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菌体抗体库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噬菌体抗体库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ID:9488220

大小:5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1

噬菌体抗体库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的应用研究综述_第1页
噬菌体抗体库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的应用研究综述_第2页
噬菌体抗体库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的应用研究综述_第3页
噬菌体抗体库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的应用研究综述_第4页
资源描述:

《噬菌体抗体库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的应用研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噬菌体抗体库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抗体库(Antibodylibrary)技术主要是通过PCR技术克隆全套抗体重链和轻链可变区基因,重组、构建到特定的表达载体中,在原核或真核生物体内表达出具有生物学功能的抗体分子,并通过亲和筛选获得特异性抗体。噬菌体抗体库(Phageantibodylibrary)技术是迄今为止发展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制备抗体的技术,它是一种将PCR技术和噬菌体展示技术相结合,并在噬菌体表面表达、分泌,经过筛选后获得特异性抗体的技术。噬菌体抗体库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外源DNA片

2、段插入噬菌体编码蛋白基因中,使外源DNA片段的表达产物与噬菌体的外壳蛋白融合,展示于噬菌体表面,具有操作简单、低成本以及技术成熟等特点,在商业生产中被成功应用。目前,噬菌体抗体库分为Fv、Fab、单链抗体(Single-chainantibodyfragment)、单区抗体(Singledo-mainantibody)和双链抗体(Diabody)等类型。单链抗体主要通过15个氨基酸序列(Gly4Ser)3linker将重链和轻链连接起来,具有体积小、免疫原性低的特点,不易引起人体或动物排斥反应。因其无抗体

3、Fc段,不易与具有Fc受体的非靶细胞结合,由于片段分子量较低,能够有效穿透致密的组织屏障达到病灶部位,在医疗诊断和疾病治疗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成为现代生命科学、生物医学领域的一大热点,被认为是21世纪的阳光产业。  近年来,噬菌体抗体库技术已逐步应用到水产养殖领域,在养殖病害防治、药物残留检测、水体水质监测以及食品安全控制等方面已经有不少报道。另外,也有学者将抗体库技术与抗体芯片结合对多种水体病原菌进行高通量检测,为抗体库在水产养殖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  1、噬菌体抗体库在水产病害防控中的

4、研究  1.1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水产品年总量约占世界总量的70%。由于环境的污染及水产养殖业本身的高密度、集约化生产,导致养殖病害时有发生,每年造成近百亿元的经济损失,其中细菌性疾病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尤为严重。  副溶血弧菌(Vibrioparahaemolyticus)是一种食源性的病源微生物,广泛存在于浮游生物及海产品中,不仅能够引发海产品的败血症,还会导致人的食物性中毒,引起恶心、呕吐和腹泻等肠胃炎疾病。目前对于副溶血弧菌的致病机理尚不清楚,缺乏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手段。三型分泌系统(T

5、3SS)是已知副溶血弧菌致病的主要因子之一,而T3SS毒力因子的运输管道Needle在其致病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方遂等通过Overlap-PCR将VH、Linker和VL组装成完整的scFv基因,同时将scFv基因克隆到噬菌体载体pCANTAB-5E上,成功构建了噬菌体单链抗体文库,测得该文库库容量约为1.4107cfu/ml。经过富集、淘洗得到2株验证无误的单链抗体,经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2株菌株可视为1株单链抗体,ELISA检测结果表明所筛选的单链抗体具有较高的抗体特异性。由于副溶血弧菌具有多个治病因

6、子,将筛选到的单链抗体与副溶血弧菌的其他致病因子抗体结合,可制备多功能抗体,控制和治疗副溶血弧菌的发生和扩散。  鳗弧菌(Vibrioanguillarum)是海水鱼及淡水鱼中的重要致病菌,可以感染虹鳟、鳗鲡、鲈鱼、黄鱼、石斑鱼等几十种鱼类,致死率较高,在我国十分流行。夏永娟等成功构建了抗鳗弧菌独特型单克隆抗体dsFv基因,并使其准确的在M13噬菌体表面获得了呈现。通过ELISA检测发现抗鳗弧菌独特型dsFv噬菌体能够与抗原特异性结合,抗独特型抗体能够模拟抗原表位,可以作为疫苗使用,而抗鳗弧菌独特型dsF

7、v噬菌体可以通过细菌繁殖大量获得,降低了疫苗的成本。该dsFv噬菌体有望成为用于预防鱼类鳗弧菌感染的新一代基因工程疫苗。  1.2病毒性疾病的防治草鱼呼肠孤病毒(Reovirusofgrasscarp,GCRV)是我国分离的第1株鱼类病毒,是引起我国草鱼幼鱼出血病大面积暴发的主要病原体,这种疾病一旦爆发,其死亡率可高达85%。陈丛琳等从已构建的小鼠天然噬菌体展示抗体文库中淘选并获得了可以特异性识别草鱼IgM的单链抗体,并在已鉴定的单链抗体阳性克隆中,筛选出对草鱼IgM有较好的特异性结合的单链抗体C1B3。

8、结果表明,相对于病毒的其他结构蛋白而言,VP7在草鱼中能产生更强的免疫反应,由此推导VP7应是用于疫苗设计的首选抗原。该研究通过单链抗体,为草鱼呼肠孤病毒及其他鱼类病原体重组疫苗的研发提供了重要的分析手段和策略。张晓华等利用实验室构建的大容量天然噬菌体展示单链抗体文库成功获取了能够识别GCRVVP7的单链抗体,此抗体将成为后面进一步研究病毒与细胞相互作用的有效工具。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P)和磺胺甲恶哇(OVA-SMZ)为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