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诊疗研究

90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诊疗研究

ID:9418407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30

90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诊疗研究_第1页
90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诊疗研究_第2页
90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诊疗研究_第3页
90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诊疗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90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诊疗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90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诊疗研究  梅毒是一种系统性、慢性性传播疾病,主要由梅毒(苍白)螺旋体引起。近些年来我国梅毒发病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妊娠期感染梅毒的孕妇明显增加。梅毒不仅会危害到孕妇的生命健康,还会造成胎儿早产、流产、死胎和先天性梅毒等,对胎儿的智力发育造成严重影响。本院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5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管理随访的90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5月-2014年12月,我院共管理随访、收治妊娠合并梅毒患者90例,年龄16-40岁,平均年龄26.95岁。其中初产妇48例、经产妇42例。孕期确

2、诊62例,仅产时确诊16例,产后确诊12例。  1.2临床分期  根据梅毒分期,潜伏期梅毒87例,无任何明显临床表现;Ⅰ期梅毒1例,表现为外阴硬下疳;Ⅱ期梅毒2例,表现为全身散在的暗红色玫瑰疹。  1.3诊断方法  首先对孕期建档的孕妇进行病史询问,对于孕早期的患者,使用常规行梅毒血清试验(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如RPR/TRUST,或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TPPA/ELISA/快速试验)进行筛查。如果检查结果为阳性,则需采用另外一种血清学试验进行复检。复检结果阳性,则诊断为妊娠梅毒,给予两个疗程的规范抗梅毒治疗,同时进行RPR/TRUST定量试验以判断感染水平和治

3、疗效果,并对孕产妇进行追踪随访。  1.4治疗方法  对确诊的患者根据梅毒感染的临床分期,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我院使用苄星青霉素进行治疗。对于孕早期确诊的梅毒感染孕妇,在孕早期与孕晚期各提供1个疗程的抗梅毒治疗;对于孕中、晚期发现的感染孕妇,立刻给予2个疗程的抗梅毒治疗,2个治疗疗程之间需间隔4周以上,第2个疗程应在孕晚期进行,对临产时发现的梅毒感染产妇也应立即给予治疗。每次使用苄星青霉素240万U,分为两侧臀部肌肉注射,每周1次,共3次。3次为一疗程。  患者在确诊后,做好健康指导,告知患者要坚持按照要求用药直至痊愈。在治愈后对患者随访3年,直至患者无临床症状和复发症状

4、,并且血清学试验阴性维持在3个月以上。如果发现血清学试验由阴性转为阳性,应重新加倍治疗剂量。  1.5治疗标准  梅毒血清试验转阴,并且梅毒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的判定为有效。  2结果  90例患者中,足月产74例,早产4例,在孕4例,终止妊娠7例,自然流产1例,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91.1%.  3讨论  妊娠合并梅毒不只是患者的个人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安全问题。孕妇在妊娠期间,往往处于免疫抑制状态,梅毒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都表现的不明显,只有经过严格的血清检查才能发现。  在孕妇妊娠期间,梅毒螺旋体可以通过脐静脉和胎盘进入到胎儿体内,威胁胎儿健康,严重情况下还会引起

5、早产、死胎等后果。但是大多数孕妇的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并且多数病人在得知患有梅毒后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并且还会隐瞒病情,往往在产检和分娩时才能发现,这时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期,对妊娠结局和产妇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  我院在患者确诊后进行了随访管理,根据患者的病情、个人需求、心理和家庭情况,确定了不同的管理水平;并且积极开发患者主动参与的意愿,为患者提供及时的咨询和指导,提高患者参与的积极性。积极向家属宣传梅毒传播防治知识,通知梅毒患者的所有性伴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认清在完全治愈前避免性生活,防止交叉感染。我院严格按照章程,对患者的病情、并发症和相关因素进行询问,及时发

6、现患者问题。对于大多数患者,都采取了门诊随访的方式,对于个别患者采取了家庭随访的方式,通过上门服务对患者进行随访管理。对于能进行自我管理的患者,通过随访的方式了解患者病情。  青霉素是治疗梅毒的首选药物,临床的治疗原则是,早期患者足量使用,坚持定期随访。患者在注射后,往往会出现发热、怕冷、全身不适、头痛、肌肉骨骼痛等情况,一般会在24小时内缓解。治疗成功之后,血清试验往往会在12个月内转为阴性。梅毒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严重的威胁到患者和胎儿的生命健康,影响着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通过有效而合理的方式,应当让患者充分了解到梅毒的传播、治疗和预防,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护妇女和儿

7、童的健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