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人物分析 贾宝玉与《庄子》关系论析

贾宝玉人物分析 贾宝玉与《庄子》关系论析

ID:9295714

大小:54.5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8-04-27

上传者:jjuclb
贾宝玉人物分析 贾宝玉与《庄子》关系论析_第1页
贾宝玉人物分析 贾宝玉与《庄子》关系论析_第2页
贾宝玉人物分析 贾宝玉与《庄子》关系论析_第3页
贾宝玉人物分析 贾宝玉与《庄子》关系论析_第4页
贾宝玉人物分析 贾宝玉与《庄子》关系论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贾宝玉人物分析 贾宝玉与《庄子》关系论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贾宝玉人物分析贾宝玉与《庄子》关系论析第1卷第3l期 20年8月09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unlfWuiiestSca cecsEiin ora  y vrioUny(oilSine dt)oV0.1No311 . Au,09 20 晷贾宝玉与 庄子 关系论析 李秀华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上海2O4)O239 1 摘要:曹雪芹十分推崇《庄子》一书,他将自己对《庄子》的解读运用到了《红楼梦》的创作之中,这在贾宝 玉形象的塑造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在曹雪芹的笔下,《庄子》与贾宝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左右了贾宝玉的 生活态度,影响了其性格的形成,还基本上主导了他的思想。 关键词:庄子;贾宝玉;曹雪芹;影像;虚无 中图分类号:10.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11 20)O一O6—0 0953I093O25《楼梦》之所以能够生发出一门学问—— 红“学”红,不仅在于其超卓不凡的艺术手法,更在于 其深邃博大的思想内涵。综观这部杰出的小说,浓 厚的道、释思想是其鲜明特征。对于《楼梦》所 红人尊敬的贵族生活并不相称,少不更事的他也无法 真正弄懂。然而,我们应该明白,贾宝玉作为作者 理想的化身,其39 身体流淌的是“尽一番离合悲 历欢、炎凉世态”的曹雪芹的血。从这一点说,贾宝 玉在养尊处优的生活中常常口称《子》庄,时时品 读《子》庄,并受其左右,有其合乎逻辑的地方。 《子》在贾宝玉的成长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 庄用,一直是其解脱苦闷、抚慰自己的一方良药。贾 富有的道家思想,曹雪芹不独以描写一些道士来反 映,更为重要的是作者把对道家典籍的解读运用到 了小说的整体创作中。由于曹雪芹特别钟爱《庄 子》,无论从文风,还是人物的塑造,《楼梦》都 红着上了明显的庄学色彩。脂砚斋即看到了《楼 红梦》的这个特点,他说:“其笔则是《子》  阅庄、《骚》之39 亚。[作为作者的影像与寄托,小说主 离”1H人公贾宝玉自然就同《子》结下了不解之缘,其 庄生活、性格和思想都与《子》有密切关系。庄 宝玉虽终日钟鸣鼎食,却天生一种忧郁本性,即使 偌大的一个家族,也没有几个人能够真正理解他的 心思。所以,每当有莫名的苦闷情绪涌堵在心里 时,他就会拿起一本《子》来排遣。小说第2 庄1回写道:“一日,宝玉也不大出房,也不和姊妹 这丫头等厮闹,自己闷闷的,只不过拿着书解闷,或 弄笔墨,也不使唤众人,只叫四儿答应。……便权 当他们死了,毫无牵挂,反能怡然自悦。因命四39 儿 一、贾宝玉的生活与《子》庄 《子》一书从根本上崇尚虚无,但在虚无的 庄背后隐藏着对现存世界的极度不满和对世人的深深 忧患。《物论》云:“受其成形,不忘以待尽,齐一 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 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莆然疲役而不知其所 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 剪灯烹茶,自己看了一回《华经》”]宝玉以 南。[  。。“当他们死了,毫无牵挂,反能怡然自悦”的抚 权慰之语将自己从苦闷中解脱出来,其实这只是在他 熟读、领会《子》之后才能有的见解。《乐》庄至39  篇云:“之生也,与忧俱生,寿者悒帽,久忧不 人死,何苦也![人的一生若整日与忧愁相伴,不 ” 2能自解,即使寿参天地也无益于己。《遥游》又 逍云:“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 若者,彼且恶乎待哉![”要想真正解除内心的痛苦,” ] 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下》篇又云:“ ”]天2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 世俗处。[m。∞这些言论可以视为庄子的处世基 ”。 ]调。如果没有曲折多难的生活经历,就不可能会有 如此深刻的思考。这种基调与贾宝玉享受富贵、39 受 就应该保有“待”的精神状态,身、心有所系挂 无终究是进入不了逍遥之境的。小说第22回,因为 收稿日期:20一O—2 o933作者简介:李秀华(96)17一,男。江西新余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先秦两汉文学与哲学研究。39  第l卷第31期 李秀华:贾宝玉与《庄子》关系论析 ・6 ・ 3 一个小误会,黛玉总不理睬宝玉,害得他“闷的 闷垂头自审”,急着要向黛玉解释。后来知道缘由了, 心里直犯咕哝,即刻想到《子》中的话:“者 庄巧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邀游,泛若不 一二、贾宝玉的性格与《子》庄 个人的性格形成除了天赋和遗传之外,后天 系之舟”山木自寇,源泉自盗,1,顿时觉得39 人 、“,][撇的成长环境也极为重要。贾宝玉爱读《子》庄,钟 情世故的无趣和分辨是非的无用。由此可知,作为 作者理想人格的实践者,贾宝玉在生活中能够非常 自如地践行《子》的智慧与主张,从而不断调整 庄自己的精神状态。砚脂斋亦注意到了这一点,他分 析说:“文云无心看《华经》前南,不过因袭人等恼 时,无聊之甚,偶以释闷耳。殊不知用于今日,大 解悟大觉迷之功甚矣。D2在砚脂斋看来,《子》”]3 ̄庄 一情于《子》所描述的世界,因此《子》的存在 庄庄成为影响其性格形成的一个不能忽视的后天因素。39  在曹雪芹的笔下,贾宝玉的性格大致有崇拜女性、 高度理想化以及行为乖张、富于叛逆精神等特征。 贾宝玉一直以为“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 女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 便觉浊臭逼人 ],坚信“来天生人为万物之 27原灵,凡山川1日月之精气,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 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 。这是他性格中明显的 1]书不单是贾宝玉排忧解闷的良药,更是他觉解人 生的一把钥匙。 《子》的语言表述有别于其他诸子,是一部 庄富含诗词意境的哲学著作。生活在诗书旧族中的贾 宝玉自然少不了吟咏诗词,摆弄文字,其中多有 《子》的哲理与蕴味。小说第2庄1回,宝玉读到 《箧》篇一段文字后39 ,趁着酒兴照葫芦画瓢续写 肱了几旬:“花散麝,而闺阁始人含其劝矣;戕宝 焚钗之仙姿,灰黛玉之灵窍,丧减情意,而闺阁之美 恶始相类矣。彼含其劝,则无参商之虞矣;戕其仙 女性崇拜,此种性格使得他一辈子只喜欢跟女性交 往,徜徉在女性世界里,结果造成“一点刚性也 连没有,连那些毛丫头的气都受的, ∞。贾宝玉自幼 ,[熟读《子》庄,应该能了解老庄怀柔守雌的哲学。 所谓'守雌实际上是达至静默渊深心境的一种修 IT柔为。《遥游》云:“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 逍藐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 姿,无恋爱之心矣;灰其灵窍,无才思之情矣。彼 钗、玉、花、麝者,皆张其罗而穴其隧,所以迷眩 缠陷天下者也。] 扒这段续文39 完全袭用了《箧》肱 中的句法和辞气,不过少了原文严肃的立意,多了 几分调侃。可见《子》亦成了贾宝玉发挥才情、庄 享受生活的一种资鉴。小说第63回,贾宝玉收到 妙玉的帖子,不知该用什么字眼回帖才好。岫烟对 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嘲船在庄子的哲 ”学里,神人宛如冰清玉洁的处女。贾宝玉最企慕的 也就是像妙玉那样的槛外之人(人)神。崇拜女性 并不是贾宝玉性格的缺陷,而是一种渴望超出尘外 的潜意识。而《子》的影响则加剧了这种潜意 庄识,使得贾宝玉具有了钟情于女性的倾向。 贾宝玉喜欢幻想,总希望他的世界理想化,然 而世俗总是有消磨理想的本能,于是他常常处在世 俗的对39 立面,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叛逆心理。他把所 有女儿想象成山川日月之精气,把人性想像成善良 美好,把生活想像成没有约束、一尘不染的自由境 地。当他听到妙玉还俗嫁人的传闻时(然传闻属 纵实),他也决不相信。庄子本人其实也是一个理想 他进行了一番点拨:“常赞文是庄子的好,故又 又或称为‘人’他若帖子上是自称‘人,的,畸。畸 你就还他个世人。畸人者,他自称是畸零之人,你 谦自己乃世中扰扰之人,他便喜了。如今他自称槛 外之人.是自谓蹈于铁槛之外之故。你如今只下 ‘内人’槛,便合了他的心了。( 宝玉听了如醍醐 ”] 盯灌顶,便以“内人宝玉熏沐谨拜”复了帖。《槛大 宗师》云:“人者,畸于人而侔于天。39 [又云:畸”z阳 “,游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内者也。[2岫 彼”ze] 主义者。他以逍遥游世来号召人们返朴归真,希望 建立一个涵盖道之精神的纯自然世界。庄子时时怀 念远古社会:“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故 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 烟的这番长论即是本之于此,宝玉因熟读《子》 庄,自然一点即明。小说第38回,贾宝玉作了一首 《菊》诗,其中有言:“访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夕-I篱 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 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庄子・外39 篇・马蹄第 九》而贾宝玉“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河里 )看边何处秋。(所谓“外”即是妙玉所处的那个 " 挖槛世界,也是《子》所说的“方之外者”庄游。贾宝 看见了鱼,就和鱼说话;见了星星月亮,不是长吁 短叹,就是咕咕哝哝的”][‘ 靼,可见其性格中的理想 玉真正希望的就是“外篱边何处秋”的生活。槛 主义也是印有《子》痕迹的。这种怀有理想主义 庄39 ・6・4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生 的性格使贾宝玉很不认同世俗社会那套以孑盂之道 L为架构的伦理关系和价值标准。他讨厌“意于孔 留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1r ,对其产生了明显的 ]抵触情绪。小说第32回,史湘云劝宝玉改改性情: “该常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 也途经济的学问 也好将来应酬世务,日后也有个朋 友o[4宝玉听了大觉逆耳,要史湘云“别的姊  ̄17.10请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脏了姑娘知经济学问 的”1。后来听见史湘云还在唠叨仕途经济之事,-I埘] 便道:“妹妹不说这样混帐话,若说这话,我也 林和他生分了。[4其实,贾宝玉反世俗的心理与庄 ”183o子是相通的。苟子批评庄子是“於天39 而不知 蔽日‘士隐’云云。[ 者将“幻”与“事”甄”1作3梦真 对举,暗示《楼梦》所记之事、所述之人实为亦 红真亦幻。贾宝玉梦入太虚幻境,看到的一副对联 “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1假[∞,可以进 ]_一步说明这点。亦真亦幻乃是对现实不确定性的体 验,这种体验很容易使人产生虚无之感。曹雪芹历 经家族盛衰的瞬间转换,品味由锦衣纨裤变为茅椽 蓬牖的尘世辛酸,所以才有“材可去补苍天,枉 无入红尘若许年”的切肤之痛。作者的特殊经历和超 越意识使其有了不可排遣的虚无感,并39 以此贯穿于 《楼梦》的创作中。小说第5回有一曲《鸟各 红飞投林》,其词日:“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 为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 ……人,,[ ,恨他“稽乱俗” ,正好从反面说明庄子 猾E确实存在反世俗的倾向。《王》篇云:“世俗之 让今君子,多危身弃生以殉物,岂不悲哉![盯贾宝玉 ”  ]不肯涉足功名利禄场,是抱有庄子同样的理想。 《江月》一词批评贾宝玉“故寻愁觅恨,西无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 净![7回末尾并有诗句:“枕幽梦同39 谁诉,千 ”1。]此一古情人独我痴。[梦幻、虚无的论调在这里体现 ” 瑚得非常明显。作者的这种论调更多接受了庄子思想 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时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 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时难耐凄凉。可 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 今不肖无双”1[ ,这当然是曹雪芹正言若反的写 ]的滋养。庄子x人间万象也作过考察,认为其存在 -,t不确定性:“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死 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E夜相代乎前,l 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 事物的不确定性就犹 ”239 ]如人们睡觉时所做的梦,瞬息间人非物换,所谓 法,用否定的语气来达到肯定的目的。在常人眼 里,贾宝玉是一个行为偏僻乖张的人,之所以会出 现这样的性格特征,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贾宝玉很 “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 梦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 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白 少被人理解,在心灵上是孤独的。一本《子》却 庄以知己的角色走进了他的心里,使其大有苏轼“ 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5的感 []以为觉,窃窃然知之”2[1] 。作为曹雪芹的影像,贾39  宝玉自然承载了这些观念。 对人间万象虚无本质的把握,让贾宝玉有了超 觉。庄子本人的行为有时也是有背于常情的,《 庄子》书中也常塑造一些畸形的怪人,但不管行为如 越的意识。他常以鄙夷的态度对待世俗所热切追求 的4=经济,以达观的目光看待生死、祸福、哀 J- ̄乐、是非,心里永守着那片“茫茫大地真干净”白 的理想境地。这可以从第78回贾宝玉为纪念晴雯 而撰写的《蓉女儿诔》集中体现出来。在宝玉心 芙何偏僻乖张,却总是自然率真的。贾宝玉喜欢舔吮 漂亮女孩唇上的胭脂,还时不时地犯痴傻,这些虽 不近人情,但没有恶意。贾宝玉以偏僻乖张的行为 宣告了他对这个现存世界的不39 满,承接了《子》庄 所具有的批判精神。小说第36回,贾宝玉极力反 对“知道文死谏,武死战”1的愚忠,实质上是 只[ 他对君臣伦理关系的批判。 里,晴雯是“”与“”的完美结合,“为质 形神其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 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 色” 。此与庄子设想的藐姑射山之神人并无二 [ ]致,都是不能为世俗所容的。贾宝玉还在这篇诔文 三、贾宝玉的思想与《子》庄 世事如梦幻、万化归虚无是整部《楼梦》所 红定的基调,也是贾宝玉思想的主流。小说开卷即 说:“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 作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头记》一书也,故 39 石中表达了对生死的超越。他写道:“中心为之慨 余然兮,徒嗷嗷而何为耶?卿偃然而长寝兮,岂天运 之变于;i?既窀穸且安稳兮,反其真而复奚化 I:g耶耶?余从桎梏而悬附兮,灵格余以嗟来耶?来兮止 兮,卿其来耶!,]。论从文字内容,还是所表达 ,1无[∞的生死观,均取自《子》《乐》篇记有庄子 庄。39 至第1卷第3期 1李秀华:贾宝玉与《庄子》关系论析 ・5  6 ・“盆而歌”的寓言,惠施责备他不近人情,庄子 鼓回答说:“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人 是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 四、结语 通乎命,故止也。( " “《宗师》也有孟子反、大39  贾宝玉与《子》上述种种关系并非曹雪芹无 庄子琴张“临尸而歌”的寓言,他们唱道:“来桑 嗟户乎!嗟来桑户乎!而已反其真,而我犹为人 猗![2孔子赞之日:“以生为附赘县疣,以死为 ”2 ]彼心插柳,而是他处心积虑的有意构设,其背后所传 达的实际上便是作者与《子》的关系。自从胡适 庄提出《楼梦》是一部将真事隐去的自传性质的书 红这一观点后,虽然不少学者加以反对,但至今还没 有人能够完全推倒。在《楼梦》所有虚构的人物 红中,惟独贾宝玉这个形象设有一个“宝玉”与之 甄相对。由此可见,曹雪芹在这个核心人物身上必定 决溃痈,夫若然者,又恶知死生之先后之所 在![显然,贾宝玉非常熟悉这些故39 事。”瑚  贾宝玉在否定俗世的同时却把握到了本质的东 西,那就是对自然与情理的肯定。小说第1回,7 贾宝玉辨别了“力”与“人自然”。他说:“处置 此一隐藏着一番深意。真假宝玉的存在很有可能暗示了 贾宝玉只是作者的一个影像。不过,这个影像并非 一田庄,分明见得人力穿凿扭捏而成。……争似先 处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虽种竹引泉,亦不伤 于穿凿。古人云‘然图画’四字,正畏非其地而 天强为地,非其山而强为山,虽百般39 精而终不相 宜。[2他看来,人为总是怀有某种目的和具备 ”1H在]某种破坏力,无法与天然相媲美。这种观点与《庄 子》有很大关联。《水》篇云:“马四足,是谓 秋牛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 知北游》又 ”。。]。《云:“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 天物有成理而不说。 贾宝玉的自然论正与此一脉 般的影子,而是以作者的意志和精神为其内在生 命,独立行走在虚构的世界里。贾宝玉的生活、性 格、思想亦不是完全从曹雪芹身上直接复制的,其 间必定寄托了作者所期待的理想人格。因此,曹雪 芹构设贾宝玉与《子》的种种关系,一方面源自庄 他的实际生活和思想行为,另一方面又包含了他希39  望以艺术手段来实践其心目中理想人格的动机。 曹雪芹出身贵族家庭,但曾经荣光无比的曹家 相承。小说第77回,贾宝玉发表了万物皆有情理 的看法。他说:“但草木,凡天下之物,皆是有 不情有理的,也和人一样,得了知己,便极有灵验 的。[9”1 ]万物皆有情理论实是他对庄子齐物思想 在内部腐化和外部侵夺的双重打击下,已经日暮西 山,回天乏术。高贵的出身和急剧的家族变革迫使 曹雪芹不得不对现存世界中种种现象诸如君臣、礼 法、爵禄、死生、贵贱等等作出深刻反恩,因之有 了超越意识,遂养成傲岸不羁的性格气质。这可以 的延展和发挥。《物论》云:“湿寝则39 腰疾偏 齐民死,然乎哉?木处则惴傈恂惧,猥猴然乎哉?三 ?者孰知正处?民食刍豢,麋鹿食荐,卿蛆甘带,鸱 鸦耆鼠,四者孰知正味?猥骗狙以为雌,麋与鹿 交,鳍与鱼游。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 从与雪芹交往密切的敦氏兄弟的诗歌中反映出来。 敦诚《怀曹雪芹》云:“胃倒著容君傲,高谈 寄接雄辩虱手扪。[1敏《芹圃画石》亦云:“骨 “6怕敦]题傲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离。【可见傲岸不羁是 ”6]深入,鸟见之高飞,糜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 之正色哉?:1人们只有破除以我为中心的衡量标 ,23 ̄9准,忘掉“”和“”的差别,才能够体验“我物天 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妙境。这是一种 伟大的情怀。尽管庄子主张圣人无情论,但并不妨 碍他成为至情至性之人,庄生梦蝶39 、濠上鱼乐、运 斤成风等寓言故事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贾宝玉有 似于庄子,他视黛玉为知己,甘心为丫头充役,对 着绿叶枝头流泪叹息,跟燕子说话,同河鱼交流, 向星星月亮倾吐心声,他的这些行为实是其思想在 他们对曹雪芹性格的共同观感。曹雪芹取号“ 梦阮”,实际上说明了他对竹林七贤领袖阮籍的推崇 备至。阮籍是魏晋名士,鄙视世俗礼法,傲然独 得,任性不羁,常以庄周为行为模则。敦诚也把他 比作阮籍:“业青钱留客醉,步兵白眼向人  司斜”7[,甚至认为他的狂傲胜过阮籍。以此观之,] 曹雪芹身上的傲骨实与庄周、阮籍同流,庄、阮二 人以知己的角色走进了他的内心世界。曹雪芹把这 种意志和精神内化于贾宝玉形39 象中,而且表露得十 分明显。小说第78回,贾宝玉吐露了他如何写 生活中的反映。当然,贾宝玉的思想不应该简单 化,其中融合了儒、释、道等种种元素,但庄学的 成分无疑占据了主导地位。 《蓉女儿诔》的想法:“又不希罕那功名,我又 芙我不为世人观阅称赞,何必不远师楚人之《言》大、 《魂》离骚》《辩》《树》《招、《、九、枯、问难》《、秋 水》大人先生传》等法,或杂参单句,或偶成短 、《39 ・ 6 ・6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皋 09联,或用实典,或设譬寓,随意所之,信笔而去, 喜则以文为戏,悲则以言志痛,辞达意尽为止,何 人生哲学的元素融入到贾宝玉的生活、性格和思想 中,即是有意将其引向他所崇尚的理想人格。 必若世俗之拘拘于绳尺之间哉![9表面上似乎是 ”]。 2远师楚人的文章技法,实际上则是远师楚人的思想 与精神。从这个层面说,贾宝玉在其生活、性格、 思想中表现出对《子》的39 推崇和接受,无疑是作 庄者处心积虑的有意构设,并植根于作者的实际生活 和思想行为。 []曹雪芹.脂砚斋全评石头记[.北京:东方出版 1M]社,20.06 参考文献: []郭庆藩.庄子集释[q北京:中华书局,18.2Ⅳ.95 []王先谦.子集解[幻.京:3苟^北中华书局,983318:9. []司马迁.史记[口.北京:中华书局,15:24.4Ⅳ9938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小说中,贾宝 玉的个性发挥到极致,他不爱读书科举,不问仕途 经济,批判孔孟之道,常以《子》所描述的状态 庄来生活,率真任性。但是,此种生活和性格实际上39  [3脱脱.宋史[]5 .北京:中华书局,17:1819700. []敦敏,敦诚.懋斋诗钞四松堂集[]上海:上海 6M.古籍出版社,18:3.948 难容于曹雪芹所处的现实世界。作为作者以自己精 神极力摹画的一个影像,贾宝玉本质上已经发展成 为作者理想人格的实践者。曹雪芹把众多《子》庄 []胡适.胡适红楼梦研究论述全编[.上海:上海古 7M]籍出版社,18:14 983.A ayio h ltnhpbte i ay n ha ̄inAls fteReaisi ewenJaBouadZun nsoLJ 一 (atiaNoma iest,Saga 0239 1Es n rlChUnvriyhnhi04,Chn)2ia Alrd:a e' drdZunz Omuhta eapi i trrttno  Ohscetno eDraoh d  ̄- aCoXuqami hagiS c th plhsiepeaimehdenoft i raiftitohem {teReMi nsom isiefcei i otylftecaatrJBouZunz arampc nJlyirThsrltnhspraa h hrce may.hagisgetiato mMou:inuneisatueedrohtifecsh tid lttleoi,molshscaatraddmiae i ng {ud ihrcen ontshs  n.Ke yw惯凼:Zunz;JaBayhagi39 i ou;Ca eqnng;ntigesoXu-i;i3 ̄eohnns [责任编辑文俊] [上接第4页]9 Pusi fEvratngAr ruto elsi t—AnExlrtno n ui lgah er  poai fKagYowesCalrpyThoyo'iYUAN 一pg  (utnDeatetEdci prm39 n,Hua ctnlColg o ioie,Yuyn 100,Chn)aonnVoaia lefrMnrtoeiseag440ia Abtatsrc:Asamoe orei eomitlae  ins itr,KagYowe'clgah hr  fvr ihaa   dmbugosrfrs edriCheehsoynn ui alrpyteyio eyhg c—siosdmi au swe1Hi alrpi ocp fseigtuhadrsetgfcshsashtcete rbl n ioosecvlea l.scliahccnet ekn rt n epcn at,i eteisemf odadvgru goi oclgahalrpy,adhsinvtv alrpypatc a ra pc  h ice fclirpesi h t n eo n in i oaiecliah rciehdg39 etiatntecrlso alahr teleQigprdadngmignaiwa fpsteifunei raiganw tl fclgah.so oii lec ncet  esyeo alrpy vnniKe  l:KagYowe;clgahyw0sn uialpy;pruto rt drsetfrfcsolns n io;cag n nvtnirusi ftuha epc o at;bdesadvgrhneadioai nno[责任编辑朱涛]39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3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