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ID:9002455

大小:331.00 KB

页数:41页

时间:2018-04-14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_第1页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_第2页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_第3页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_第4页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申报书实验区名称复合型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实验区负责人杜惠兰学校名称河北医科大学主管部门河北省教育厅申报日期2008年5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制二○○八年四月填写要求1.请逐项认真填写,填写内容必须实事求是,表达明确严谨。空缺项要填“无”。2.格式要求:申报书中各项内容以Word文档格式填写;表格空间不足的,可以扩展或另附纸张;均用A4纸双面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3.“所属类别”请填写:创业教育、软件工程、文科、生命科学、经济学、法学。4.著作、教材、论文须已刊登在正式期刊上

2、或为正式出版物,截止时间为2008年5月31日。1、实验区基本情况实验区名称复合型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所属类别创业教育建立时间1992年实验区负责人姓名杜惠兰性别女民族汉出生年月1960.02专业技术职务/行政职务教授/院长联系电话(手机)0311-8626508713931150880电子邮箱duhuilan@163.com传真0311-83809066通信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新石南路326号邮编050091实验区前期工作基础河北医科大学是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之一,于1995年由原河北医学院、河北

3、中医学院、石家庄高等医学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其前身是创建于1894年的北洋医学堂和成立于1956年的河北中医学校等,拥有百年办学历史,校园文化底蕴深厚。由于历史的原因,两校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曾进行过合并(河北新医大学),客观上为中、西医学相互渗透交融,中、西医师资相互交流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氛围与条件,促进了中西医结合教育的发展。河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教育创建于1969年。1990年11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博士学位点;1998年6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博士学

4、位授权点,1999年2月经国家人事部批准成立了中医结合基础博士后流动站;2002年2月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06年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被批准为河北省重点学科。依托本学科建立的医学生物技术实验室和络病实验室分别于2002年和2005年被河北省科技厅批准为河北省重点实验室。为便于开展中西医结合教育教学研究,成立了中西医结合学科群。1992年原河北中医学院开始招收中西医结合专业三年制学生;1993年成立中西医结合系;1996年招收中医专业(中西医结合方向)五年制本科;2000年招

5、收临床医学专业(中西医结合方向)七年制本硕连读学生。2001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党委决定集中全校中西医结合的人才和资源优势,在原中西医结合系的基础上,率先在全国公立高等医学院校中成立了第一所“中西医结合学院”,同年招收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学生,并建立了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本实验区十分注重中西医结合教育体系及教育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学科创始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恩教授曾于1998年7月在石家庄市主持召开了“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教育体系研讨会”;本实验区负责人在第二次世界中西医结合

6、大会、第三届世界传统医药大会教育分会、“全国医学院校中医、中西医结合教育教学研讨会”上多次重点发言。5年来,本实验区承担了各级各类教育教改课题125项,包括国家级1项,省级77项,校级47项。发表教育教学改革论文51篇。在中西医结合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模式、师资培养、精品课程建设、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受到全国同行的高度认可。教材建设:教材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根本。1996年李恩教授主编了《中西医结合临床全书》(包括11个学科);在全国医学院校中医系、中西医结合系第

7、四届教育教学研讨会上,我校被推举负责召集和筹备中西医结合五年制本科临床教材编写工作会议,由此促成并协助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医药教材建设委员会和出版社策划和启动了“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的建设工作,负责制定了中西医结合专业五年制本科30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在第一版中西医结合专业规划教材中,本实验区有25名专家教授担任了主编(4部)、副主编(9部)及编委工作。师资培养:为适应中西医结合“两个基础,一个临床”教学模式(即中医基础和西医基础课程分别讲授,临床课程中

8、、西医结合讲授)对教师素质和知识结构的新需求,于2003年率先在全国举办了中西医结合临床课师资培训班。培训班设“西学中”和“中学西”两类,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理论课学习阶段。第二阶段为临床实践阶段,交叉安排学员进行中/西医临床实践。共有440名教师参加了培训。在此基础上,有步骤地安排中医出身教师在兄弟院校进修后,适当讲授部分西医临床课内容。西医出身教师同样如此,为“一个临床”教学模式的实施做过渡准备。积极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