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恒等式的未来变革方向的展望与把握

会计恒等式的未来变革方向的展望与把握

ID:9436601

大小:5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30

会计恒等式的未来变革方向的展望与把握_第1页
会计恒等式的未来变革方向的展望与把握_第2页
会计恒等式的未来变革方向的展望与把握_第3页
会计恒等式的未来变革方向的展望与把握_第4页
会计恒等式的未来变革方向的展望与把握_第5页
资源描述:

《会计恒等式的未来变革方向的展望与把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会计恒等式的未来变革方向的展望与把握关键词:会计恒等式变革  会计恒等式是反映会计要素之间数量关系的数学公式,由于这一公式在数量上恒等,所以又称会计平衡公式或会计方程式。该等式是会计记账、核算的基础。会计从最早的计数开始发展到今天成为一门系统化、专业化的经济学科,其发展历程就是会计恒等式不断演化、发展、变革的历史。因此,我们从回顾会计恒等式发展的历史,审视当代会计恒等式的变化,从中来把握和展望会计恒等式的未来变革方向。  一、会计恒等式演变的历史  会计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物,并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进步而发展,从而适应,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整个会计发展历史上,分为东方

2、会计、西方会计,最初的会计诞生在东方,其中我国的会计制度源远流长,在世界会计史上留下了璀璨的篇章。  (一)我国会计恒等式演变的历程  我国的会计制度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经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从原始记录到单式记再到复式薄记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沿革过程。在原始社会未期,原始计量记录行为是会计的萌芽状态,成为会计的直接渊源。在西周国家设立“司会”并建立了会计制度,已形成文字叙述式的“单式记账法”。至秦汉,我国已建立起“单式记账法”即“入出”为会计记录的简明会计记录方法,其方式表现为“入一出=余”作为结算的基本公式。唐宋时期,我国创立了“四柱结算法”。所谓“四柱”是指旧管(上期结余)、

3、新收(本期收入)、开除(本期支出)和实在(本期结存),四个栏目。会计表达式: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四柱清册”是宋代会计重大发明,其平衡关系为“旧管+新收—开除=实在”,成为我国收付记账法的理论依据。明末清初之际,中国又出现了一种新的记账法“龙门帐法”,其要素是将全部账目划分为进、缴、存、该四大类。其平衡公式:该+进=存+缴或进—缴=存—该,“龙门帐”的诞生标志中式簿记单式记账向复式记账转变。到了清代,即在“龙门帐”的基础上设计发明了“四脚帐法”,四脚帐法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复式记账法,其记账规则是,有来必有去,来去必相等,其等式来方=去方,本期损益=(本期销售收入+本期其他收入

4、)—(本期费用支出+本期其他支出),这种记账法基本原理与西式复式记账法相同。1910年大清银行聘请日本人为顾问,正式采用现金收付复式记账法,其会计等式:期初现金余额+本期收方—本期付方=期末现金余额。进入民国,1935年国民政府以训令颁布《会计法》,以英、美会计制度为样板,从制度上把复式记账原理确定下来,其会计等式:资产=负债+股本+损益、收入—支出=利润。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依照前苏联财务核算模式建立起统一会计制度,其会计等式为:资金占用=资金。自21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对会计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中国会计改革的历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适应的,

5、最根本的标志是确定国际通行的资产=负债+所有权益的平衡等式和相应的会计报表体系,使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界接轨。  (二)西方会计恒等式演变  西方会计最早诞生在克里特时期,公元前12世纪,迈锣尼已经有文字叙述性的会计记录,古希腊时期,雅典出现了“四柱结算法”即采用上期结存+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本期结存。中世纪,意大利成为最繁荣的经济中心,意大利会计在威利斯和热那亚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卢卡?;帕乔利于1494年出版了《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作为一本数学专著,但其中一部分篇幅是介绍复式簿记的,成为了最早出版15世纪复式簿记发展的总结性文献,有力推动了西式簿记传播和发展,它是一

6、部对会计发展是有里程碑式意义的经典文献,1633年卢多维科?;佛罗兰编著一本论述修道院会计的教科书,首先论述权益发生的原则,并且提出会计报表、余额帐户、损益帐户结构等问题,建立起完整的会计报表体系。德国人约翰?;戈特利布设计两种精巧的相互论证计算利润的方法:一是在损益帐户上收集当期收入与费用支出,结出净利润,其公式:收入—费用=净利润,另一种通过余额帐户列支负债与资本,通过资产与负债,资本比较得出当期损益,其公式:当期损益=资产-负债-股本,1605—1608年荷兰人西蒙?;史蒂文出版了《数学惯例法》书中,详细介绍史蒂文簿记思想,其会计表达式,资产=负债+股本+损益=负债+股本

7、+(收入—费用),由于史蒂文在簿记领域的杰出贡献,后人经常把他与帕乔利并称,1736年英国人约翰?;梅尔在爱丁堡出版了《簿记法》,其确定复式记账等式,第一等式为“资产=资本”,第二等式为“资产—负债=净资产”,1818年英国人FW?;克尔赫尔姆在《簿记新法》一书中提出,财产=积极财产—消极财产的会计等式,1843年英国人本杰明?;富兰克林在《复式簿记解释》一书中提出会计基本等式:资本=财产,财产=积极财产—消极财产,资产—负债=资本。随着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会计理论进一步深入,会计公式最终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