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联进文中,品格攀高峰”——诗联进校园特色学校实施方案

“诗联进文中,品格攀高峰”——诗联进校园特色学校实施方案

ID:9245610

大小:36.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4-25

“诗联进文中,品格攀高峰”——诗联进校园特色学校实施方案_第1页
“诗联进文中,品格攀高峰”——诗联进校园特色学校实施方案_第2页
“诗联进文中,品格攀高峰”——诗联进校园特色学校实施方案_第3页
“诗联进文中,品格攀高峰”——诗联进校园特色学校实施方案_第4页
“诗联进文中,品格攀高峰”——诗联进校园特色学校实施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联进文中,品格攀高峰”——诗联进校园特色学校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诗联进文中,品格攀高峰”——文井中学创建诗联特色学校实施方案一、创建依据(一)、诗词对联的教育魅力经典的诗词对联短小精辟、韵律优美,可以铸造人的心灵,启迪人的智慧,提升人的品格。大力推行诗联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高雅的艺术鉴赏力,有助于传统文化的发扬,有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尤其是在传统文化日渐衰微,人文学科发展举步维艰情况下,在基础教育阶段大力提倡诗联教育,不仅有利于文化的发展,而且在重新定位与思考人的价值,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是不容忽视和十分必要的。(

2、二)、学生自身发展需要心理学认为,从天真无邪的孩童到青春萌动的青年初期,是语言、思维、记忆发展的最佳期。他们对世界万物强烈的好奇心和在成人看来不可思议的想象力,以及敏感的感情触须,与诗联这种具有优美节奏、强烈的情感、生动的形象的艺术形式是多么合拍与契合。而且从他们的认知水平及情感体验看,已经具备接受文学教的基本素质。从我校学生的实际看,相当一部分孩子从小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他们的生活与心灵多是空虚的,更需要温婉细腻情感的抚慰,以弥补母爱父爱的缺失。(三)、课程改革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3、,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优秀文化的营养。”而我国当前的文学教育是目前语文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急需改进和加强。从现状来看,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还很多,主要表现在:初中生的文学阅读面比较狭窄,局限于故事性较强的小说;阅读时间得不到保证,读书笔记以及班级讨论做的不够到位;教师对纯知识的学习干预较多,对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给予的指导力度不够。实施诗联教育,或可探出改进加强文学教育,实现课标要求的新出路。(四)、教育改革的需要教育要面向社会,社会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学生

4、良好的人文素养的形成,是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脊梁,而这种品质的形成,可以有多种途径,但文学熏染陶冶是不容忽视的。经典文学以民族传统精神熔铸人的高尚灵魂,提升人格修养。(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当今世界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道德信用危机等严重问题,正在日益严重的破坏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平衡发展的辩证关系。通过经典诗联诵读、鉴赏及诗词对联创作活动,教育感化学生、影响社会风尚,为化解人类的生存危机,实现和谐社会、和谐自然的崇高理想作出教育者应有的努力,是责无旁贷的。(六)、我校的独特优势近年来,我校坚持

5、“内强管理、外塑塑形象”的办学思想,“以人为本、以德治校”的办学理念,“育祖国栋梁、创川中名校”的办学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办成人民满意学校。通过努力,已取得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市“校风示范校”、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学校”、县“学生拔尖创新素质培养先进集体”、县“校本教研工作先进集体”,连续五年全国“作文教学先进单位”等殊荣。在德育和文学教育上已实践总结出部分经验和特色。我校又是县作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对联学会蓬溪分会主要成员单位,是中华诗词学会诗词进校园活动重点联系单位。同时我校地处有“梓

6、东邹鲁,文献明邦”和“五史之乡,孝子故里”之称的蓬溪县之文化名镇文井镇,地方古迹良多、文史甚富。在众多文史古迹中,精粹的诗词对联俯首即拾。我们拥有诗联文史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富矿,诗联教育已在我校教育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现创建诗联特色学校,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便。二、指导思想以诗联的深远历史、丰富内涵、精练语言、齐整句式、优美韵律、易于诵记之特点,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提高人文素养,激发爱国主义情感,陶冶情操和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培养“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少年君

7、子,实现“育祖国栋梁、创川中名校”的办学目标,为农村基础教育探索出素质教育的新出路和方法。三、工作目标(一)、阶段目标(分四个阶段):1、调研阶段目标:成立创建领导小组。对学校团委会、学生会、班委会和及校园网、艺体组及学生个人进行询问、访谈、调查,并设计调查问卷。对学生认识诗词,背诵、欣赏、创作诗词的程度极其相关能力进行全面了解,并组织创建实施组成员进行综合、分析、整理,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创建方案和实施方法。2、教育实施阶段目标:以初中三年为三个诗联教育阶段:七年级以诵读为重点,大量阅读、背诵、摘抄诗联并定期交流

8、,要求每周背诵一诗一联,理解和内化诗歌语言。八年级以鉴赏为重点,要求对经典诗联有赏析品悟、情景再现等能力。九年级以创作为重点,要求学生能将自身所见所感以诗联形式积极进行表述。在整个过程中力争在各级各类文学刊物发表可观数量的师生诗联和诗联评论作品。在教师中培养一批在地区和全国有影响力的诗联作家和评论家。在学生中培养和发展一批诗联爱好者,发展成为各级诗联组织会员。3、总结经验、形成成果阶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