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易中天对话王立群

百家讲坛-易中天对话王立群

ID:9455570

大小:50.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5-01

百家讲坛-易中天对话王立群_第1页
百家讲坛-易中天对话王立群_第2页
百家讲坛-易中天对话王立群_第3页
百家讲坛-易中天对话王立群_第4页
百家讲坛-易中天对话王立群_第5页
资源描述:

《百家讲坛-易中天对话王立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百家讲坛】易中天对话王立群王立群在2006年初登《百家讲坛》,连续主讲了《汉代风云人物》之项羽、吕后系列。他儒雅和厚重的讲史风格,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2007年1月开始,《百家讲坛》又推出了王立群先生担纲主讲的大型系列节目——《王立群读〈史记〉》。这个系列节目是《百家讲坛》2007年重点打造的节目,因此众多媒体预言今年将是“《史记》年”。  在本期节目中,特邀嘉宾易中天,以及自发赶来的王立群的热心粉丝“群众”,围绕着《史记》与王立群先生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对话。那么,王立群先生的历史观究竟是什么?

2、他的一生究竟有着怎样不平凡的经历?王立群研究《史记》的独到之处究竟在哪里呢? 易中天:观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百家讲坛》。今天是一期特别的节目,特别在什么地方呢?今天不是一位主讲人站在讲台上讲,今天是两位主讲人,来进行一次对话。一个是我,《品三国》的易中天;还有一位,就是读《史记》的王立群。大家知道,《史记》是一部著名的历史著作,王立群先生是河南大学文学院的教授。老兄是学中文的吗?  王立群:我学的是中国古代文学。  易:教的呢?  王:教的,本科是教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硕士带的是古代文学,博士是带

3、的中国古典文献学。  易:也就是说,你是学文学的,也是教文学的,现在来讲历史,你不觉得是公鸡下蛋吗?  王:那不你先下在前面吗?12  易:我不但觉得我是公鸡下蛋,我是公鸡下鸭蛋。你说今天把我整到这儿来,当一个貌似主持人的角色,不整个一个公鸡下鸭蛋吗?下就下吧,我就认了。你呢?  王:我也认了。  易:哦,你也认了。那意思就是说下咱们的蛋,让人家说去吧!这么说来,我们两个还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因为我也是学中国古典文学的,现在也在《百家讲坛》讲历史。我们都是公鸡中的“战斗机”啊!  王:老公鸡。  易:打

4、鸣吗?  王:还打。易:还打鸣。  *易中天先生开篇就妙趣横生,戏言王立群和自己都是学中文出身,开讲历史是公鸡下蛋,而且是公鸡中的“战斗机”。那么,王立群先生是究竟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在《史记》两千多年的历史跨度中,他为什么要从汉武帝切入呢?王立群先生的历史观究竟是什么呢?王立群的历史观  易:今天来了你的很多的Fans。打探一下,你的Fans叫什么?叫“群众”吗?  王:好像是吧,我还不太了解,大概叫“群众”的比较多。  易:那我们听听群众的呼声吧,他们会有很多问题要问你。哪位“群众”先提出问题来

5、?这位,请。  观众:您从历史到现实的这个契合点,您是怎么找到的?12  王:历史是过去的今天,今天是过去的延续,其实历史和今天没有一个截然的界限。所以在讲史的时候,你看到的虽然是古代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但是你稍微深入一点。因为我是教文学的,我上课教古代文学,全是分析人物。我讲《项羽本纪》就是分析项羽,我讲《李将军列传》我就分析李广,全是分析人物。所以我们教了几十年书,就练会了一个本领,就是看到文献就分析人物。历史人物和今天的人物在人性上是相通的,这一点是非常明显的。所以我们在讲的时候就很容易读到史

6、书就想到现实,看到现实就想到史书,所以很容易就找到这个契合点。  易:我在这儿也概括一下吧,满足一下我的概括欲。就是说文学是人学,史学也是人学。文学是人创造的,历史也是人创造的。没有人就没有文学,也没有历史。而过去和现在是连接在一起的,它的连接点就是你刚才问的那个问题,就是人性。实际上《百家讲坛》为什么要讲文学,为什么要讲历史呢?实际上就是给大家讲讲人性,以便我们每一个观众通过收看这个节目,能够活得更像一个人,能够活得更幸福,做得更有人性,更有人情味。这就叫以人为本。好,下一位观众。  观众:您好,王

7、教授。我想问的就是,为什么您读《史记》是选择汉武帝为角度来切入《史记》?  王:是这样的,因为《史记》的130篇中间,112篇都是写人物的,所以读《史记》应当是以人物为主,这是第一个原则。还有一个,因为司马迁写《史记》他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叫互见法。就是一个人物,他并不是在这个人物的本传中间写到他,他在很多传记中间都写到这个人。那么我讲这个人物,我把他在其他传记中间的事件都归纳起来,然后讲一个立体的人。再一个,武帝时期是《史记》人物中间很重要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的人物非常多。所以我就选择武帝时期作为一

8、个突破口,以汉武帝作为一根红线,把这个时代的一些比较重要的人物,汉武帝在位54年涉及的一些重要人物、一些重要事件讲一讲。然后大家在读到这一块的时候,你可能就会比较容易地看懂原文。所以实际上是为读原文做一种扫除障碍的工作。  易:我倒是有一个问题,也趁机问一下。你刚才说了,你说你讲的人物不是帝王就是将相,这好像也有人提出来说你们这《百家讲坛》,你这什么读《史记》,你是读《史记》啊还是读帝王将相?老讲帝王将相干什么?12  王:这个事儿的话呢,很简单。你去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