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脾气虚,痰瘀阻络”与冠心病病机探讨

“心脾气虚,痰瘀阻络”与冠心病病机探讨

ID:9120216

大小:6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18

“心脾气虚,痰瘀阻络”与冠心病病机探讨_第1页
“心脾气虚,痰瘀阻络”与冠心病病机探讨_第2页
“心脾气虚,痰瘀阻络”与冠心病病机探讨_第3页
“心脾气虚,痰瘀阻络”与冠心病病机探讨_第4页
“心脾气虚,痰瘀阻络”与冠心病病机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脾气虚,痰瘀阻络”与冠心病病机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心脾气虚,痰瘀阻络”与冠心病病机探讨于俏1吴焕林1通讯作者1.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省中医院心脏中心广东广州510006冠心病是威胁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与死亡率一直居各类疾病前列。中医对其治疗初见显著成效,木文探讨了冠心病的中医病机,对冠心病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心脾气虚,痰瘀阻络理论进行病因病机剖析,揭示了心脾气虚是冠心病发病的基础,痰瘀阻络是重要病理环节。气虚与痰瘀相互影响贯穿冠心病的整个过程。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方向。【关键词】冠心病;心脾气虚;痰瘀阻络;病机;邓铁涛【1R541.4B1674-8999(2015)8-0019-02冠心病是指由于冠状动

2、脉狭窄导致冠脉供血不足,引起心肌暂时缺血缺氧的临床综合征。中医学里没有冠心病此类病名,但根据文献记载,类似症状描述很多,如“胸痹”、“心胃病”、“胸痛”、“真心痛”、“厥心痛”等。其病情发生发展与多个脏腑病变相关。对此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认为广东人体质较之北方人略有不同,岭南土卑地薄,气候潮湿,冠心病以气虚痰浊型多见。从病因来看,患者多因恣食膏粱厚味,劳逸不当,忧思伤脾,使正气虚耗,脾胃运化失司,聚湿成痰,形成气虚痰浊[1]。在随后的研究中亦发现:文献调研与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者征候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冠心病患者征候以气虚证(87.1%)、血瘀证(79.9%)、痰浊证(78.

3、7%)为主,表明心脾气虚、痰瘀阻络是冠心病的基木病机[2-3b1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冠心病的发病机制曾有多种学说从不同角度来阐述,最早提出的是脂肪浸润学说,其后乂提出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学说以及平滑肌细胞克隆学说,至1973年提出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损伤一反应学说,由于新资料的不断出现,认为可导致本病的各种危险因素最终都损伤动脉内膜,而粥样斑块的形成是动脉对内膜损伤作出反应的结果。“损伤”发生于动脉壁上特殊部位一内皮细胞,这种假说的关键是内皮损伤,损伤的原因最主要的是修饰的脂蛋白、变态反应及自由基损伤。0前多数学者支持这种学说[4】。近些年来的研究认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是对局部损伤的

4、一种保护性炎症纤维增值性冋应。如果损伤持续一段时间,这种冋应则变得过度,最终成为疾病即为斑块形成。斑块的形成过程中脂质的沉积是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损伤反应最早期的表现之一[5]。从中医的角度看,修饰的脂蛋白、变态反应及自由基损伤等造成内皮损伤均可纳入心脾气虚的范畴,机体衰老,元气不足;炎症纤维增值、脂质的沉积等则与内生之邪密切相关,这从侧面表明冠心病的发病正是因为心脾气虚,运化失健,导致气机不畅,聚湿成痰,血行失畅,心脉痹阻,痰瘀阻络的病理学基础。2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冠心病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男性多在40—60岁之间,女性最常在绝经后表现症状,男性多于女性,临床上以发作

5、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胸痛性质各有不同,主观感觉个体差异较大,常表现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性,冇的患者仅表现为胸部不适、乏力、气短,此外冠心病患者会出现心悸、食欲减退、脘腹胀满、精神萎靡、痰多气喘等症状,以上症状表明冠心病存在心脾气虚,痰瘀阻络的表现。3心脾气虚,痰瘀阻络是冠心病的基本病机根据邓铁涛教授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冠心病的形成,首先因于思虑过度,加之饮食不节,劳伤心脾以致气血生化不足;其次乃因湿邪痰浊内蕴,复因脾脏正虚不能自护而上犯于心,因此冠心病乃本虚标实之证。3.1心脾气虚是冠心病的发病基础冠心病辨证当以虚实为纲,患者多见于中老年人,年过半百,肾气自半,精血渐衰。本

6、虚则一身气血俱虚,五脏功能不足和失调为背景,提出心脾气虚的理论。3.1.1(血俱虚,重在于7气张仲景《金匮要略》指出:“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将胸痹病机概括为“阳微阴弦”,即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气虚,刻意强调“阳微”即寸口脉沉而细,系指上焦阳气不足,胸阳不振,“责其极虚也”。又日“寸口脉微而数,微则无气,无气则营虚,营虚则血不足,血不足则胸中冷”。PJ从气与血的关系来看,气能生血,气的运动变化是血液生成的动力,气的运动变化能力减弱,则脏腑功能活动衰退,生化血液的功能亦减弱。由此可见冠心病以

7、气虚为主要发病基础。3.1.2五脏皆损,重在心脾冠心病病位在心,与脾密切相关。心与脾的生理关系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母子关系,心为脾之母,脾为心之子,心藏神主血脉,赖脾之运化水谷精微而化生,脾运化之气又需心血儒养,心神主宰;二是脾藏与心藏经络相通,如《灵枢?脉经》篇:“脾足太阴之脉,……其支者,别上隔,注心中”。“足阳明胃经,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两者在生理上的密切联系必然决定其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冠心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在于心虚,又以心气虚为本。心主血脉,血行脉中,由心气推动,心气不足,则推动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