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面临挑战的中国》word教案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面临挑战的中国》word教案

ID:9258479

大小:9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25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面临挑战的中国》word教案_第1页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面临挑战的中国》word教案_第2页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面临挑战的中国》word教案_第3页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面临挑战的中国》word教案_第4页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面临挑战的中国》word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面临挑战的中国》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课面临挑战的中国课程标准4-5综合多种因素,认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变迁中的若干重大转折时期。6-1了解中国历史上的疆域变化与政权更替概况,认识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6-2利用多种资料,说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6-3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举例说明特定历史时期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突出贡献。6-4综合多种因素,说出中华文明在世界近代化的大潮下逐渐落伍的原因。教学要求1.通过学习明清时期手工业和商业的发达、对外贸易的增长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生活的变化等具体案例,了解这一时期社会呈现的繁华景象及其原因。2.掌握明清两朝统治者在处理

2、民族问题时所持的不同态度,体会“明修长城清修庙”的内涵;同时了解统治者在维护国家统一,促进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及与内地的文化交流等方面采取的积极措施。3.了解统治者在加强皇权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结果,进一步从社会生活领域加深对专制皇权的理解;知道反对专制皇权的代表人物,并尝试与同时代的西方思想家进行比较。4.通过对郑和下西洋,新航路开辟后传教士与欧洲殖民者东来史实的学习,知道这一时期中国政府对海外探索的态度,分析东西方在这一时期产生差距的原因。5.尝试运用多种资源,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理解、分析明清时期中国呈现出的繁盛景象,同时把握盛世背后所隐藏的危

3、机,以历史的、辩证的眼光看待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6.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运用各种手段,收集、整理相关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正确认识工业文明大潮中的中国农耕文明,从多方面探寻中华文明在世界近代化大潮下逐渐落伍的原因。结构分析本课是在西方各国相继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向工业文明迈进的历史背景下,从经济、民族关系、政治制度及对外关系等方面,着重描述明清时期中国的繁荣及繁荣背后的危机。“最后的盛世”──通过介绍当时人口的众多、手工业的繁荣、商业的发达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展示了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盛世景象。“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主要体现的是民族政策和民族

4、关系方面的内容。从总体上看,明统治者侧重于防御,清统治者更重视怀柔政策,由此形成了“明修长城清修庙”两种不同的边防局面。避暑山庄的修建、达赖和班禅封号的册封都表现了清统治者在民族问题上的政策和态度;此外,明代开始的“改土归流”、清代平定少数民族叛乱的举措,都有力地表现了明清统治者在处理民族问题上采取的积极措施。“专制帝国”──从专制国家机构、文字狱、科举考试及社会生活领域的专制等方面,重点描述了明清时期高度集中的专制皇权。此外,教材还补充了反对专制皇权的思想家的内容,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明清时期的思想发展状况。“来自海上的挑战”──以郑和下西洋、传教

5、士来华、欧洲殖民者东来和马戛尔尼来华等案例,描述了同一时代中外统治者在海外拓展上的不同态度:明清统治者对海外探索的尝试与拒绝,西方文明的东来与野蛮侵略的并存,这也使中国人民开始了英勇的斗争。最后,暗示出古老的中国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从总体上看,该部分内容摆脱了传统意义上对明清历史的诠释,将这段历史放到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之下,有助于学生形成整体的历史观,以宏观的视角分析、认知历史。明清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加强的历史时期,同时,也是皇权高度强化,国家日渐闭关自守的时期。教材内容的选取涵盖了明清两朝面临的最主要、

6、对国家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几个问题。这种设计,有助于学生把握明清历史发展的脉络,加深理解“最后的盛世”所包含的历史意义及繁华背后的危机,并从中体会这一时期在中国历史中的位置和它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历史意义。教学过程[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课时][新课导入]利用音像资料导入教师可以播放北京风光片断,让学生说说这是哪个城市,然后结合七年级学过的内容,说说对北京的了解。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我们知道北京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也是历史上明清两朝的都城。今天的北京有很多建筑都是那时保留下来的,那么我们对历史上的明清两朝究竟了解多少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

7、入时光的隧道,回到600多年前,看看当时的社会是什么样子的。”一、最后的盛世1. 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1644年,明朝灭亡,清朝建立。(1)农业的发展○首先,可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了解明清时期的人口发展基本状况,理解人口增长与当时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教师可结合新航路的开辟的内容,说明新航路的开辟使高产作物传入中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增长压力。○接着,让学生阅读案例和活动设计,并回忆上一册教材中的知识,讨论“为什么明清时期江南的棉纺织业比较发达?”(元代黄道婆把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带回松江,促进了当地棉纺织业的迅速

8、发展,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使这里的棉纺织业更为发达。)南宋的时候,中国的经济重心已经完全转移到江南地区。当时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