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大学生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河南大学大学生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ID:9320744

大小:28.39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4-27

河南大学大学生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_第1页
河南大学大学生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_第2页
河南大学大学生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_第3页
河南大学大学生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_第4页
河南大学大学生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南大学大学生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编号:116河南大学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论文作者姓名:作者学号:所在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所学专业:应用心理学导师姓名职称:(讲师)论文完成时间:2014年5月6日2014年5月6日河南大学大学生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摘要本研究探讨了河南大学大学生的自我和谐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采用自我和谐问卷和修订的主观幸福感问卷,对230名河南大学本科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河南大学现阶段大学生自我和谐情况基本呈正态分布,主观幸福感呈中等水平。在性别、年级和生源上自我和谐均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主

2、观幸福感在性别和生源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年级这一维度大学生在对“健康的担心”和“松弛和紧张”这两因子存在显著差异(P<0.05)。主观幸福感与自我和谐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自我和谐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关键词:大学生自我和谐主观幸福感AbstractToexploretherelationshipbetweenselfconsistencyandcongruenceandthesubjectivewell—beingincollegestudents.Itake230collegestude

3、ntsAssamples.WiththehelpofSubjectiveWell—beingScaleafteralleffectexaminationandSelfConsistencyandCongruenceScale.Result:Theselfconsistencyandcongruencesituationofcollegestudentsbasicallyassumesthenormaldistributionandthesubjectivewell-beingofcolleges

4、tudentsassumesonthemediumlevelinthepresentstage.Selfconsistencyandcongruenceconditionofdifferentgrade、sexandregioncollegestudents’differencearenotremarkable.Differentsexandregioncollegestudentsinsubjectivewell-beingconditionarenotinremarkabledifferen

5、ce,butdifferentgradecollegestudentsinhealthworryfactorandinrelaxationandtensionfactorareinremarkabledifference.Selfconsistencyandcongruenceandsubjectivewell-beingofcollegestudentsareinremarkablecorrelation.Theselfconsistencyandcongruencythemainfactor

6、toinfluencesubjectivewell-being.Keyword:Collegestudent;Selfconsistencyandcongruence;Subjectivewell-being1引言国内外心理学家对自我和谐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关于自我和谐的概念,不同的心理学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观点。Prescott[1]阐述了自我内心的组成,和谐是减少内部各成分的冲突。霍妮的观点是现实自我和想象中的自我存在差距,只有二者之间彼此接轨,才能更好的实现和谐,反之二者之间冲突

7、得不到解决时会产生不和谐[2]。在Rogers[3-4]的观点中自我和谐是在自我的观念中不存在冲突的现象。我国心理学家同样重视自我和谐方面的研究。一个人现实中的自我与他所想达到的最终目标也就是理想的自我之间会有一定的差距,而自我和谐的人则能很好进行自我的整合,以达到自我的和谐,拥有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主观幸福感是个人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5]。国外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Wilson1967年撰写的《自称幸福感的相关因素》[6]。Dinner把国外幸福感划分成三

8、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即描述比较、理论建构、测量发展[7-9]。国内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最初是描述性的研究居多,主要集中于老年人的精神心理卫生情况[10],其它年龄阶段的很少涉及。90年代逐步展开了青少年和中年等不同年龄段的研究。总之国内对主观幸福观在理论研究方面综述性的分析比较多,缺少对幸福感及其与人格特征关系的具体实证研究与深入的理论探讨[11-14]。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出发,探究河南大学大学生的目前的自我和谐状况及其幸福感状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2方法2.1被试随机抽取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