心;伺是伺察各种的事理,是一种细相的动心。【强缘】 强力的因缘。【遍计】 普遍计度一切的事物。【遍照】 普遍照耀,指法身的光明。【遍照金刚】 大日如来的密号。【遍依圆三性】 见三性条。【悲】 同情救拔他人痛苦的心。【悲田】 三福田之一。见三福田条。【悲门】 见悲智条。【悲智】 慈悲与智慧,是佛菩萨所必备的二种德性,也叫做悲智二门。智是上求菩提,属于自利;悲是下化众生,属于利他。【悲智圆满】 慈悲与智慧皆具足圆满。【悲无量心】 四无量心之一。【悲愿金刚】 地藏菩萨的密号。【惑】 迷惑

8、错误,是贪嗔痴等烦恼的总称。【惑染】 烦恼能使身心污染不净。【惑障】 四障之一。见四障条。【惑业苦】 贪嗔痴等烦恼叫做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