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电影《活着》的审美

解读电影《活着》的审美

ID:9400659

大小:19.2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30

解读电影《活着》的审美_第1页
解读电影《活着》的审美_第2页
解读电影《活着》的审美_第3页
资源描述:

《解读电影《活着》的审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解读电影《活着》的审美摘要:电影《活着》通过对深刻的思想意蕴、画面、造型、色彩等一系列因素进行创造性的美学处理和表现,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艺术风貌,带给人们特殊的审美体验。本文对张艺谋影视作品《活着》从审美内容和电影画面、色彩三个方面进行了解读。关键词:活着电影画面电影色彩引言电影《活着》是张艺谋导演的代表作品之一。《活着》之所以能够引起观众的心理接受,这无疑和它本身所具有的审美特性有关,其深刻的思想主题、深沉凝重的画面、与思想意蕴相配合的色彩以及低沉悲凉的音乐都给这部电影带来了强烈的艺术力量。审美属于人类的特性

2、,而这种特性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是事物对立与统一的极好证明。审美作为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审美价值是客观事物所具备的能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引起人的审美感受、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和审美教育的实践价值和精神意义。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表现人类的精神追求的视觉形式,是人们对审美需求的一种表现。在电影的制作过程中,画面、声音等等都要经过艺术家的加工处理后最后重新表现出来。动画画面与音乐作为一种模拟自然的工具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和自然界相同的视觉属性,同样使用它的过

3、程也是一个加工制作的过程,在电影视觉产生的过程和结果上有所不同,但是其本质是完全相同的。而不同的是它本身的产生已经是人类对客观世界总结上升后的产物,但在电影画面的制作中人们更加渴望得到经过艺术加工的真实。所谓艺术加工的真实就是要完全符合人类审美经验并且在人类已有的视觉经验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的真实,基于这样的状态之下,动画画面与音乐对电影视觉审美方面的指导暂时只能到达一定程度,但是即使这样的状态也已经制造了无数的视觉神话。电影画面的逼真性张艺谋对于影片的画面和色彩特别重视。中国电影审美观念根源于对社会现实的认识

4、与批判,美来自生活的观念造就了中国电影现实主义的坚实传统电影在其艺术形象的直观下,之所以能使受众获得深切的生命体验与审美满足,正是因为电影艺术的审美特性:高度逼真性。电影艺术的审美特性决定了受众在电影艺术的世界中,几乎可以同样经历生命意志的考验,经历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感受到的各种生命历程和生命体验,而且还能经历和享受在现实的生命行为中不可能实现的,精神世界所期盼所想象的任何生命行为和生命盼望。然而,能带来这一切真切的生命体验的最根本原因,就在于电影艺术与其他艺术种类不同的审美特性:高度的逼真性。在《活着》中,

5、记录的是中国半个世纪的历史,是成为了过去、一去不复返的各种事件。故事被放在了明确的历史背景下,偶然的故事有着必然的悲剧性背景,所有人物的死亡都变成了具有社会性的非正常死亡,死亡的原因皆出于历史必然:在老爷子死亡的段落中,张艺谋花了浓重的笔墨描绘纨垮子弟的胡闹,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旧身份的必然沦落。福贵得知母亲去世,在小说中是说“我站在门口脑袋一垂,眼泪便刷刷地流了出来”,张艺谋却硬是将母亲的去世与时代联系在了一起“说起来那天,我和春生正给解放军唱戏呢”、“多亏政府照顾,把老娘给入土了”。有庆的死与“大跃进”“大炼

6、钢铁”直接相关,区长开车是为了来学校检查炼钢,有庆去学校是因为要炼钢铁,而福贵坚持让有庆去学校是因为“大炼钢铁是全民动员,咱可不能落后啊”。凤霞的死则归结于文化大革命中,红卫兵占领了医院,医生都被拉出去批斗了,在心高气盛年轻的红卫兵没有经验的接生中,凤霞的生命被耽误掉了。这样一来,一系列人的死亡都有了社会———历史的原因。因为时代特定,福贵一家曲折而又平凡的一生就完全变成映射中国几十年苦难而又荒诞历史的工具。这段历史过去了,张艺谋想通过电影表达的就是他对这段逝去历史的反思。那么张艺谋对真实的定义便为再现现实,

7、着力在影片中再现这段过去的历史,即追求所谓“事像”的真实。但是电影中要跨越的历史长度非常大,而电影的时间有限,他不可能深入和穷尽,所以为了让浓缩了的历史看上去逼真,张艺谋将历史简单化,抽出了历史中最富有特征的东西一一加以表现。正是在这样一种态度下,影片中加入了许多小说中没有的人为痕迹很浓的象征造型,来体现一个特定的时代。比如每个段落开始时收音机里的广播内容、每个时代片中人物的衣着和行为特色、战争场面中庞大的共产党军队与三两个国军之间反差巨大的不平衡构图、大跃进火红色的色彩、文化大革命中巨大的毛主席头像……张艺

8、谋找到了历史中可能存在过的元素,将它们放大后注入到他的影片中,从而完成他对“事像”真实的构筑。《活着》的色彩有色电影的出现,色彩便开始作为一种元素、手段与风格进入了银幕的世界。色彩首先增强了电影对现实世界的再现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同时色彩也是表现人物、表达情感的艺术手段。色彩在电影中的运用,拓展了电影的表现形式,增强了电影的视觉效果,丰富了电影的艺术风格。著名摄影师斯托拉罗曾经说过:“色彩是电影语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