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谈《麦克白》超自然因素隐喻翻译——以梁实秋译本为例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谈《麦克白》超自然因素隐喻翻译——以梁实秋译本为例

ID:9126332

大小:6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4-18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谈《麦克白》超自然因素隐喻翻译——以梁实秋译本为例_第1页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谈《麦克白》超自然因素隐喻翻译——以梁实秋译本为例_第2页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谈《麦克白》超自然因素隐喻翻译——以梁实秋译本为例_第3页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谈《麦克白》超自然因素隐喻翻译——以梁实秋译本为例_第4页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谈《麦克白》超自然因素隐喻翻译——以梁实秋译本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谈《麦克白》超自然因素隐喻翻译——以梁实秋译本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谈《麦克白》超自然因素隐喻翻译一一以梁实秋译本为例傅煜尧杭州师范大学《麦克白》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创作的经典戏剧,同《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被公认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超自然因素隐喻是该剧本的一大特色,它不仅传达出戏剧耍求的强烈情感,还营造出一个相当恐怖的氛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木研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解读《麦克白》译木中的隐喻翻译,旨在为翻译策略的选择提供新思路。关键词:认知语言学;《麦克白》;超自然因素隐喻;翻译;翻译策略;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言《麦克白》作为莎翁的四大悲

2、剧之一,其创作处于莎翁戏剧事业的第三阶段。剧中充满了种种邪恶和罪恶感,情节的建构也超出了人类世俗的活动。另外,这个戏剧含有丰富的超自然因素,很大程度上给观众留下了神秘、恐怖、厌恶和惊讶的印象;特别是剧屮隐喻的运用可谓是无处不在。根据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隐喻是一种思维现象,对组织人类思维产生了重耍的影响。本研究分析了梁实秋在《麦克白》译本中的隐喻翻译,有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戏剧的悲剧效果,明确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使用的翻译技巧和策略。2文献述评2.1国内研宄情况《麦克白》第一次进入中国是在五四运动开始之初(李伟民,2006)

3、,从此以后,国内对这个剧木的研宄逐渐进入繁荣期。目前国内有关《麦克白》的译木有十余本。如同李伟民教授在他写的《艰难的进展与希望一近年来中国莎士比亚研究述评》一文屮提到,近年来莎剧研宂成果的增多主要源于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和壮大。(李伟民,2006:2)自改革开放到新世纪的头五年,己经有100余篇《麦克白》相关研究文章刊登在国内报纸上,通过中国学者对莎学的评鉴和分析,我们正在一步步地接近莎士比亚。(李伟民,2006)此外,中国学者对莎剧的翻译研究也经历了从散文体到诗体译本的转变,这一演进,其意义绝不是“体裁上更接受原作”而

4、已(蓝仁哲,2003)。隐喻是莎剧的一大特色,且隐喻翻译主要多见于文学体翻译中;但是目前针对隐喻的认知研宄、思想观点较为单一化(朱丽燕,2010),因此隐喻翻译,特别是对相关文学作品的隐喻翻译研究,仍然有着巨大的研宄空间和价值。2.2国外研宄情况有关戏剧《麦克0》的研宂,之前主要集屮在对剧本的表面解读上,诸如从人物性格特点、心理状态等来分析戏剧主人公形象等,并且文本解读的主要趋势在于宗教和心理层面。DavidLowenthal(1989)曾经对剧本《麦克白》有过深入的研究,伍括“女巫的出场到离开”,解释了一些观众关心的

5、不解之谜。Freeman(1995)详细描绘了《麦克白》中的认知隐喻,他认为路径与容器图式构成了剧本隐喻的主要部分。而且他还把《麦克0》屮的隐喻追溯到概念隐喻,可是他并未提及两种域之间的阁式关系,对隐喻翻译更是只字未提。Cantor(1997)讨论了《麦克白》和苏格兰福音之王的关系,探索了宗教对麦克白心理动机的影响,进而详尽解释了女巫预言所起的作用。近年来,涉及《麦克白》的语言层面研究一直呈增长态势,但是依旧未能达到繁荣的程度;尤其是有关该剧本的隐喻和隐喻翻译研究更是屈指可数。隐喻翻译的过程要求译者从一种心理空间转变到

6、另一种心理空间,不过它不是直接从源语到目标语在语言层面的输送。(于艳红,2005)因此,研究者把隐喻翻译放在研宄的重要位置,通过在翻译过程中分析认知结构、文化意识和语境因素的交互来探宄心理空间的充实和连接显得尤为必要。3理论框架3.1认知隐喻理论机制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赵艳芳,2011:99)隐喻的研宄最早可追溯到2000年前,当时亚里士多德第一次把隐喻视为一种修辞,传•统的隐喻研究一直以来关注修辞领域。然而,George&Lakoff于1980年在MetaphorsWeLiveBy—

7、书屮首次提出隐喻的认知观,隐喻便不再仅仅被看做是一种修辞。(狄伟进,2010)根据认知隐喻相关理论,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而非语言现象。它主要包括以下儿个方面:(1)隐喻是一种概念结构,是概念隐喻的表层体现;(2)隐喻在语言表达层面是一种正常的表达方式;(3)隐喻涵盖两种域:源语(sourcedomain)和目标域(targetdomain);(4)隐喻是身体、心智、生活经验的产物,不具任意性;(5)隐喻在概念层面,存在着概念隐喻内部和概念隐喻之间的系统性;(6)隐喻有层次性,依据结构复杂程度分基木隐喻(primary/p

8、rimitivemetaphors)和复榮隐喻(complexmetaphors)。(刘云红,2005)3.2《麦克白》译本中超自然因素隐喻的认知成分当概念隐喻从一种语言被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时,文化移植、文化削弱、文化替代可能会发生在目标语文化语境中。(刘翼斌,2010)我们知道,在共同的生活环境或文化背景下即便存在地域上的差异,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