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春:苏轼书法美学思想述略

陈晓春:苏轼书法美学思想述略

ID:9495182

大小:209.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5-01

陈晓春:苏轼书法美学思想述略_第1页
陈晓春:苏轼书法美学思想述略_第2页
陈晓春:苏轼书法美学思想述略_第3页
陈晓春:苏轼书法美学思想述略_第4页
陈晓春:苏轼书法美学思想述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陈晓春:苏轼书法美学思想述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陈晓春:苏轼书法美学思想述略               [摘要〕苏轼的书法关学思想集中体现在其尚“意”的观念上,而“意”的实质即“生意”,即“自然”。苏轼尚自然的书法关学观在创作过程及作品品格上均要求体现“自然”的特征,充分体现了艺道合一的传统思想。    [关键词]  苏轼;书法关学思想;自然;“意”       作为“宋四家”之首,苏轼不但以其极具个性的书风独步当时,同时也以其独特的书法美学思想对当时及后来的书坛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探究苏轼的书法美学思想是困难的,因为苏轼在谈到自己的书法美学思想时,大都语言简短、浓缩概括,缺乏现在人所谓的系统和

2、周密。下面,我们尝试依据中国传统艺术观的独特语境,对苏轼书法美学思想作一大致描述。苏轼书法美学思想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他尚“意”的观点:“吾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苏轼书法美学思想中尚“意”的观点,代表着整个有宋一代的书法美学观念。清代书论家梁巘,说:“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也就是说,与晋代追求的韵味、唐代追求的法度、元明追求的形态不同,以苏轼为代表的宋代书法艺术家所追求与表现的是“意”。    看来,理解苏轼书法美学思想的关键正在于他所谈到的“意”。    “意”在中国传统艺术美学中是一个含义非常丰富的语词,远不如我们

3、今天所想象的那样简单。我们今天所理解的“意”,已经钝化、磨平为一个非常普通的语词。在中国古代艺术,尤其是书画艺术所要传达的“意”,往往与古代中国人的宇宙观连在一起。李佐贤《书画鉴影》中,记载有明代书法家祝允明有关艺术之“意”的一段妙论:“绘事不难于写形而难于得意,得其意而点出之,则万物之理,挽于尺素间矣,不甚难哉!或曰:‘草木无情,岂有意耶?’不知天地间物物有一种生意,造化之妙,勃如荡如,不可形容也。”祝允明这段话虽然主要是针对画之“意”来说的,但由于中国传统书画一体同源,因而此处之“意”,对于书法艺术同样有效。在这里,祝允明赋予了绘画之意以非同寻

4、常的内涵:“意”首先与“形”相区别,绘事不难于写形而难于得“意”,但“意”不仅是与形相对的“神,’;其次,“意”也不仅是画家的情绪意念。祝允明显然反对那种将画意内涵仅仅规定为画家主观意绪的观点,批驳了“草木无情,岂有意耶”一类话难。在祝允明看来,画之意首先是一种显现“万物之理”的“生意”。他劝导把画意局限于物之神趣或自我之情意的人们放远眼光,大其心胸,纵览天地万物,在感受宇宙造化之妙的同时,领悟天地万物间的生生之意,从而将这一浩然之意点写而出。    “意”作“生意”解,我们还可以从清人布颜图的这段话得到佐证:“意之为用大矣哉!非独绘事然也,普济万

5、化一意耳。夫意先天地而有。在《易》为几,万变由是乎生。在画为神,万象由是乎出。”朱自清先生认为,“‘生意’是真,是自然,是‘一气运化’,这样,书画之意就自然地与中国传统哲学中形而上的“道”联系了起来,同时也和苏轼“阴阳交然后生物”这一对《易》的理解相吻合。“道”作为创生万物的宇宙大生命及其运化过程,可用《易传》中的话来概括,这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于是,艺对“道”的表达,也就是艺术对“意”的言说。苏轼说:“有道有艺,有道而不艺,则物虽形于心,不形与手。”(《书李伯时山庄图后扔艺即“法度”,指各艺术门类的内部法则、技巧。苏轼是很重视法度的,但又绝不

6、止于此,而以“技道两进”为理想境界(《跋秦少游书扔。所以在《文与可画墨竹屏风赞》中说:“与可之文,其德之糟粕。与可之诗,其文之毫末。诗不能尽,滥而为书,变而为画,皆诗之余。”据此可知,苏轼书法所尚之“意”,在形而上的层面上确定了书艺与大道的本根性联系。而书法与“道”一样,都有相同的本性:自然。其实,书艺同于大道,崇尚自然,在中国书法理论史上是一个基本的观念:“夫书之微妙,道合自然。”“草本隶,隶本篆,篆出于糟,糟始于古文,皆体于自然,效法天地。”这就是说,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书法作为艺术之一种,它所要显现的“意”,是大道创化之意。大道创生过程的自然

7、与生成之物的本色自然,揭示书法所要显示的“意”,就是“生意”、就是自然之意。书艺尚自然的美学观念,是传统“艺道合一”的艺术美学观在书法艺术美学思想中的集中表现。    与“艺道合一”艺术美学观念相应,书艺尚自然在苏轼书法美学观念中也主要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就书法所营构的“象”来讲,书法的点画、字形和整体布局,都应该呈现自然之态。书法艺术营构之象往往是宇宙自然万象的高度提纯,其灵动的点画皆指向大千世界生动丰富之致。因此其自然之趣就主要体现为书法形象,包括点画结体以及篇章的生意生趣。本来,一切艺事都是“以万物为我”,都是使用符号(意向)以表现自我对“道”

8、的体认。苏轼于此体验甚深。他在《跋君漠飞白》中说:“物一理也,通其意则无适而不可。”在《次韵子由论书》中亦说:“吾虽不善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