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师生沟通,提升教学效果———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运用便条加强师生沟通的实践

加强师生沟通,提升教学效果———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运用便条加强师生沟通的实践

ID:9130423

大小:74.09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4-18

加强师生沟通,提升教学效果———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运用便条加强师生沟通的实践_第1页
加强师生沟通,提升教学效果———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运用便条加强师生沟通的实践_第2页
加强师生沟通,提升教学效果———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运用便条加强师生沟通的实践_第3页
加强师生沟通,提升教学效果———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运用便条加强师生沟通的实践_第4页
加强师生沟通,提升教学效果———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运用便条加强师生沟通的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加强师生沟通,提升教学效果———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运用便条加强师生沟通的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加强师生沟通,提升教学效果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运用便条加强师生沟通的实践笪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新湾初屮王英教师与学生是同一教育过程的两个方面,双方应是平等的与互动的。然而,在口常的教学屮,一些消极的师生交往方式影响着师生关系,不利于建立一个民主平等、互相接纳的师生关系,正因为师生关系的不畅达,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丫教学效果的提升。为此,本文作者从自己在教育教学上遇到的尴尬现象入手,进而反思尴尬现象出现的原因:源于师生双方沟通的不畅达。如何畅达师生关系,作者摸索出了通过让学生写便条这一途径。文章着重结合具体实践,从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认真回复学生的便条以及教师矫正

2、自身的不良行为等三方面对便条的实践运用进行Y策略探讨。最后,作者对便条撰写的效果进行丫简要分析。历史与社会便条畅达师生关系1背景分析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教育的有效性是通过师生双方“共振”产生的。即只有当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心理吻合,引起彼此感情上的共鸣时,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近期发生的三桩事情却让我认识到了自己在与学生沟通上的不足。1.1考试之后的尴尬。作为一位有十余年教龄的社会学科教师,虽然在学科教学上感觉游刃有余,但是,在与学生的沟通和了解上却未免生疏。也自觉不自觉地与学生之间产生了隔阂,真正认识到隔阂缘于进入九年级后的第一次期屮考试。当我拿到试

3、卷之后,我感觉题目非常简单。因为试卷上大部分的题目都是在课堂上已经讲解过的,我当时就想,这次学生的成绩一定不错!哪里知道,当成绩批改汇总出來后,并没有出现我预料之屮的结果,自己任教班级的成绩处于十个班级的中下游,这无疑给了我当头一棒!冷静之后,我不能不去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排除学生的基础等原因之外,我更多地从自身去反思:题0的简单只是教师的感觉,学生未必能感觉得到。我天天在课堂上讲课,到底学生是什么感受,我又一概不知道。我猛然惊醒,问题肯定出在我这里!1.2一个学生的便条。有一天,我打开办公室的门,发现门缝里塞着一张纸条,打开一看才知道,是一个署名

4、“又见一双翅膀”的学生写的,纸条中的原文如下:“老师,您有吋候太烦了,你提问的问题学生冋答不出,你就不要再为难他们了,这样会使他们很尴尬。还有,倘若你上课讲故事的话,请一次性讲完。(注:这是同学们对你的秘密评价,请勿在大庭广众下读。)”看了这个纸条后,我的心马上一震,原来自己和学生之间已经有了较大的隔膜。以上事实,吋吋撞击着我的心胸。我在思考:教师若没有与学生的心灵之间架设真诚沟通的桥梁,就无法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之中去,也就难以把握学情。假如学生有意见和想法不愿意向老师表达,那么建立在师生双方非通畅基础上的教育教学注定是低效的。如何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寻找一条

5、怎样的管道,那个署名“又见一双翅膀”的学生的小纸条给了我启发:为什么不让所有的学生都写小纸条呢?让学生写便条的想法也就应运而生了。2撰写便条的实践操作2.1对便条的阐释。本文所定义的便条是指师生每共同教学完成一个单元后,教师引导学生把对学习的感受,思想上的认识变化以及对教师教育教学的意见或建议形成书面文字,反馈给教师的一种做法。经过实践,作者认为这样的做法应该同样适用于其他学科和教育教学工作上,具有一定的普适价值。2.2便条的撰写策略。2.2.1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撰写真实便条的前提。如果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即使教师让学生去写便条,

6、学生也很难把真实的想法反映到文字里面。那么,建立在非平等基础上的便条,教师所得到的只能是失真的信息,无助于师生关系的畅达。如何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收到了理想的效果。2.2.1.1尊重学生的意见,便条上签署个性化名字。就便条上要不要签署真实姓名,我事先征求学生的意见。他们的建议是不签署真名,而采用自己创建的个性化名字。对此,我表示赞同。所以,每一期学生的便条后面签署的名字我都不知道真正的“作者”是谁。学生给自己起的名字也是颇有创意,诸如“又见一双翅膀”、“会飞的鱼”等等。这样一来,教师不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自己与学生摆在了平

7、等的位置上,而iL有助于学生真正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更有助于教师从学生那里得到真实的信息。2.2.1.2用幽默的语言去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语言的幽默应该是做教师的一大法宝。特别是对于我从初三才接手的班级而言,发挥出我语言幽默的长处来,能迅速缩短师生之间的磨合期。以我在初三第一学期与学生的第一次见面为例,学生不认识我,我也叫不出一个学生的名字,怎么迅速与学生拉近距离,双方产生愉快的氛围?在课堂上,我是这样做的:教师:同学们,到了初三,你们原来的社会老师不再教你们啦,知道为什么吗?学生:不知道!教师:那我告诉你们,是因为我们学校采取了接力赛的方式,我现在

8、从你们初二老师的手中接过了接力棒,我还要在明年把这个接力棒交到高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