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的思考

金融业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的思考

ID:9058481

大小:154.25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4-16

金融业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的思考_第1页
金融业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的思考_第2页
资源描述:

《金融业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农村建设甘肃农业2013年第23期(总377期)金融业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的思考杨庆锋(中国人民银行民勤县支行,甘肃民勤733300)摘要:本文概括分析了金融业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分析制约金融业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使金融业成为推动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原动力。关键词:金融业;城镇化;制约因素;建议中图分类号:F830.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019(2013)—23—0019(02)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速增长。在当前财政分权的体制下,地方政府可

2、用于履行城镇化业现代化同步发展”。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积建设职能的资金有限,而未来的城镇化也将告别低成本时代,传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新型城镇化建设凭统的土地财政资金也将面临各种约束。在此背景下,金融发展的借其能够有效带动基础设施投资需求、逐步改变城乡二元化结深化和金融要素的推动应充分发挥集聚经济的作用,使之成为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优势,已经成为我国加快转变发展推动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原动力。一是从加强基础设施方式的重要载体和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抓手,也将成为建设的角度

3、看,新型城镇化建设更注重城市集群发展,同时也更当前及今后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点。作为与实体经济密切联系加注重节能环保、公共绿地、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的金融业,如何在注重风险控制的情况下,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施建设,这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本占用数量大、成本回收时间要求,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助推经济转型和健康发展,是当前亟长,这就要求金融资金要积极探索与财政资金和民间资本的联待解决的问题。合投资模式,大力介入基础设施建设,促使城镇规模扩大,完善一、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金融业的支持城镇功能,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二是从加快

4、农业现代化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区别于过去城镇化建设中注重追求城市规程的角度看,城镇化建设意味着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农业将向模扩大和空间扩张的发展模式,从追求内在质量的提升出发,推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产业化资金的需求也会迅速增长。金融业动新型工业化、城市集群化、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生态发应选择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水平较高、具有突出发展优势的地育。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既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区,作为推动城镇化、支持城乡统筹的突破口,支持高水平设施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当前稳定经济增农业、规模农业、特

5、色农业生产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出口基地建长,扩大有效需求的现实选择,同时也带来了建设资金需求的快设。加大对畜牧业重点项目、种养基地的信贷支持,加大对农林持语言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便于操作的教学原则。二是打破农基础设备建设和教材编印等;其次,整合培训资金,充分利用好民培训教材统编格局,由培训部门联编,增加乡土教材比重,可国家的培训项目资金。如:“设施农业培训”“测土配方施肥”“阳采用“一张科技明白纸、一张光盘、一张培训卡、一本技术手册”光工程培训”等,让这些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收到最好的效果。的“四个一”的教学模式。三是培训形

6、式要多样化,可运用图表实五、结语物展示、数据对比分析、录音、录像播放、互联网等教学,也可开要做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无论在培训内容还是方式上,要办“田间课堂”“流动课堂”“咨询课堂”“远程课堂”,增强现场感、灵活多样,要常常办、内容新,切实符合农民需要,贴近农业生实物感、视觉感。四是根据农时季节安排培训,见缝插针。产,培训才能达到事半功倍。农民培训关系着千家万户,是新时㈣加大经费投入,保障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农民期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各级培训机构乃至农广校的责任,任是弱势群体,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教育培训具有明显的公

7、益重道远。性。首先,政府应安排农民教育培训专项经费,用于培训机构的(编辑钟琴)19GansuNongye新农村建设甘肃农业2013年第23期(总377期)牧副渔产品加工、仓储、物流、农业科技服务和信息传播等新型目中的产业链、销售链等各个环节的闲置资产,以生态环保为目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金融支持,促进农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的的城镇建设,可探索建立环境准入与制度容量有偿使用制度,升级。三是从农民非农化的角度看,城镇化的核心是将农民变成围绕城镇化中的碳减排量、污水减排量等开发金融产品,促进节产业工人,失地农民进入城市后能否快速融

8、入城市生活,将农村能减排的社会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提高金融业介入的可行性。剩余劳动力转换为推动城市发展的新动力,是新型城镇化成败㈡着力构建功能互补的金融组织体系各金融机构应根据与否的关键。金融业应立足于支持人口转移及身份的转变,努力自身特点和优势,更好地满足城镇化进程中多样化的金融服务探索环境保护、就业创业、居民服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