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家校联系沟通的桥梁

架起家校联系沟通的桥梁

ID:9253858

大小:2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4-25

架起家校联系沟通的桥梁_第1页
架起家校联系沟通的桥梁_第2页
架起家校联系沟通的桥梁_第3页
架起家校联系沟通的桥梁_第4页
架起家校联系沟通的桥梁_第5页
资源描述:

《架起家校联系沟通的桥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架起家校联系沟通的桥梁——谈偏远山区校讯通的运用实践摘要: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关心和密切配合。家校沟通能弥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不足,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各自的优势,做到教育内容上互相延续、补充扩展,搭建起教育教学新桥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校讯通”是当前很多学校运用现代通讯手段实现家校联系的良好手段。我们要充分运用好这一沟通方式,探索家校联系的新模式,使其发挥更大作用。论文创新点:根据教师的教育经验,结合各种资料的查阅,探索实践校讯通的使用作用,给予教育工作者以现实的经验。关键词:家校沟通校讯通协同教育自从走上了教育事业这条平凡而伟大的道路,结合学生的现

2、状,我经常这样感叹着,“如何让学生得到很大的受益”。教育并非是学校独立的结晶,需要家长,社会和学校共同努力。根据本人短短的几年的教育经验,结合各种资料的查阅和利用现代高科技远程设备跟某些有关人士的交流,探索实践校讯通的使用作用,给予教育工作者以现实的经验。在这里我们就家校联系沟通和大家交流一下:首先从家长那里出发,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任教师,也可以说是孩子的终身教师,孩子入学后,家长对其教育和影响仍不容忽视。大家也越来越意识到,当今儿童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它需要和家庭齐心协作,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的功能。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若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

3、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家校合作实质上是联合了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和学校的力量,对学生进行教育。而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学者也纷纷从不同方面进行家校合作的研究。在教育活动中,家庭和学校需要相互支持、共同努力。毛主席就认为“教育之全体,不仅学校而止,其一端则有家庭,一端则有社会。故但言改良学校教育,而不同时改良家庭与社会,所谓举中而遗上下,得其一而失其二也”。所以现代教学需要通过家校沟通让家长与学校共同分担教育学生、乃至管理学校的责任,使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因素。把常规性、实用性、创新性三个层次的教师与家长联系途径结合在一起,从而产生

4、良好的教育效果。传统的家校沟通主要的手段犹如家长会、家访等在家校沟通中又有怎样的利弊呢,我们首先对这一方面加以分析:一、传统的家校沟通手段分析1、家长会家长会提供给家长和学校的是一个共同交流信息、相互学习与交流的机会,主要是学校向家长通报学校、班级的总体情况,以期达到家校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的目的。但家长会一般只能安排在学期初期、期中考试后、期末结束,次数有限,而且也不能点对点针对性地解决学生个体问题,使得教育没有连贯性,交流不能充分。2、家访或电访家访采用上门的形式,老师能够更直观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感知家长、学生的思想理念,点对点地探访、询问,针对性更强,有利于在学校里进行更有效地教

5、育教学。同时也可以通过对家长的了解,在日后与家长的反馈中采用合理的交流方式,以期达到更好的家校沟通效果。电访的形式更加方便快捷和及时,但由于学生居住范围的扩大以及日常工作生活作息的差异,家访或许会让一些家长感到为难,有些信息也不一定能够准确地反馈。3、家校联系本家校联系本可以让教师拥有一块和家长良好沟通的园地,除了进行作业传达之外,还可以让家长充分了解孩子在校情况,老师及时掌握在家信息,双方进行充分的交流沟通,形成良性的互动。但由于联系本传阅的信息要以孩子为桥梁,有些情况就不能够为老师能控制,有些只需要让家长知晓,不需要孩子过多了解的信息就不能及时传达。比如:有个孩子行为习惯比较差的孩子,

6、家校沟通中我们更多采用的是称赞式,但出现的问题又不能不反映给家长,这个时候,家校联系本就不能够有它应有的作用。4、学校网络主页学校网络主页展示的是学校的校园文化状况和学校的教育教研现状,既能够向外公布学校信息,展示学校文化,又是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和教育科研的重要载体,又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的桥梁。在学校网络主页上,家长可以主体性地选择信息,高效地了解校园动态。5、家校委员会家校委员会是联系学校、教师与家长的纽带,可以充分发挥家长的集体智慧,有效利用家长资源为学校的发展出谋献策,群策群力促进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但家校委员会解决的也是大方面的问题,而不能有效完成小细节的解决。二、“校讯通”慢

7、慢兴起的原因1、协同教育观念的发展“协同”一词来自协同学,协同学是由德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哈肯(Hakan)创立的一门系统科学的分支理论,它专门从系统演化角度来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各子系统在外界物质、能量、信息作用下产生非线性相互作用而形成协同效应的机理与规律。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学校、家庭和社会要互相沟通、积极配合,共同开创素质教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