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尊重与理解》之二

品德与社会《尊重与理解》之二

ID:9308899

大小:2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27

品德与社会《尊重与理解》之二_第1页
品德与社会《尊重与理解》之二_第2页
品德与社会《尊重与理解》之二_第3页
品德与社会《尊重与理解》之二_第4页
资源描述:

《品德与社会《尊重与理解》之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品德与社会《尊重与理解》之二教学目标  1. 品德与社会《尊重与理解》之二教学目标  1. 知道邻里之间应该互相尊重。  2.知道日常生活中要多为邻居着想,与邻居和睦相处。  3.体会邻里之间互相尊重与理解给彼此带来的愉悦感受。  4.能在家庭周围倡导健康文明的邻里的生活方式。  教学重点  知道日常生活中要为邻居多着想,与邻居和睦相处。  教学难点  真正懂得何为尊重与理解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共同分享  师: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在我们家的东西院和前后院,有没有和你家想处得特别好的邻居呢?他们是谁呢?他们喜欢你吗?你喜欢他们吗?你们的邻居喜欢

2、你的父母吗?为什么这么喜欢呢?  生:汇报交流  师:有针对的加以品评  小结过渡:多好的邻居啊!亲得就像一家人。让人心里暖烘烘的。那么好的邻居你们是怎么一点点的好起来呢?  生:汇报交流  师生共同沉浸在美好的和睦的邻里之情中。  2.笔锋陡转,情境起伏,对比感悟  同时不失时机地追问:居家过日子,哪有舌头不碰牙的?哪有饭勺不撞锅沿的?你与邻里之间有没有过不开心的时候呢?是什么事让你心烦意乱呢?  生:说出自己心里的烦心话。  师:从中选取一两个典型的案例来共同切磋。让“理解他人,心中有他人”在学生的心目中渐渐明朗。  在这个环节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3、,采取到“居民委员会”申诉,居民委员会成员群策群力共同帮助出主意的形式来进行。(生自愿组成委员会,师在其中主持引导)在这里要让生知道邻里之间本来就没有什么大事,怎么处理有时不能光凭谁是谁非,还有时需要我们让出那么一小步,以和为贵,赢得邻里之间金钱无法买到的和谐与默契。  师:小结过渡:当你与邻居和和睦睦时是什么心情?当你家与邻居家闹矛盾时是什么心情呢?是呀,谁不愿天天生活得开开心心呢?那怎么才能让自己高高兴兴呢?到底好邻居应该怎么做呢?在此基础上,师建议生共同讨论制定文明居民公约。采取的形式是以小组讨论,师生共同修订完善制定公约。  教师在生叙述中及时倒出尊

4、重与理解的作用。让学生有真切的感受。  3小品表演,注重实践  在学生制定公约之后,再次给学生创设了两个生活中的场景。  小品1:两家邻居的孩子在外玩耍时因一点小事而争吵了起来,后纷纷向家长告状,两位家长是怎样处理这件事呢?  小品2:两家邻居一家养狗,一家有鸡。有一天,这只狗跑到了邻居家把邻居家的鸡刚下的蛋给吃了。这家邻居气势汹汹来问罪,他们是怎样处理的呢?  通过这两个身边经常出现的故事情境,让学生再一次投入到生活当中,去感受其实心中有他人就是这么简单。  4联系实际,拓展升华  师围绕一个真实故事“六尺仁义巷”这一教材本身的教学资源,娓娓道来,让学生从

5、整个事件的前前后后,来深刻体会尊重与理解,心中有他人,不仅是我们开心生活的内心需要,同时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美好的传统美德,渊远流长。接着师将本课的教学内容延伸课外,完成品德课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终的目的。制定一个邻里之间行为评价表。以每周一评的方式来进行自我评价。从而真正实现了品德课本身的意义与价值。  制定的表格如下:  评价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满意不满意通过这样的课后追踪评价形式,来约束生的行为,来指导实践。  板书设计  尊重与理解  邻里之间亲如一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