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ID:9297828

大小:12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27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_第1页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_第2页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_第3页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_第4页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1074年,沈括经过认真考察、分析,继承了中国古代“高山为谷,深谷为陵”的说法,提出了形成雁荡山独具奇特地貌的原因,“当是为谷中大水冲击,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这在中国乃至世界地学史上,首创了“流水侵蚀”的概念。可见(  )A.“流水侵蚀”概念的提出源于沈括的智慧B.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D.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2.中国有修史的传统,“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继承这一传统,有利于中华文化(  )A.薪火相传,绵延不绝B.统领世界文化C.传承

2、文明,开拓创新D.面向世界,博采众长3.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人们最主要的活动就是赏月和吃月饼。但中国各地中秋节的过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南京人中秋除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在北方,山东省庆云县农家在八月十五祭土谷神,称为“青苗社”等。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③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④文化的丰富多彩反映了经济的繁荣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4.(2017·镇江一模)知名学者于丹说:“每一个汉字都会讲故事。探讨汉字作为交流工具之外的美学价值,能为身处不同文化背景的年轻人搭建一座文化沟通的桥梁。”这是因为(

3、  )A.汉字带领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是文化交流的使者B.汉字作为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是中华文明的标志C.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媒介D.汉字传承中华文明,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见证5.歌曲《走向复兴》唱道:“我们迎着初升的太阳,走在崭新的道路上。我们是优秀的中华儿女,谱写时代的新篇章,我们迎着风雨向前走,万众一心挽起臂膀,我们要把亲爱的祖国,变得更加美丽富强。前进,前进,向前进,挺起胸膛,何惧风浪;前进,前进,向前进,肩负民族的希望。”这体现了(  )①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的精神 ②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 ③爱国主义是抽象的不是具体的 ④民族精神在积淀中永恒不变A.①③B.①④

4、C.①②D.③④6.(2017·南京、盐城一模)音乐不仅是艺术,而且可以影响人的情绪,达到养生健体、益寿延年之功效,甚至可以治病疗疾。中华古籍《寿世保元》中有句话叫:“脾好音乐,闻声即动而磨食。”而道家也有“脾脏闻乐则磨”的说法。材料表明(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③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④意识具有调控人体生理活动功能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2017·南通一模)2016年央视读书主题公益广告全新启程,采用文化名人代言的方式,与亿万观众分享个人对于阅读的理解和感受,号召更多的人加入阅读行列。倡导全民阅读(  )A.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关键

5、B.是培养健全人格的根本途径C.能够提升民族的精神境界D.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8.(2017·苏北四市一模)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下列说法最能体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是(  )A.克勤克俭,勤俭持家B.尊老爱幼,孝亲敬长C.不忘初心,奋发图强D.不畏强御,勇者不惧9.(2017·镇江一模)长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险峰……用坚强的信念和坚忍的意志征服人类生存极限,用生命和热血铸就了长征精神。这一精神(  )①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为国家富强奠定发展基础 ②熔炼于艰难曲折的战争实践

6、,为民族振兴提供精神动力 ③倡导集体主义正确价值观念,为实现中国梦积聚正能量 ④植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中,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防不胜防10.针对右图漫画《防不胜防》所反映的文化现象,我们应该(  )①发展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大众文化 ②发扬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③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④弘扬传统文化,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11.(2017·南京、盐城一模)在纪念建党95周年之际,微电影《红色气质》运用历史照片、人物讲述等形式,跨越时空,创造性实现了同志“相聚”,亲人“重逢”,引发影视界和舆论的广泛关注

7、与好评。这一成功创作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要把实现文化创新作为社会实践的源泉和动力 ②弘扬主旋律,发挥先进文化的主导和示范作用 ③必须提供多种文化类型、多种风格的文化产品 ④坚持主流思想的多元化,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12.(2017·南通一模)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利于(  )①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②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