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硫脒在烧伤患者葡萄球菌感染中的应用

头孢硫脒在烧伤患者葡萄球菌感染中的应用

ID:9373258

大小:20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29

头孢硫脒在烧伤患者葡萄球菌感染中的应用_第1页
头孢硫脒在烧伤患者葡萄球菌感染中的应用_第2页
头孢硫脒在烧伤患者葡萄球菌感染中的应用_第3页
头孢硫脒在烧伤患者葡萄球菌感染中的应用_第4页
头孢硫脒在烧伤患者葡萄球菌感染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头孢硫脒在烧伤患者葡萄球菌感染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6年7月第27卷第4期181文章编号:1001-8751(2006)04-00181-06头孢硫脒在烧伤患者葡萄球菌感染中的应用麦慧李忠思(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广州510515阿)摘要:头孢硫脒对革兰阳性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同时其药动学特性、体内外抗菌活性以及安全性等均优于同代品种,不仅对解决临床上常见的敏感菌感染有重要价值,而且对目前正在不断增加的耐药菌株引起的感染亦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内相关临床文献资料,对头孢硫脒的抗菌活性特别是对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以及该药物在烧伤科临床应用和安全性等方面

2、进行了综合性的介绍。关键词:烧伤;葡萄球菌;头孢硫脒+中图分类号:R97811,R644文献标识码:A烧伤患者由于皮肤屏障的破坏及免疫功能障碍,优势,国内有半数文献报道表明金葡菌在烧伤全部病感染发生率远高于其他外科疾病患者。而葡萄球菌是原菌的构成比居首位,感染率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已烧伤患者感染最常见的细菌之一,随着第三代头孢和经超过了铜绿假单胞菌,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上海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葡萄球菌感染的趋势瑞金医院从159例烧伤患者创面分离获得菌株601日渐增加,尤其是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已成为葡萄球株,

3、其中金葡菌最多见(271株,451%)。解放军304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因医院全军烧伤研究院回顾性调查了1994-1999年5此,如何有效地治疗葡萄球菌感染已成为当务之急。年间烧伤病区从创面分离病原菌1661株,其中金葡菌头孢硫脒(Cefalhiamidine)是由我国自行研制并首分离率从1995年的177%(居第3位)上升为1999先应用于临床的具新型结构的非胃肠道给药的半合成年的293%(居第1位)。而分布在北京、上海、天津、头孢菌素衍生物,其侧链上带有取代的脒基,抗革兰阳重庆等地烧伤救治历史较长

4、、救治水平较高的烧伤专性球菌,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表皮葡萄球科中心长期监测结果均表明,金葡菌是我国烧伤感染菌(表葡菌)和肠球菌作用强,具有抗菌谱广、血浓度的主要病原菌。高、组织分布广、毒性低、临床疗效好等特点,在治疗烧一直有人认为表葡菌为非致病性葡萄球菌,然而伤革兰阳性菌感染具有较高的疗效,而且用药安全,可近年国内外烧伤中心发现该菌感染所占的比例明显增作为治疗烧伤患者葡萄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加,亦成为烧伤菌血症乃至脓毒血症中常见的菌种之1烧伤病原菌中葡萄球菌的感染概况一。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在1994-2004年

5、10从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广谱抗生素的普遍使年中检出的表葡菌由752%上升到1302%,居第3用,革兰阳性菌在烧伤创面有明显增加趋势,并以葡萄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在1998-2000年烧伤球菌为主。革兰阳性菌在烧伤创面增加是由于头孢菌科住院患者创面分离获得的细菌954株中,表葡菌的素类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抑制了革兰检出率为104%,占据第3位;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阴性菌,造成革兰阳性菌过度生长。许多革兰阳性菌附属医院在1994-2003年10年间烧伤患者创面分泌能够产生链激酶、透明质酸酶、蛋白酶、脱氧核

6、酸酶等物所培养分离的336株病原菌中,表葡菌的检出率为细胞胞外酶,并可以分解纤维蛋白、细胞间质透明质104%,占据第3位。表葡菌的耐药率亦不断上升,已酸和脱氧核酸,使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更易扩散,金葡成为临床重要机会致病菌,应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等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特别注意。[1~3]势。2葡萄球菌的耐药现状近年来烧伤感染革兰阳性病原菌中金葡菌占绝对烧伤创面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医院感染收稿日期:2006-02-20作者简介:麦慧,女,生于1975年,药师。李忠思,男,生于1952年,主任药师。1

7、82头孢硫脒在烧伤患者葡萄球菌感染中的应用麦慧等是烧伤患者的严重并发症,是造成病情恶化甚至患者菌对头孢唑啉、阿米卡星的敏感率分别为90%、95%,死亡的严重因素。MRS除对苯唑西林耐药外,还对临到1992年敏感率分别降至58%和49%。其他烧伤中床上广泛应用的多种抗生素耐药,所致感染呈散发或心金葡菌的耐药情况也大体相似。第三军医大学20暴发流行,治疗困难.病死率较高,世纪80年代初期,金葡菌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为MRS是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占葡萄88%,至1991年敏感率下降为33%。由此可见耐药球菌的70%以上,分离

8、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菌种分布菌株形成之快,其中尤应值得重视的是MRSA。MR以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为主,占60%左右,其SA自1961年发现,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就已成为次为耐甲氧西林表葡菌(MRSE)和耐甲氧西林溶血葡全球发生率最高的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