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键理论的建立和发展

价键理论的建立和发展

ID:9228311

大小:62.02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4-24

价键理论的建立和发展_第1页
价键理论的建立和发展_第2页
价键理论的建立和发展_第3页
价键理论的建立和发展_第4页
价键理论的建立和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价键理论的建立和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价键理论的建立和发展作者沈逸然黄禾琳彭晨张鸿单位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内容提要价键理论是二十世纪化学科学所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它第一次向世人揭示了物质结构的微观本质,把化学领向了一个更为壮观的全新领域。而它的主要缔造者Pauling更是化学史以及科学史上闻名遐迩的一代宗师。本文简明扼要地追述了价键理论的建立与发展,带领读者感受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领略物质世界的奇妙无穷。当然,限于篇幅,本文一定还有很多细节难以满足您求知的欲望,在此致以诚挚的歉意。关键词量子价键杂化人物HeitlerLondonPaulingSidgwick第一

2、幕量子化学的暴风骤雨在波动力学没有被发现之前,化学键是化学家和物理学家的一个大问题。大概的说,原子、分子间的吸引,有三种形式的化学力:离子键,共价键,范德华力。关于两异性电荷的离子会吸引,是当然的。范德华力与化学键相比,通常是非常弱的。问题的困难在于,基于古典物理学我们不能了解何以两个中性原子,如两个氢原子,会形成分子。况且共价键有个显著特点,那就是会饱和:一个氢原子可与另外一个氢原子结合,但不能和两个或三个氢原子结合;一个碳原子可与1四个氢原子结合,但不能与四个以上结合。即使在古典物理学中已知道中性粒子间有很强的引力,亦不可能说明为什

3、么第三个原子不能够被已结合的二原子所吸引。饱和的特性对古典物理学家来说是不可理解的。在1927年,Heitler和London用波动力学解决了此问题,波动力学不仅能解释中性原子间的吸引,亦可使我们对饱和性质有完全的了解。我们先来回顾一下量子化学建立的过程。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deBroglie针对Bohr原子结构理论所面临的困难,提出了电子等粒子的运动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假说,同时提出了物质波的概念和联系波动性和粒子性的deBroglie关系式。Heisenberg在研究Bohr假设之后于1925年提出关于原子的理论:矩阵力学。后来德国

4、物理学家Born和Heisenberg等共同完成这个理论,Born称其为量子力学。1926年,奥地利物理学家Schrodinger建立了类似于波动方程的关于物质波的偏微分方程——即Schrodinger方程,创立了波动力学。他认为波动力学和矩阵力学在数学上是等价的,deBroglie关系式也可以划入这个理论。于是量子力学这个关于微观世界客观运动的最基本的理论诞生了。量子力学一经问世便引起了化学家的注意,他们很快就将量子力学运用到化学键领域的研究上。1927年,德国物理学家Heitler和London合作用量子力学的Schrodinger

5、方程来研究最简单的氢分子取得量子化学的最初成绩。他2们对两个氢原子之间的化学键作了近似的过程,发现当两个原子足够近的情况下,如果两个电子的自旋方向相反,就会形成两个原子共有的电子云,而且这一体系的能量小于两个氢原子的能量和,那么两个氢原子就一定可以形成一个氢分子。electroniccloud对于两个氢原子而言,我们不考虑其两个核的动能,用a,b表示两个原子核,1、2分别表示两个核附近的电子,用ra1、rb1、ra2、rb2分别表示原子核a、b与其电子1、2之间的距离,R表示两个原子核之间的距离。则Hamilton算符为(1)我们使得:

6、则可以得出:其schrodinger方程为:3如果假设电子1十分的靠近核a,即ra1>>rb1,ra1>>R,ra1>>r12氢原子1的hamilton算符为:其schrodinger方程为:解得:如果假设电子2十分的靠近核b,作与a相同的处理,可以得到:于是,我们可以把分子轨道的波函数描述为Ψ1=Ψ2=但是实际上,两个电子是在两个核周围运动,于是可以将其进行线性组合,得到:Ψ=Ψ1+Ψ2。于是,Heitler和London通过计算,得到氢原子的平均核间距为:87pm,与实验值基本吻合。Heitler和London计算的结果表明:2个氢

7、原子的2个电子在原子轨道上互换位置可以使体系的能量降低。当2个氢原子接近时,自旋反平行的2个价电子的电子云会在原子之间发生重叠,形成氢分子4的成键状态,即氢分子的成键状态原子间有最大的电子云密度。对于一般的情况而言,电子出现的位置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而是出现在两个原子核之间的概率要大一些,这样,这个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就把两个原子紧紧地拉在一起。这个用schrodinger方程求解出来的结果和实验数据很接近,说明了这个方法是正确的。Heitler和London建立氢分子成键理论之后,便将其推向其他分子和多原子分子,提出了价键理论,推广后的

8、表述如下:1、2个原子的价层轨道上的不成对电子可以通过自旋反平行的方式配对成键。2、在原子或分子中已经配对的电子,不能再与其他原子中的不成对电子成键,一个原子可以与其他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数,决定于其不成对电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