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朱陆之争的本质分歧

浅谈朱陆之争的本质分歧

ID:9066103

大小:1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16

浅谈朱陆之争的本质分歧_第1页
浅谈朱陆之争的本质分歧_第2页
浅谈朱陆之争的本质分歧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朱陆之争的本质分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朱陆之争的本质分歧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在大二选修课中与中国哲学的短短的18个课时的短暂接触,所见所闻只是冰山一角,在此斗胆对“朱陆之争”,发表浅浅的个人看法。     朱陆之争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从常见的史学材料中都可以了解到。宋淳熙二年六月,吕祖谦为调和朱熹“理学”和陆九渊“心学”之间的理论分歧,邀请朱熹和陆九龄、陆九渊兄弟到江西信州铅山鹅湖寺相会。当时来的还有刘子澄、赵景明、赵景昭、朱亨道、朱济道等学人。本次会讲共三天,双方就各自的哲学观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史称“鹅湖之会”。会上,朱陆之间争论的焦点是“教人之法”。朱亨道曾记述这次争论:“鹅

2、湖讲道,诚当今盛事。伯恭盖虑朱、陆议论犹有异同,欲会归于一,而定所适从。„„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此颇不合。”(《陆九渊集》卷三六《年谱》)此次“鹅湖之会”,朱陆双方始终坚持自己的治学观点,据理力争,会上陆氏兄弟略占上风,但最终结果却是不欢而散。  淳熙八年,朱熹任南康太守,并主持白鹿洞书院。陆九渊来到南康,再访朱熹。朱熹一语双关地说:自有宇宙以来,已有此溪山,还有此佳客否!意思是说,溪山长在,人非长存,心理之间,哪个更根本呢?随后,朱熹请陆九渊在白鹿洞书院讲学。陆九渊

3、释讲《论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章。陆九渊着重讲以义利判君子小人,关键在于“当辨其志”,表达了他心理同一的观念,也为心学非空疏虚妄之说作了辩解。陆九渊的讲学,言辞明白恳切,启人心志,赢得了书院学生的拥护。朱熹也表示钦佩,“某在此不曾说到这里,负愧何言!”,命人将讲词刻碑,并亲自作跋。这次南康会面,朱、陆二人心平气和,没有互相攻击。  南康之会后,朱陆二人再没见过面,但时有通信,就一些问题展开讨论。淳熙十五年,陆氏兄弟与朱熹就《太极图说》的真假问题展开了争论。陆九韶怀疑此书非周敦颐所作,因为其第一句话“无极而太极”,在《通书》中没有“无极”二字。朱熹回信说,“太极”

4、前面加“无极”,是为了防止人们把太极理解为具体之物,无极、太极都不可缺,是周敦颐本意,因而《太极图说》是周敦颐之作。此后,陆九韶觉得“晦翁好胜”,不再争辩。而陆九渊却觉得不可不辩,便先后致书三封,表达自己的看法。朱熹又写两信,坚持自己原来的意见。两人反复辩驳,彼此难以说服,最终不了了之。  然而,对于朱陆之间的本质分歧,可从道德的最终根源剖析。  道德的最终根源,朱熹认为“天理”是伦理道德的源泉。这个“理”是独立于宇宙、人间而单独存在的,一切封建道德的原则、规定及仪节都是“理”在人间社会的展现。同时,朱熹把“性”作为天理在人心物体中的显现,即“未有形气,浑然天理,未有降付

5、,故只谓之理;已有形气,是理降而在人,具形气之中,方谓之性。”进而,朱熹指出“天地之性”是天理在人心中纯然至善、无一丝杂质渗于其间时的状态,是人性善的来源。陆九渊也讲“理”是道德的最终根源,但他更为强调儒家“天人合一”的传统,将“理”内化于人心,所谓“心即理”是也。“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而在“心理为一”的论断中,善根本就是人的本性,善的可能性自然就成了“心即理”的题中之义。“心理为一”是陆九渊心学与朱熹理学的根本区别。因此他对朱熹“分心理为二”极为不满,认为朱熹对于外在于人心之“理”的论述是“床上叠床,屋下架屋”,即完全是多余的。  朱熹强调“无极”与

6、“太极”的合一,并用形而上形而下区分天理与阴阳、五行和万物。形而上的“道”,无形但确实有,它存在于物之先,又流行于物之中,因而它是永恒的、绝对的宇宙本原和客观的精神实体。阴阳、五行、万物作为形而下者,只能是天理的派生物,这就突出了“理”作为万物造就者及主宰的地位。陆九渊否认“无极”,不论天理与阴阳有形而上、形而下之别。他认为,世界只是一个“心”的世界,“心”外无理,“心”外无物,一切都可以从“心”中寻找到,因此没有必要把世界分为形而上与形而下两部分,道与器、理与气都统一于一个“心”中。可以看出,朱熹重在精神性的天理客观化,使之成为独立于主体之外的宇宙本体,而陆九渊则尽力把

7、客观的天理主观化,重在“理”与“心”的合一。 综上,可以看出他们都以明理做人为目标,都认为万物万事背后有一终极之理。他们的分歧,主要在于如何阐释作为伦理纲常最终根源的“理”,以及通过怎样的方法达到“理”的要求。朱熹的理学以“性即理”为核心,认为理在人身上的体现是性,主张“道问学”,即物穷理,通过向外的格物渐趋达到启发天赋的“在心之理”。陆九渊的心学则以“心即理”为出发点,认为万物之理莫不会通于心,主张“尊德性”,发明本心,通过向内的洞悟,顷刻而知之人的根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