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红蓝光(简介)

半导体红蓝光(简介)

ID:9002089

大小:63.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4-14

上传者:U-5734
半导体红蓝光(简介)_第1页
半导体红蓝光(简介)_第2页
半导体红蓝光(简介)_第3页
半导体红蓝光(简介)_第4页
半导体红蓝光(简介)_第5页
资源描述:

《半导体红蓝光(简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JLT—MD500A型半导体红蓝光治疗机(简介)武汉金莱特光电子有限公司 JLT-MD500A型半导体红蓝光治疗机半导体激光照射的临床作用效果:1、强力镇痛:神经阻滞,促进镇痛物质释放,降低未梢神经兴奋性。LED发光二极管发出高纯度高功率的红光,对皮肤进行照射,改变细胞结构,杀死细菌,促时细胞生长,增强新胶质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的生成。2.消炎作用:能够激活或诱导T、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通过淋巴细胞再循环而活化全身免疫系统,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作用,可抑制或降低炎症致痛作用。3.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半导体激光直接照射血流减少的疼痛部位或间接照射支配此范围的交感神经节均可引起血流增加,促进致痛物质代谢,缓解疼痛。4.组织修复:激光照射可促进新生血管生长和肉芽组织增生,刺激蛋白质合成。毛细血管是肉芽组织的基本成分之一,是完成伤口愈合的前提条件,肉芽组织毛细血管越丰富,组织供氧量越充分,有助于各种组织修复细胞的代谢和成熟,促进胶原纤维的产生、沉积和交联。 5.生物调节:激光照射后,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调节内分泌,对血液细胞还可达到双向调。LED(红、蓝、黄)的临床作用效果:1、红光(650nm±10nm):促进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循环,改善皮肤湿润度,增加肌肤胶原蛋白、增强肌肤弹性、抚平细小皱纹。临床适用范围:抗衰老、美白、嫩肤、使肌肤滋润光泽、细嫩;修复去皱;修复创面、治疗敏感性肤质;生发、改善毛囊衰退性脱发;改善贫血、气喘及心肺功能;舒缓疲劳、改善睡眠放松心情。2、蓝光(410nm±10nm):杀菌、净化肌肤、活化细胞、促进蛋白与骨胶原合成。临床适应范围:青春痘、暗疮印。2、黄光(590nm±10nm):改善细胞氧的交替功能,激励微循环,分解色素、促进淋巴排毒,改善皮肤粗糙、红斑、循环不佳。临床适应范围:毛细血管扩张、皮肤暗哑、松弛、面色暗黄、手足偏冷、食欲不振。 功能特点及技术参数:● 650/808nm人体光学窗口的波长区间,双波长复合光,组织穿透加深达7cm,产生多重光效应。● 输出功率高,治疗时间短,安全可靠,疗效明显。● 采用GaALAs半导体激光器,其输出激光束不仅具有偏振性,而且具有单色性、方向性和相干性,控制辐射范围准确,疗效好,全程由电脑控制。● 四波长光谱大光斑光束,照射面积直径可达80-100厘米。● 激光波长:808nm±10nm● LED发光二极管波长:400nm-650nm(多波长光谱:红光650nm、蓝光410nm、黄光590nm)● 功   率:1mw~1000mw连续可调● 光斑直径:80~100mm● 电   源:220v±10%50Hz适用范围:疼痛科、皮肤科、美容科、肿瘤科、康复理疗科、针灸科、神经科、外科、骨科、妇科。适应症:促进伤口愈合、消炎止痛、理疗用;祛除痤疮;消除或减淡痤疮疤痕;修复敏感性皮肤;除皱(抚平细小皱纹);嫩肤(溶斑、美白、收缩毛孔、促进胶原层增厚)。 项目经济效益及可行性分析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国家强调医、药分家。药品收入将受到大幅度降价影响,而医疗收入将在医院的比重越来越大。目前医院若能及时上此项目,一方面能通过此项目拉来广大的爱美人士,扩大医院在此项目上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医院的医疗收入,增强医院的医疗实力。问题一: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怎么收费?答:据省级医疗机构服务价格标准,根据照射部位来收费,分痛点或痛区照射、创面直接照射、穴位照射、腔内病变处(如口腔、鼻腔、阴道等)直接照射,每个部位一次照射时间为15分钟左右,标准收费是120元。一周两次,五次为一个疗程可见效。问题二:LED红蓝光光动力治疗怎么收费?治疗痤疮,青春痘的价格?答:据省级医疗机构服务价格标准,LED光动力照射一次12-15分钟,标准收费是100-120元,部分省医科所实行优惠收费,每次80元左右,同时照射红光和蓝光可优惠至150元。一周照射2次,5-6次见效。问题三:半导体红蓝光照射治疗时有何感觉?效果如何?治疗后会有何副作用?答:半导体光动力照射治疗时无任何疼痛感或不适感,照着是温温的感觉,安全性高,无任何副作用,疗效明显,是广大客户理想的治疗选择。该种疗法已受不少好莱坞女星们的青睐,凤凰卫视曾多次报道该疗法在好莱坞的风靡时况。问题四:半导体红蓝光照射治疗是否属于医保项目?是否可以用医保卡缴费?答:半导体光动力照射治疗属医保项目,可以使用医保卡缴费。 红蓝光(光动力)临床操作光动力疗法概念(PDT)—PhotodynamicTherapy是利用光反应进行疾病治疗和诊断的一种新技术,临床上光动力疗法通常指光动力治疗,而将光动力诊断称为荧光诊断,它包括三大要素:光敏剂、光源和组织中的氧。简单说:利用光激活靶细胞中外源性的光敏物,通过形成单线态氧或其他氧自由基,诱导细胞死亡。光源:特定波长光谱只与其对应的光敏物质发生反应,产生不同光动力效应。光敏物质:光动力反应的中间介质,分为内源性、外源性,在氧的参与下产生治疗作用。临床特点:针对性强----直达靶组织,创伤小----只作用于局部;不伤及正常组织,毒性小,可重复治疗,安全。治疗参数:治疗头波长输入强度治疗时间Bluelight蓝光410±10nm100mw/cm225~30分钟Yellowlight黄光590±10nm35mw/cm225~30分钟Redlight红光650±10nm80mw/cm225~30分钟治疗范围:炎性痤疮、囊肿型痤疮,促进伤口愈合,注射除皱后减轻瘢痕、肿胀,延长注射效果,缩小毛孔,改善皮肤光泽,增加皮肤弹性,改善皮肤色素不均,皮炎,皮肤瘙痒,皮肤溃疡缩水,浅表性基底细胞癌肿,角化角质病,带状疱疹。治疗特点:非侵害性、非灼烧性、无副作用、无痛苦、无康复期;操作简单,光照面积大,治疗过程舒适,病人易接受,光强度高,光谱线窄,无紫外。无红外,无无效白光。 临床操作一、蓝光治疗痤疮原理:痤疮是由痤疮丙酸菌的细胞感染引起的。其内源生成的光敏物质卟啉吸收光谱后可将粪卟啉激活,产生光毒环境,转换成的毒性单态氧迅速杀死痤疮丙酸杆菌,进而将皮肤上的痤疮清除。410±10nm的蓝光光谱最适宜被这些光敏物质吸收。高纯度蓝光几乎全部能量有效作用于靶目标—痤疮丙酸杆菌上。疏通阻塞毛囊皮脂腺恢复正常,防止再次感染,防止复发。此外刺激免疫调节系统发生变化,疗效延续出现。治疗步骤:1、卸妆2、洗面奶清洗皮肤3、清除粉刺4、戴防护镜5、LED面板距离病人脸部8公分以内6、调合适的剂量50—80mw/cm2照射25—30分钟7、照射后使用针对的保湿修复产品,也可配合使用抗痤疮的药物。本治疗一般每周照射两次,治疗4周共计8次,为一疗程。 二、红光治疗原理:650±10nm的红光被细胞中线粒体吸收,刺激ATP产生,增加皮肤自然细胞活性,使光活化的细胞中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和真皮中纤维细胞和角蛋白的合成增加,加速皮肤新生组织再生,缩短康复期,减少痤疮疤痕的形成。可抚平皱纹,光滑皮肤,提升肤质。红光作用于肥大细胞、中性白细胞、巨噬细胞,可减少充血、肿胀、等炎性反应。光敏物质在红光的照射下生成具有毒性的单态氧,直达耙组织,引起局部细胞发生光氧化作用,抑制增生活跃的细胞,清除病灶。治疗方案: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每周照射2~3次,每次25~30分钟,一般6次为一疗程,剂量取60~100mw/cm2三、黄光治疗原理:黄光590±10nm具有分解色素的功能,凡剥脱、非剥脱手术或其他原因导致色沉的情况均可在修复过程中配合黄光照射,每天一次,每次25~30分钟,剂量在20~35mw/cm2一周为一疗程。四、蓝/红交替治疗轻/中度囊型痤疮红光:消炎、使纤维细胞形成,促进胶原蛋白产生,减少疤痕形成。蓝光:杀菌、调节免疫系统。治疗方案:一周2次,一次用蓝光,一次用红光,治疗间隔3天,一疗程为4周。治疗步骤:1、卸妆2、洁面3、清除粉刺4、戴防护镜5、调整光头距离病人脸部8公分以内6、调合适的剂量照射,一般红光80mw/cm2、蓝光60mw/cm2,照射25—30分钟7、照射后使用针对的保湿修复产品,也可配合光敏剂效果更好。 二、红光用于美容嫩肤每周三次,每次治疗20分钟,连做6次,每次治疗后注意保湿,可以提升面部,增加弹性,改善光泽。治疗步骤:1、卸妆2、洁面4、戴防护镜5、调整光头距离病人脸部8公分以内6、调合适的剂量照射,一般红光80mw/cm2,照射25—30分钟7、照射后使用针对的保湿修复产品,也可配合光敏剂效果更好。 半导体激光治疗临床应用参考为使用户更好的使用半导体激光,获得最佳的临床疗效。我们通过学习相关国内外文献,并结合十年来广大用户对半导体激光临床应用的经验进行汇总及提炼,形成下列指导意见供临床应用时作为参考。照射部位:痛点或痛区照射、创面直接照射、星状神经结照射、肌肉附着点照射、穴位照射、腔内病变处(如口腔、鼻腔、阴道等)直接照射。激光光斑与照射面积的关系:波长为650/810nm的系列半导体激光为近红外不可见光,探头发出的红光为指示光。单管激光(单管探头)的光斑直径3mm,但并不意味着有效作用面积仅3mm。半导体激光的发散角比较大,当光束作用用于组织时,会在组织内发生折射和漫折射。当光束垂直入射时,照射的有效面积为光斑的5-10倍(不同组织密度产生的差异),因此,单管激光的有效照射面积大约为30-50mm左右。近年来,本公司推出新一代系列半导体激光治疗机,采用多波长,复合光,不同波长的多个激光管列阵排序(复合探头),激光相干光及非相干光同步发射,可见光斑直径可达100-120mm,组织穿透力深达皮下5-7厘米,能产生多重光学效学,并呈现出由浅入深的总体治疗效应。探头选择与临床应用:面照射探头(复合头、多个激光管列阵、散焦):可用于治疗较大面积的疼痛及损伤。如:带状疱疹(还可同时预防和治疗疱疹后遗神经痛):大面积软组织损伤及消除外伤性血肿:乳房切除术后导致的上臂水肿(淋巴回流受阻):创伤外科进行皮瓣移植术后促进愈合及抗感染:等等。经数次治疗便可获明显疗效。点照射探头(单管头、聚焦):适用于疼痛部位较深(如梨状肌综合症)、痛点明确的患部、穴位、扳机点、神经根和/或特定神经干,以及面照射探头难以抵达的部位或特别是伤口的深层部位进行治疗时,使用单管探头直接对相关部位进行深部照射治疗,可取得理想的疗效。照射剂量的选择:照射剂量由功率和照射时间两个参数决定。不同部位照射时的功率选择:头颈部照射,连续输出功率一般在200—350mw之间;躯干及四肢部位照射,复合头一般在450—500mw之间,单管头一般在350—450mw之间,腔内照射一般在250—350mw之间,因导光棒传输率≥ 80%,故实际输出功率为200-280mw之间。如选择脉冲输出,功率可在上述连续输出功率的基础上,增加200—300mw左右。不同方式照射时的功率选择:1.接触性照射(如痛点或穴位照射),功率选择同上。2.非接触性照射(如创面照射),探头一般距创面2-3㎝,功率可适当加大50mw左右。3.照射时间选择:穴点及痛点,痛区接触性照射,每穴(点)一般为3-5分钟,创面非接触性照射,时间适当延长为8-10分钟。如按常规每点3分钟照射效果不佳,可延长至8-10分钟,具体操作时,应结合病人反应,医生经验及不同疾病灵活掌握。一般每天每点照射1次,每次照射2-8个点不等,5-10天为一疗程。慢性病可适当延长照射时间,二个疗程间歇4-5天。不同探头照射时的功率选择:单管小探头内装有使激光聚焦的透镜系统,目的为提高接受激光照射部位的激光能量密度,提高穿透深度。故单管小探头更适用于深层痛点或穴位照射。复合大探头内无激光聚焦的透镜系统,接受激光照射部位的激光能量密度低于单管头,故更适用于较大面积的疼痛及创面照射治疗。适用时,功率可选择450-500mw,时间适当延长为8-10分钟。 半导体激光治疗疼痛的临床观察作者:陈家烨李胜利刘新对象和方法:对象:149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性57例,女性92例;年龄19~80岁,平均49岁。头面部痛24例,颈肩部痛40例,胸腰背部痛27例,四肢(肘、前臂、腕、指、膝、小腿、足跟)痛39例,其他疼痛(包括腰椎间盘综合症、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癌痛、髋关节痛、牙痛等)19例。病程3天至10余年。方法:使用GaAlAs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波长810nm,连续波,治疗输出功率50MW,光斑1mm×2mm。选压痛点接触垂直照射,每次3-30个点,每点照射20-40s,每周3次。治疗6次后无效者改用其他方法。6例病人选星状神经节照射,时间为10min。激光治疗期间停用所有止痛药物或其他疗法。疗效评估:(1)测定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值,以治疗后VAS下降值与治疗前VAS值相比,其比值≥70%为优,30%-69%为良,<30%为差。如治疗前VAS为7分,治疗后下降为3分,则其比值为(7-3)/7×100%﹦57%,评为良。(2)询问病人治疗前后疼痛、功能活动是否有改善,改善了多少,是否觉得轻松、舒服。结果:149例病人共治疗574次,平均每例3.9次。一般照射3-5次后见效,照射1次即见效者9例。不同部位疼痛的有效率为63%-82%,平均77%(表1)。大部分病人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治疗时局部有针刺、酸麻感5例,觉心中不适2例,腹痛1例。讨论:半导体激光属于低功率激光,利用低功率激光的光活性反应治疗疾病,称为低反应度激光治疗,一般经3-4次治疗后始见效,少数病人治疗1次后即刻见效,本组有9例,占6.0%。治疗时绝大部分病人无任何感觉。本组有5例病人在治疗时觉局部有针刺样或酸麻感,但不影响治疗,且疗效更佳。 半导体激光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作者单位:湖北武汉江汉大学医院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肩凝症、漏肩风、五十肩等,是一种关节囊、肌腱、滑囊退行性变及慢性无菌性炎症反应,引起肩关节周围组织的广泛粘连,以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该病多发于50岁以上人群,女性多于男性,临床多采用针灸治疗,疗程长,疗效不满意。笔者采用半导体激光治疗该病取得显著效果,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58例,其中男31例,女27例;最大年龄65岁,最小年龄50岁;病程在1个月内34例,在6个月内24例;左肩25例,右肩33例;随机分组,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本组均诊断为肩周炎。2治疗方法2.1治疗组采用SUNDOM-300IB型半导体激光治疗机照射患侧喙突、肩下三角肌处、冈上窝、冈下窝、肱二头肌止点等压痛点,或肩贞、肩井、天宗以及阿是穴。每次选3~5个点,用小探头每个点照射5~10min,功率400~500MW。每天1次。7天为1个疗程。2.2对照组采用上述压痛点或穴位行针刺治疗。每天1次。10天为1疗程。两组均在治疗后行甩手及爬墙锻炼。3治疗结果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定,其中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为治愈;肩部疼痛减轻,活动功能改善为好转;症状无改善为未愈。两组治疗结果见表1。表1半导体激光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略)4讨论 国内外激光运用于临床治疗已有多年,激光治疗机是通过激光束对人体产生的光化、刺激、热作用和电磁效应等来治疗疾病的。近年来,半导体激光治疗机兴起,它产生一种低能量激光,局部照射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消除肩关节周围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反应,松解粘连,减轻损伤组织部位神经末梢的化学和机械性刺激,调节神经末梢的兴奋性,从而产生消炎、镇痛的作用。这是半导体激光痛点照射治疗肩周炎的生物学基础。另一方面,肩周炎属祖国医学“痹症”范畴,多由正气虚弱,易外感风寒,致经脉气血阻滞,产生关节僵直及疼痛。根据祖国医学“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理论,激光穴位照射可调和气血,温经散寒,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半导体激光在骨科的疼痛治疗激光体外照射作为“无创,无痛”疗法在骨科疼痛治疗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激光疗法与祖国经络穴位理论结合治疗疼痛取得很好的疗效,其中采用GaAlAs半导体激光照射膝眼穴位膝关节炎3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治疗方法采用GaAlAs半导体激光照射,波长635nm-808nm。输出功率0-500mw。另患者屈膝,取膝眼穴位。激光照射头置于膝眼穴皮肤上斜向膝中关节腔方向照射,每次5分钟,每日一次,连续10天。疗效标准:痊愈关节自如活动,疼痛消失,随访一年未复发显效: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关节活动较灵活有效:症状及体征基本改善,关节活动欠灵活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果治疗10次时,痊愈16例;显效10例;有效:4例讨论:本治疗采用500mw的激光,能量集中,激光容易透过皮肤深入到穴位组织,产生显著的激光生物效应,并使周围组织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同时激光被组织吸收后对神经末梢产生刺激效应和调节,达到镇痛的作用。同时由于激光的照射直接扩张局部循环系统,增强细胞动力,加速有害物质的排出,传统的超激光以及红外光非相干光源主要产生热效应来加速局部的循环,在治疗疼痛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半导体激光对环状混合痔术后伤口疼痛的疗效观察环状混合痔是肛肠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部分病例需要手术治疗。由于肛门部神经丰富,对于疼痛刺激尤其敏感,混合痔术后疼痛一直是临床工作者关注的课题。自2006年始我科采用comforlas半导体激光照射混合痔术后伤口,由于减轻术后疼痛及其他并发症,获得较好效果,现汇报如下:资料与方法诊断标准参照2003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制定的《痔诊治暂行标准》[1],共入选符合III度环状混合痔住院患者195例,随机分为激光组、常规组2组。激光组103例,男58例,女44例。年龄32~65岁,平均49.5岁;病程0.5~35年,平均12.9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上无显著性差异。治疗方法术后患者每日做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患者取侧卧位,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波长650~810nm,输出功率调整在200~300mw之间,探头距离创面2~3cm,照射局部创面照射,一次照射5分钟,每日1次,连续照射5天。观察指标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疼痛强度采用数字评分法,将疼痛以0~10表示,根据患者的主观感觉在标尺上打分,0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7分为中度疼痛,8~10分为重度疼痛。环状混合痔术后伤口为开放性伤口,肛门部神经敏锐,对于疼痛刺激尤其敏感。由于情绪紧张、排便刺激、炎症等多种因素,常常影响肛门内包括约肌,使内括约肌痉挛而导致疼痛加重,若得不到及时缓解,疼痛往往持续数个小时以上,患者往往谈痛色变。术后疼痛明显,可影响局部血液循环、淋巴回流,出现尿潴留、伤口水肿、血栓形成等而使疼痛进一步加重。 半导体激光主导波长为650~810nm,属近红外光谱。激光照射后产生的光子被皮肤组织吸收后,不同层次的人体组织吸收不同波长的光。伤口的细胞比那些正常皮肤的细胞更敏感,所以光子结合伤口的细胞,一旦细胞吸收了光子。就产生一系列的光生物刺激(PHOTOBIOSTIMULATION)和光生物调节(PHOTOBIOMODULATION)作用,从而加速伤口的愈合。半导体激光主要通过半导体激光的生物刺激效应,促进镇痛物质释放,降低末梢神经兴奋性,从而达到镇痛效果;也可促进新生血管生长,肉芽组织增生,加快伤口生长;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组织水肿。经临床观察,半导体激光用于混合痔术后局部伤口的照射治疗,可缩短疼痛时间,降低疼痛程度,有较明显的止痛作用。同时通过激光照射,可促进血液循环及淋巴回流,使术后伤口水肿消退时间缩短,有减轻水肿作用。其对术后伤口生长速度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在临床应用中,还应注意:由于肛门部皮肤色素沉着,对激光更容易吸收,因此照射时功率不要太大,从200mw开始;若功率过大可造成患者伤口疼痛加重。同时也要注意操作人员的个人防护,避免直接照射眼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