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自制小儿身份识别标识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

探讨自制小儿身份识别标识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

ID:9472661

大小:5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1

探讨自制小儿身份识别标识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_第1页
探讨自制小儿身份识别标识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_第2页
探讨自制小儿身份识别标识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_第3页
资源描述:

《探讨自制小儿身份识别标识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探讨自制小儿身份识别标识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  正确辨认患者的身份是保证医疗护理安全的前提,正确的身份识别是医疗安全的保障.2006年,在中西医院协会公布的《2007年患者安全目标》中明确指出,医院要切实保障患者的安全,正确识别患者的身份.由于儿科患者的年龄小,加之PVC腕带容易擦伤患儿的皮肤,甚至导致其发生过敏等皮肤疾病,患儿及其家长经常不愿意佩戴,导致儿科的腕带佩戴率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为此,护士需要反复向患儿及其家长强调佩戴腕带的重要性,并不断重新为患儿进行佩戴,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为了探讨自制小儿身份识别标识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

2、我们对不同时期入住我院的两组患儿的腕带佩戴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选择  2012年3月~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住院号为单号且按规定佩戴PVC腕带的126例患儿。在这126例患儿中,有男患儿70例,女患儿56例,他们的年龄在2个月~6岁之间。我们对这126例患儿从入院到出院期间的腕带佩戴情况及其家长的满意度进行调查。这126例患儿家长的学历情况为:持本科学历者9人,持专科学历者38人,高中以下文化程度者79人。我们使用自制问卷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调查,内容包括:①患儿的性别、年龄、疾病的名称,参与陪

3、护的家长与患儿的关系及家长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②患儿是否愿意佩戴腕带,家长是否愿意为患儿佩戴腕带,如果患儿不愿意佩戴,其不愿意佩戴的原因是什么;③护士有没有为患儿家长讲解佩戴腕带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有没有向家长征求有关腕带的意见。本次调查共发放126份问卷,共收回123份问卷,回收率为97%.具体的调查结果见表1、2.【表1.表2】  1.2方法  根据上述调查结果,我们设计并制作了新型小儿身份识别标识,并将其应用于儿科临床中。  1.2.1自制小儿身份识别标识简介该标识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一张可以填写患儿信息的纸质卡片,大小为53

4、cm,上面可填写患儿的姓名、性别、年龄、住院日期、诊断、床号;第二部分是透明的塑料硬壳(由护士使用胸卡外壳裁制成圆角矩形),可将附有患儿信息的卡片插入其内;第三部分是塑料壳的外套,由较厚的棉质布料制作而成,套的正面部分中间为镂空状(镂空的大小以能露出里面患儿的信息为宜),镂空的边缘用细松紧布缝制(为了方便插入卡片,且可防止里面的卡片脱落)。套的背面正中部分缝制有微型别针,为了防止别针扎伤小儿,我们将别针固定后,使用粗的输液管裁制成小塑料帽,套在别针的锐端部分。我们将新型小儿身份识别标识设计成型后,请制衣店制作棉质外壳,其余部分由科室内的护理

5、人员完成。  1.2.2自制小儿身份识别标识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选择2012年7月~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住院号为双号的151例患儿,为其佩戴自制小儿身份识别标识,从入院到出院对其进行跟踪观察,并对陪护其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在这151例患儿中,有男患儿82例,女患儿69例,他们的年龄在2个月~6岁之间。这151例患儿家长的学历情况为:持本科学历者有16人,持专科学历者有53人,高中以下文化程度者有82人。本次调查的内容及方法与上次相同,具体的调查结果详见下表1、2.  1.3统计学方法  我们使用SPSS15.0软件包对本次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计量

6、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采用χ2检验,用P<0.01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使用自制小儿身份识别标识后,患儿的佩戴依从性得到了明显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也从57.1%提高到了87.4%.  3讨论    由于儿科患者的年龄较小,大多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也无法和医护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且儿科病房患儿多,家属多,环境嘈杂,同名、同姓或同音的患儿多,其家属容易误答,因此,在儿科病房中佩戴腕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普通PVC腕带在佩戴过程中易出现以下问题:护士书写患儿信息后腕带褪色严

7、重,无法起到核对患儿信息的作用;儿科患儿好动且其皮肤薄嫩,腕带与皮肤频繁摩擦易使其皮肤出现发红、瘙痒、破损,甚至小水泡等现象;患儿年龄小,无判断力,视腕带为异物,经常用嘴啃,用牙咬,用手拽,导致护士在患儿住院期间不得不频繁为其重新佩戴腕带,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也给科室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另外,在冬季,患儿普遍着连脚的棉衣,棉衣袖子长露不出腕部,脚踝也无法佩戴腕带。护士在进行操作前要先核对腕带,而孩子一看护士要拉其手就开始大哭,所以很多家长不愿意让护士进行核对。以上都是造成患儿腕带佩戴依从性差的原因。  与传统的PVC腕带相比,自制小儿身份

8、识别标识具有以下优点:采用胸前佩戴的方式,且其体积小,重量轻,患儿不易发觉,不会将其作为异物来玩耍,也就避免了皮肤过敏、冬天无法佩戴、因穿刺需要频频更换佩戴位置等情况;附有患儿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