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颅脑外伤护理的研究概况

重症颅脑外伤护理的研究概况

ID:9413559

大小:7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30

重症颅脑外伤护理的研究概况_第1页
重症颅脑外伤护理的研究概况_第2页
重症颅脑外伤护理的研究概况_第3页
重症颅脑外伤护理的研究概况_第4页
重症颅脑外伤护理的研究概况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症颅脑外伤护理的研究概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重症颅脑外伤护理的研究概况吴青礼(天等县人民医院广丙天等352800)【关键词】颅脑外伤护理R473.6A2095-1752(2013)05-0123-02颅脑外伤指因交通、工矿作业等事故及其他自然灾害、爆炸、火器伤、坠落、跌倒及各种锐器、钝器对头部的伤害[1]。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交通事故、高空坠落、暴力事件等导致的颅脑外伤日益增多。颅脑外伤轻者表现为受伤局部疼痛、伤口岀血,严重者意识障碍,甚至昏迷,并发症多,若抢救不及时或治疗、护理不当,往往因病情危重而危及病人的生命,即使处理得当,部分患者还会留下

2、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严重危害到人们的身心健康。现将国内外重症颅脑外伤抢救及护理综述如下。1院前急救与转运1.1张天玉[2]报道,对于颅外伤病人应立即对清除病人口、鼻腔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取侧卧位,必要时放置口腔通气管、气管内插管或行气管切开。对开放性颅脑损伤病人或合并有身体其他部位损伤者,应辨明出血部位,及时给予临时包扎及止血,对已暴露的开放性创面可用明胶海绵贴附再以干纱布覆盖扎不宜过紧,以免加重脑组织损伤[3]。注意保护创口,避免污染。并发休克病人在应取休克体位。因儿童生理、心理发育尚未成熟,语言表达能力差

3、,在受伤后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同,导致大部分儿童受伤后病情比较重,儿童受伤后外伤后往往处于一种高度恐惧、紧张的状态[4],势必加重病情。所以,对于儿童病人,应更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准确评估伤情,加强心理护理,以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减少创伤对儿童产生的影响。1.2转送在现场初步处理伤U,建立静脉通道,吸氧,然后迅速送往医院。在途中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备好急求物品,并向家属说明病情和存在的风险,以取得他们的配合。及时与医院联系,以便做好接收病人准备工作。搬动病人吋保持病人头部呈中立位,防止颈部过度扭曲,颅脑缺损者应注

4、意避免局部碰撞加重病情。若系开放性颅脑损伤,高空转送吋,高度不宜超过4000m,以免发生脑膨出[4】。2亚低温治疗护理0前,国际上将低温划分为轻度低温33〜35°C,中度低温28〜32°C,深度低温17〜27°C,超深度低温12〜16°C[5]。人体在低温姿态下,基础代谢和耗氧量最低。国内外研究表明[6,7】,亚低温能减轻颅内水肿,降低颅内压,减少乳酸堆积,减轻代谢性酸中毒,明显改善病人神经功能。在亚低温治疗期间,保持室温18〜22°C,肛温在32〜35°C之间,降温速度以每小吋1.0〜11.5°C为宜,密切观察体

5、温变化,严防忽冷忽热。3气道切开护理重症颅脑外伤病人大多伴有神志不清,咳嗽反射减弱甚至消失,呼吸道分泌物潴留而引起呼吸道梗阻。气管切开是保持呼吸通畅的冇效方法,而气道湿化、正确、有效吸痰是气管切开后护理的重要环节。李育苏报道[8】,采用输液泵持续气道湿化较其他湿化方式效果好;根据病人情况选择合适的湿化液,分泌物稠厚量多,需积极排痰者,宜用蒸馏水;对痰液粘稠无法咳出的患者,使用沐舒坦等。护理人员根据吸痰指证适时、适度并选择正确的吸痰方式,如套管内吸痰、套管下lcm〜2cm吸痰、深部吸痰等。4营养支持重症颅脑外伤病人旱

6、期存在意识障碍,不能进食,因严重创伤机体又处于应激状态、分解代谢明显增加、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等,极易出现营养不良,不利于疾病恢复。因此,加强病人的早期营养支持显得尤为重要。首选肠道内营养。根据病人病情和个人经济条件制定膳食计划。可给予要素膳、聚合物膳食、混合物、匀浆膳食和新鲜流质饮食联合[9,10]。根据不同病人的病情、不同的膳食各类,选择不M的喂养方式,如通过鼻饲管分次注入、用滴注法等,必要时按医嘱给部分或完全胃肠外营养,为病人提供眵的营养,即可避免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如低血糖,又能促进组织修复,有利于疾病恢复。5并

7、发症护理重症颅外伤患者并发症多,常见的并发症有:应激性溃疡、中枢性低钠血症、脑梗死、下肢静脉血栓、压疮等,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出现难以控制的呃逆、血压持续下降而原因不明时,应警惕奋座激性溃疡出血的可能。应将病人头偏向一侧,双下肢抬高10°〜15°,立即按医嘱给保护胃黏膜的抗酸药物,禁食吋间不宜过长,&迷不醒的病人一般48h〜72h后留置胃管,抽出胃内容物,以减轻胃内张力和胃黏膜出血,以利胃黏膜的修复,防止呕吐[11]。病人出现烦躁、精神萎靡、嗜睡、昏迷或昏迷程度加重,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肢体抽搐

8、等为中枢性低钠血症的表现[12]。应密切监测血钠、钾、氯、钙及渗透压的变化,根据医嘱给予静脉补液、补钠,控制好输液速度。长期卧床、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缺氧和血液中水分不足导致高凝状态等是引起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应积极预防,如增加经常改变体位、肢体活动、禁止在偏瘫下肢进行静脉输液、输血等操作。若发现病人出现不明原因的肢体肿胀、疼痛时,应警惕下肢深静脉血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