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演奏中的‘气息’和歌唱性的表现

琵琶演奏中的‘气息’和歌唱性的表现

ID:9408748

大小:32.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4-30

琵琶演奏中的‘气息’和歌唱性的表现_第1页
琵琶演奏中的‘气息’和歌唱性的表现_第2页
资源描述:

《琵琶演奏中的‘气息’和歌唱性的表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琵琶演奏中的气息和歌唱性的表现河北艺术职业学院翟云翔摘要: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对于琵琶演奏来说,好的音乐一定是具有歌唱性的。那么培养一个良好的气息和歌唱感觉,对一个演奏者是否能够准确的表达音乐内涵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在器乐演奏中如何培养良好的气息和歌唱感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关键词:音乐琵琶气息歌唱性律动对于一个琵琶演奏者来说,左右手的演奏技术,技巧及音色的熟练掌握和运用固然是很重要,但是只是把注意力集中或者是停留在这一个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音乐是人类语言的一个高级状态,它同语言一样有着句子的长短分句,有抑扬顿挫的语气的变化,有表达一个中心思想的结构性和完整性。没有呼吸,就没有乐句,

2、没有起伏,没有语调,没有了结构也就没有了生命。作为一个演奏者来说,琵琶演奏的最终目的,是让聆听者听到美好的声音,而这种让琵琶发出声音的过程就是我们演奏的过程。传达给听众的声音大致可以简单的分为两种;一种是呆板的机械的,一种是变化的赋予歌唱性的,当然我们要追求的是后者。因为这种歌唱性的声音能够在传达给听众后使听众的内心产生某种感受或者内心的体验。如何使气息与音乐演奏密切吻合~?一是首先要盯准谱子,分析乐曲,以及乐曲中的乐句,哪里该连奏,哪里该断奏,哪里该停顿,哪里该变换速度等等。另一个要注意的问题是“气口”时间问题,音乐本来就是一门时间的艺术,当然“气口”的呼吸时间也显得比较重要,这个时间

3、的把握我觉得应该与音乐本身的律动节奏相联系,演奏者要善于体会这种包含着内涵的音乐感觉,有了这种内涵的感觉体会才可能掌握这“气感”的时间。在演奏一句有几十小节长的大起大落的旋律是就必须以缓慢而绵长的气息为根本,同样,在需演奏情绪高涨、激昂。或者速度较快的一段乐曲时,其呼吸、气感也相应地加快,到高潮音之前的一呼吸,也可能呼吸的深一点。但不管怎样,这些“气感”必须是与乐曲是一致的;是与乐段。乐句的分解相一致的。    那么对于“气感”的掌握。我在教学中,还是采用在学生把乐曲演奏的较为完整的情况下,要求学生演唱出乐曲的旋律,从而找到和感觉乐曲的呼吸和气口,要反复的唱,加深体会,然后,将它运用到实

4、际演奏中去。即将自身的呼吸和音乐的呼吸融为一体,将键盘转为自己手指的延伸,进而努力做到“人琴合一”,"人音合一”。即做到“人”“琴”“音乐”融为一体。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表现音乐内涵的目的。“乐感、手感、气感”都是演奏者需要加以重视的问题,我想这也是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体现的几个方面。二是要注意音乐的艺术律动。艺术律动是演奏者在二度创作过程中所体现的对音符疏密关系的驾驭方式。艺术律动完全是由演奏者个人的音乐感悟能力,表现性技巧的驾驭能力和对作品提供的表现空间的利用能力所支配。在同比条件下,取决与演奏者对节奏节拍的内在规律的知觉,对节奏节拍与速度相互作用关系的理解,对律动在音乐中的情态

5、功能语言功能和意态功能的合理运用。对艺术律动的理解和运用是见仁见智的。不同的分句,不同的气息感觉,不同的技术技巧能力,不同的专业化知觉水平和不同的局部优势等等,都会不同程度的反映到艺术律动中来,这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琴过程中不光要注意对基本功的训练,还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音乐其实就是等于歌唱。我们在弹奏中可以通过左手按音和右手技法的配合来发出一种我们想要的声音,这声音或柔和,或激烈,或抒情,或喜悦,或悲伤,均是在向听众传达一种美的感觉,人们在聆听到这样的音乐时会有审美感觉在其中,这样的音乐就是赋予歌唱性的。但是,往往有很多琵琶教育中忽视了“歌唱”的重要性。我们要在孩子最开始学习琵琶

6、时就要让他们懂得什么是“歌唱”和怎样去“歌唱”,要强化歌唱性,强化技术要服从音乐的理念。在很多的琵琶作品中,如果细心研究,不难发现其实作曲家早已为我们精心构架了通往赋予歌唱性演奏的一条道路,即使在一些有人认为是比较枯燥的练习曲中,我们也可以发现赋予歌唱性的片段,没有一首作品是单纯的为了技术而训练的。技巧,应该是为音乐服务的。  琵琶音乐的实际内涵就是使琵琶发出一种带有歌唱性的声音。在琵琶演奏中歌唱性尤其重要,它会通过我们的手指、内心、感觉这三点合成一起,在演奏中共同表现出来,这种综合性的表现就是有音乐的、有歌唱性的。但往往我们在演奏中很难达到歌唱性,因为琵琶毕竟不像小提琴那样,琵琶是“点

7、”的乐器,要通过手指的配合来发出点状的颗粒,因此这就需要通过手指、手腕合理的动作搭配,来构架合理的乐句。做到了以上这些要求,注重“起点——发展——高点——起点”的乐句阐释过程,歌唱性便会更好的体现出来。参考文献:《中国琵琶演奏艺术》李景侠上海音乐出版社《钢琴演奏之道》赵晓生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