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关于文艺学和文学理论

导论:关于文艺学和文学理论

ID:9012220

大小:63.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04-14

导论:关于文艺学和文学理论_第1页
导论:关于文艺学和文学理论_第2页
导论:关于文艺学和文学理论_第3页
导论:关于文艺学和文学理论_第4页
导论:关于文艺学和文学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导论:关于文艺学和文学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开场白:在这个时代,选择文学的艰难和对你一生命运的影响1、你与文学的关系,或者你在此前所积累的文学印象如何?包括你阅读的作品的数量、质量(层次)、你的文学知识有多少,你或周围人是否有过文学创作,发表与否,等等。尤其是你为什么要选择文学专业?特别是在这个市场经济主导一切,这个消费主义和拜金主义肆虐的时代。从我选择文学及对我一生的影响开始说起。文学与我们安身立命的关系:选择文学意味着你一生都会拥有一种无法抹去的人道情怀和人文精神,你无法向城管那样残忍凶狠地对待草根阶层。(见导论附件1、2、3)2、选择文学意味着你永远

2、都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因为你始终以审美的眼光去看待一切,长期的文学审美修养会使你总是以诗意的心情去思维,以诗性的方式去生活。你很难变得十分铜臭气,市侩气,更难以做到官场上的那种圆熟和阴毒。3、选择文学意味着你永远都会是一个对现实的批判主义者。无论是文学给你描绘的那个纯美的世界,还是文学对现实社会的无情揭露,都会使你对眼前的现实保持拒绝的距离,永远用否定的批判态度对待现实,尤其是政治所提供的宣传。你与主流意识形态始终有格格不入的感觉,你存在的意义就是鲁迅式的不合作,你以抗拒的姿态使那些总是企图蒙蔽广大人民的利益集团和

3、权力掌握者感到害怕,你就是一股力量,一股随时准备不合作,随时准备揭露谎言,随时准备对一切不公正的现象进行批判。2、文学在这个特殊时代的遭遇:(1)文学被边缘化乃至有“24终结论”,这是文学遭到视觉图像包围的结果。历史上中国一直是个文学的国度,从事文学者所享有的声誉和地位尽人皆知,甚至文学是进入政治权力中心的门票(科举),是身份的标志,是进入上层社会的必经学习阶段。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做文艺青年是很多人的梦想,文学作品和作家也享受到至高的礼遇和尊重(约会见面都拿着文学作品)。但是视觉艺术的普及迅速夺走了文学的市场,

4、以致图像甚至取代了语言文字,这个影响和改变对普通受众是历史性和革命性的(三千年未有之变故),我们可以比较看电视和阅读作品对人的心智结构的改造(有一个美国漫画:猴子读书—变成人和人看图—变成猴子)。——阅读衰落和退场是整个时代的宿命(包括经典的阅读),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2)消费社会的来临将人们从对审美和诗意的追求转向物质和金钱,快节奏的生活剥夺了人们静心阅读的时间和心情。文学阅读是需要休闲的心情的。中国古代是一个慢节奏的农业社会,竞争不激烈,客观上保证了文学接受的时间条件和心情常态。(3)一个几千年的巨变——温

5、饱的基本解决和审美多样化、娱乐方式多元化成为可能,尤其是经济条件的改善,录像、DVD、影视、网路、体育活动、休闲购物、旅游等都挤占了阅读的时间,转移了阅读的注意力,忽略了阅读的意义。(连文学研究者都已经很少看作品)(4)内在心灵原因:旧理想主义破灭,新理想主义难产,精神真空和众神倒塌,使得人们转向世俗生活,不再轻易相信任何由文学和政治宣传构筑的理想蓝图,更加注重当下的利益追求(附图)。——24总之,选择文学,对我们意味着什么?这个选择将给我们一生的命运和生活带来什么重要的改变和影响?会对我们的心智和精神有什么样的

6、改变?我们应该有哪些清醒的认知,做好哪些心理准备,在我们选择文学的时候!这不能不认真思考,在我们开始进入文学知识殿堂和文学作品的海洋之前。一、关于文艺学和文学理论:1、在文学这个一级学科下属的所有二级学科中,文艺学是基础理论,是研究方法论,是对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理论渊源和指导,比较而言,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思辨性,与哲学、史学的关系密切,与美学更是相互兼容和渗透。教材第一章第一节说文艺学其实应该叫“文学学”不错,但更名为文艺学恐怕不仅仅是汉语构词习惯问题,还有个外延问题,叫文艺学更符合该学科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7、,因为文艺学早就将全部艺术问题和文学一起来共同研究,很多理论都不仅仅指向文学,对其他艺术形态也同样适用。2、文艺学的具体分支教材说有三个: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发展史,进而衍化为五个,加上文学理论史和文学批评史。这是不错的,但更具体的内容,可以大致分为:西方古典文论(史),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西方文学批评(史)、中国古代文论(史)、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现当代文论等等。应该充分认识到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发展24史三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的复杂而密切的关系,且三者很难截然分开

8、。教材第4页有对三者关系的总结。事实上,没有文学作品构成的演变史,哪有批评可言,有理论又有何用?没有理论,批评用什么去分析作品?只有理论和作家作品,没有针对性很强的批评,如何对创作和欣赏起到实际的指导作用?理论和作品岂不成了两张皮,互不干涉了,如此理论岂不更显得凌空蹈虚?(文学批评侧重于对作家、作品的分析、研究和评价,兼及文学思潮、文学运动。它对文学现象的反映和反应往往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