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复习范围-大题

经济地理复习范围-大题

ID:9182784

大小:136.00 KB

页数:41页

时间:2018-04-20

经济地理复习范围-大题_第1页
经济地理复习范围-大题_第2页
经济地理复习范围-大题_第3页
经济地理复习范围-大题_第4页
经济地理复习范围-大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济地理复习范围-大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一章●1.阅读文献,研讨明确经济地理边缘科学性的意义。(p4第三自然段)(1)有利于经济地理学的健康发展(2)有利于发展地理科学的科学体系,加强经济地理学与各地理学分支学科的密切联系(3)有利于借鉴其他国家在产业布局方面的有用经验(4)有利于经济地理工作者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加强基础训练,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2.●理解经济地理学的边缘科学性质(补充内容)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产业布局规律是经济、自然、技术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这决定了经济地理学的边缘科学性质。3.●理解经济地理学科特点(p4-5)(1)地域性(区域性)A.地理学的根本特性,也是

2、经济地理学的根本特性。B.地域指的是地表的空间。地理学所研究的自然现象或经济现象都必然与一定的地表空间相结合,都必须落实到一定地表的空间上,即落实在地域上,这就是地域性。C.核心问题是地域分异规律。D.地域差异性——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的灵魂E.地域条件差异——影响经济发展——经济地域分异规律(2)综合性(系统性)A.由学科边缘性决定的B.影响因素的多样复杂性的要求(自然、经济、技术、文化等)C.经济关系的错综复杂性的要求(区域间、局部与全局之间等)D.动态布局观也要求综合(历史、现状与未来)4.△了解经济地理科学体系(P5)1)通论(系统或普通

3、)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概论、工业地理学、农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经济区划与区域规划等2)专论(区域)经济地理学5.△了解经济地理学任务(补充部分)(1)科学理论研究(2)参与经济建设实践(3)科普文化教育第二章2.△怎样理解位置交通信息条件是三位一体的完整念(P36)位置交通信息条件——对外交往联系便捷程度——地理可进入性—影响经济活动区位(1)地理位置—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位置:某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方位和距离确定。有天文位置、自然地理位置和政治地理位置等分类。(1)交通条件交通网:一地与外界进行人

4、物交流的方便程度交通网优劣:由线网站场运输设备状况反映(2)信息条件:获取和传递信息的方便程度,设施质数量均衡。(3)位置交通信息三位一体决定地理可进入性: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整体——产业区位的重要资源3.●位置交通信息条件对产业区位的影响(p37-38小标题)(1)是重要的经济资源(2)直接影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分布(3)间接影响第一产业和矿业发展(4)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某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向和产业结构类型4.●距离衰减规律的意义(p38-40整合内容)(1)距离衰减原理是经济地理学基本理论的出发点之一,也是区位论的理论基础之一(2

5、)距离衰减原理为产业规律提供了理论基础(3)距离衰减原理在产业布局实践中具有很大使用价值(4)距离衰减原理的存在使位置、交通、信息条件能够成为经济资源5.△自然资源分类(补充部分)6.●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p28-29大标题)(1)为经济活动区位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2)为实行劳动地域分工提供自然基础(3)成为制约地区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4)影响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界限7.地域(区域)分工理论(△绝对利益论、●相对利益论、△H-O理论、△技术差距论),●并举例说明(p247,最后一个为补充内容)(1)地域分工理论: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按

6、某一优势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实行专业化生产,是社会分工的地域表现形式(2)绝对利益论:亚当.斯密认为,每个国家都有其绝对有利的、适于某些特定产品生产的条件(主要指自然条件)而导致生产成本最低,即绝对利益原则,又绝对成本论、绝对成本说例:A生产单位棉花需60个工作日,酒40个工作日B生产单位棉花需45个工作日,酒55个工作日则A出口棉花,进口酒;B相反(3)相对利益论: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比较利益原则,或称为相对成本论的地域分工原则。即指某个国家生产某类商品时,其生产成本与其他国家比较是否有利于本国,从而决定出口比较成本较低的商品,进口比较成本较高的

7、商品,才令国际贸易双方都能获取利益。例:A国1单位酒40个劳动日,棉布45个劳动日;B国1单位酒60个劳动日,棉布50个劳动日;A处于绝对优势在A国1单位酒只能换取0.89单位的棉布;但运往B国则换取1.2单位棉布(4)H-O理论:区域间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导致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继而导致成本差异,区域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形成(5)技术差距论:区域技术水平差异明显,高技术水平区域技术创新令产品技术垄断(需求+模仿滞后期)、区域分工,后期技术扩散导致优势消散(越过需求和模仿滞后期),分工各格局从而发生变化8.△技术条件对产业布局影响的主动活跃性(补充部

8、分)(1)对经济活动区位的深刻影响A.改变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B.知识科技因素成为新产业布局的首要因素C.基础设施与环境条件是新产业布局的重要条件(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