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活血中药对无排卵功血患者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的影响

补肾活血中药对无排卵功血患者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的影响

ID:9514664

大小:58.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5-02

补肾活血中药对无排卵功血患者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的影响_第1页
补肾活血中药对无排卵功血患者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的影响_第2页
补肾活血中药对无排卵功血患者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的影响_第3页
补肾活血中药对无排卵功血患者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的影响_第4页
补肾活血中药对无排卵功血患者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补肾活血中药对无排卵功血患者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补肾活血中药对无排卵功血患者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的影响:王慧颖欧阳惠卿李坤寅于琳黄宝玉【关键词】补肾活血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药物治疗无排卵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机理。【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技术和SP免疫组化半定量检测技术,对37例无排卵功血患者经补肾活血中药宫血饮(主要由补骨脂、川续断、山茱萸、蒲黄、三七、党参、生龙骨、生牡蛎、白花蛇舌草等组成)或西药黄体酮治疗前后进行血清雌、孕激素(E2、P)及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ER、PR)测定。【结果】无排卵功血患者血清E2水平和子宫内膜ER、PR水平

2、均较对照组高,且ER、PR含量依子宫内膜的增生程度和类型的不同呈现下降趋势,即单纯增殖症>复杂增生>增生期。经合成孕激素治疗后,血清E2水平和子宫内膜ER、PR水平均降低。补肾活血中药宫血饮亦能降低ER、PR水平,但对血清E2影响不大。【结论】中药与合成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功血的作用机理不同,它并非通过降低血清雌激素的水平而达到治疗目的,推测它可能是通过非甾体激素途径,启动了各方面的因素影响ER、PR的合成而发挥其治疗作用的。  关键词:功能性子宫出血/中药疗法;宫血饮/治疗应用;雌二醇/血液;孕酮/血液;受体,雌二醇/

3、血液;受体,孕酮/血液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ysfunctionaluterinebleeding,DUB)简称功血,为妇科常见病,按发病机制的不同,功血可分为排卵型和无排卵型两类,约85%病例属无排卵型功血。西医传统的观点认为,功血与内分泌失调有关。现代研究表明:功血是在激素的调节下,生长因子、血管活性物质、细胞外基质和性激素受体、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凋亡等子宫局部微环境发生改变的结果。我们前期研究表明补肾活血法治疗功血疗效显著[1],为进一步探讨本病的发病机理及中药作用机制,我们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技术和SP免疫组

4、化半定量检测技术对37例无排卵功血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系统的分析和观察,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7年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病例诊断、纳入和排除标准。选自2001年9月~2003年2月本院及广州邮电医院妇科门诊患者共37例,临床表现为不规则子宫出血,出血量多或淋漓不断或崩闭交替。中医辨证为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病理检查显示增生期10例,单纯子宫内膜增殖症21例,复杂性增生6例;年龄31~49岁,病程3个月~4年。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

5、25例,西药组12例。两组病人年龄、病程、此次阴道出血的天数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意义,具有可比性。空白对照组选11例月经规则、年龄在25~49岁因输卵管因素而不孕者。  12治疗方法  121中药治疗 补肾活血中药宫血饮由补骨脂、川续断、山茱萸、蒲黄、三七、党参、生龙骨、生牡蛎、白花蛇舌草等组成。中药治疗组于诊断性刮宫后第1天开始服用宫血饮,水煎,留渣再煎,分2次服完,每日1剂。连续服用4周为1疗程,连用3个疗程,月经期不停药。治疗期间停服其他与治疗有关的激素及中西止血药物。有效病例血止后再追踪观察1个月经周期

6、。若治疗2周内,病情无改善或加重者,而改用其他治疗方法,则该病例为无效病例。  122西药治疗  安宫黄体酮片,于诊断性刮宫后第1天开始服药,8mg,每8h1次,3d后开始减量,按每3d减少1/3药量递减至每日4mg,维持至第22天停药。连用3个周期,总结疗效。服药期间停用其他辅助药物如止血药等。  13观察指标  131诊断性刮宫  全部在出血时诊刮,刮取自宫底至宫颈内口的前壁和后壁内膜各一条,体积分数为4%的市售甲醛固定,石蜡包埋,连续切片,待测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ER、PR)。治疗后,在月经见血6h之内,同

7、法取子宫内膜测定上述指标。  132血清雌、孕激素(E2、P)水平测定  均于刮宫当日取血测定,均使用酶联免疫法进行定量测定。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实验室协助测定。  133子宫内膜ER、PR测定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试剂盒由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检测程序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室协助测定。结果判断及ER、PR评分:经上述方法染色后,细胞核内出现棕黄色颗粒者为阳性染色。根据染色强度分为4级:0级为阴性;(+)为弱阳性,系细胞内出现较浅的阳性染色,但明显高于阴性对照;(+

8、+)级阳性染色较清晰;(+++)级阳性染色较强。以pi代表同一染色强度范围内阳性细胞所占切片标本中所有观察细胞的百分比,i为0到3(0,1,2,3),分别代表4级不同的染色强度。每张切片中阳性部分的组织积分为Nscore,histology=∑pi(i+1)行定性半定量分析。  14统计方法  结果采用SPSS80forankeuls法或LS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