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福特主义”到“后福特主义”——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从“福特主义”到“后福特主义”——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ID:9229556

大小:181.1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24

从“福特主义”到“后福特主义”——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挑战_第1页
从“福特主义”到“后福特主义”——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挑战_第2页
从“福特主义”到“后福特主义”——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挑战_第3页
从“福特主义”到“后福特主义”——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挑战_第4页
资源描述:

《从“福特主义”到“后福特主义”——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挑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年第9期从“福特主义’’到“后福特主义’’——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挑战陈秀山(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所,北京100872)能,从而消费支出增大,由此形成的生产能力高效一“福特主义"利用保证了高额利润回报,反过来又使投资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成为可能。制度性的集体工资谈判、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西方国家“福特主凯恩斯主义的需求调节和福利国家的社会保障,构义”的生产方式占据了主导地位。所谓“福特主成了“福特主义”时代的社会调节体系。国家通过义”是指以福特公司为代表的建立在流水线分工基收人转移支付保证

2、了大众消费,因此,在这一模式础上的劳动组织方式和大批量生产模式,它极大地中,劳动生产率高的大规模生产和大众消费之间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也部分地提高了工人的工资水相适应的,它是建立在劳动生产率的不断进步和收平,从而使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人水平持续提高的基础之上,并通过凯恩斯主义的需求调节成为保持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政策手段。需求调节和福利国家的社会保障得以支持。这种“福特主义”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以泰勒在“福特主义”时代,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首制原则为目标的劳动标准化和强化的技术分工,以先表现在主导产业部门集中在特定的聚集区,在这高度专门化的机器(流水线作为理想形式)大批

3、量些聚集区内,也集中了大量的与主导产业部门存在地生产标准化的产品。这种强化的分工能够把人脑前向或后向联系的相关产业。在工业化国家和新兴和人手的劳动分离开来,从而可以在生产过程中投工业化国家,都形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产业聚集人大量的未经培训和初步培训的劳动力,其结果是区。劳动力在技能上的极度分化。由于流水线生产在受由于劳动力越来越稀缺,以及在工业聚集区形到干扰而停顿时会造成高额损失,所以为了避免损成的外部负效应,随着郊区的交通和其他基础设施失,企业总想控制整个生产流程,所以占主导地位的改善,到了“福特主义”时代的后期(大致自的组织形式是垂直管理和大企业中的等级制结构。20世纪60年

4、代以来),区域发展的模式发生了变虽然并非所有的经济部门都是按这一原则组织生化。越来越多的大企业也在工业化程度很低的区域产,但是在这一时期的主导产业中,具有明显的上设立下属企业,因而福特式的生产技术分工也就转述特征,如汽车工业、家用电器制造业。变为区域之间的分工。在此期间,核心企业仍然留在宏观经济层面上,“福特主义”是以资本积在高等级聚集区,专门承担集中的研发、计划、管累的良性循环为特征的:规模经济导致劳动生产率理和决策的功能,而生产企业则转移到其他工业区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工资的提高成为可和外围区域。在工业区的下属企业从事技能集约的[收稿日期】2003—07—11[作者简

5、介】陈秀山(1954一),男,北京市人,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所教授。67j豳■llI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年第9期生产,相反在外围区域的企业承担的是标准化的生运用于直接生产过程,也运用于企业的管理、协调产,在这种生产中可以使用未经培训和初步培训的和控制。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在广泛劳动力。因此,在外围区域,与这种企业受外部控地采用信息技术,特别是工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制和分工地位相连的缺陷是,较低的工资和收入水在“后福特主义”时期,对企业柔性化的要求、对平、企业和工作岗位缺少稳定性以及区域经济中缺产品质量

6、的要求和劳动力技能的要求,都比“福特乏创新和适应能力。主义”时期要更高、更好。大企业的垂直管理和等级制组织结构,被分部式管理和横向的平行结构所二一、“后,口福悃特付-t-义X"代替,其生产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网络的形式同其他企业相互协调。“后福特主义”又称柔性化集聚,它是以高度在宏观经济层面上,积累主要是靠提高生产率灵活和不同的柔性化形式为特征的生产模式,在许获得的盈利,它归结为范围经济的作用,并且使一多方面具有与“福特主义”完全不同的特征。在部分具有多种技能的雇员阶层收入提高,由此产生“后福特主义”模式中,生产过程和劳动关系都是的结果是,对各种不同类型的产品和服务的社会需具有

7、柔性的,柔性化的生产建立在柔性技术(机器求增大。通过技术的完善和柔性机器的有效利用,或系统)及柔性工作基础上,生产出大量多样化的保证了足够的利润水平。与“福特主义”相比较,产品,满足各自所占份额很小的个性化需求。在这国际化的市场和全球竞争的作用越来越大,所以国里,范围经济(或称组合经济),即由多种产品生家凯恩斯主义,也就是通过国家的经济政策手段进产的相互协调和相互补充所产生的优势,比规模经行需求调节,越来越失去效力。经济政策更多地转济,即由大批量生产某种产品所产生的优势,更为向供给方面,创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