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提取纯化研究

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提取纯化研究

ID:9525821

大小:5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02

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提取纯化研究_第1页
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提取纯化研究_第2页
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提取纯化研究_第3页
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提取纯化研究_第4页
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提取纯化研究_第5页
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提取纯化研究_第6页
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提取纯化研究_第7页
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提取纯化研究_第8页
资源描述:

《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提取纯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提取纯化研究  关键词:绿原酸;提取;纯化;杜仲叶  StudyontheExtractionandPurificationofChlorogenicAcidinEumiaulmoidesOliv.Leaves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optimumextractionandpurificationprocessforchlorogenicacidinEumiaulmoidesOliv.Leaves.MethodsTheprocessethanolr

2、ecrystallization.ResultsTheextractingratioofchlorogenicacidumandimprovedtechnologyfortheextractionandpurificationofchlorogenicacidinEumiaulmoidesOliv.LeavesiaulmoidesOliv.  杜仲EumiaulmoidesOliv.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其药用价值历来受到人们关注。杜仲中主要有效成分绿原酸具有抗菌、抗病毒、利胆、保肝、降压、清除自由

3、基等作用。2000多年前我国的《神农本草经》就将之列为中药上品。近年来研究表明杜仲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和杜仲皮基本一致,且杜仲叶中绿原酸含量更为丰富,达到干叶重的1%~5%,因此从原材料丰富且价廉的杜仲叶中提取绿原酸成为研究热点[1~3]。其中钱骅[4]、刘军海等[5]提出的大孔吸附树脂提取纯化法展示了一定的工业化前景,但报道的树脂分离效果不一致,且均未见有关终产品纯度及收率的报道。杜仲叶提取物中除含绿原酸外,还含有鞣质、蛋白质、多糖等物质。为了得到纯度较高的绿原酸,必须对提取液进行多步分离纯化。本文

4、在文献工作的基础上,围绕产业化目标,改进完善了提取制备工艺,采用水提、絮凝脱色、树脂吸附、重结晶工艺提取制备了纯度与收率较高的绿原酸。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与仪器杜仲叶采自湖北五峰(风干、粉碎);主要试剂乙醇、甲醇、稀盐酸等均为分析纯;壳聚糖为生化试剂;NKA9,AB8,NKAⅡ型树脂(南开大学化工厂);绿原酸(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ZFⅠ型紫外分析仪(上海顾村电光仪器厂);Agilent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1.2提取纯化工艺准确称取10.0g杜仲叶,用去离子水2×120ml在

5、80℃下动态提取150min,过滤,提取液减压浓缩至100ml,浓缩液中加入1%壳聚糖溶液4ml絮凝,过滤,滤液用活性碳脱色,得进样清液,用NKA9树脂吸附进样清液,用50%乙醇溶液洗脱,洗脱液减压浓缩,得绿原酸粗品,经甲醇重结晶得绿原酸纯品。提取率≥65%(以杜仲叶中绿原酸含量计),纯度≥97%。  1.3绿原酸的含量检测绿原酸的含量测定参照文献[6,7]进行。  2结果  2.1提取条件  2.1.1提取溶剂的选择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提取一般选用40%乙醇水溶液,使用乙醇水溶液提取除增加溶剂成本以外

6、,提取液中的脂溶性成分增加,造成后续处理困难,绿原酸在热水中溶解度较大,本文选用水为提取溶剂。  2.1.2提取温度的选择随着提取温度的升高,绿原酸得率不断增加,当温度高于80℃时,绿原酸得率开始下降。随着温度的升高,杜仲叶中其它成分的溶出也不断增加,同时考虑到绿原酸的热不稳定性,提取温度控制在80℃以下。  2.1.3提取时间的影响随着时间的延长,绿原酸得率逐渐升高,尤其是在50~150min内,二者几乎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随后逐渐达到提取平衡状态。  2.1.4浸提液pH值的影响在温度、料液比、

7、提取时间一致的条件下,用稀盐酸调节提取溶剂的pH值,当pH值为4时,绿原酸得率较高。因此,绿原酸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每10.0g杜仲叶,用2×120ml去离子水在pH=4及温度80℃下动态提取150min。  2.2絮凝脱色传统中药提取工艺中常常采用水提醇沉法,目的是除去提取液中的淀粉、树胶、蛋白质、粘液质、果胶、多糖、无机盐等无效成分。实验发现,水提醇沉法中醇的浓度越高越有利于除去杂质,但有效成分由于醇沉包夹损失也随之增大。另外水提醇沉工艺还存在乙醇消耗量大、生产成本高、生产安全系数低等缺点,因

8、此需要改进工艺。絮凝澄清法是在中药提取液或提取浓缩液中加入一种絮凝剂以吸附架桥及电中和方式除去溶液中的某些物质,以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8]。实验通过絮凝剂种类、浓度及絮凝温度、酸度的选择比较,确定优化的絮凝脱色工艺为:每100ml浓缩液中加入1%壳聚糖溶液4ml,搅拌,在60℃静置60min,过滤,滤液用1g活性碳脱色,得进样清液。  2.3大孔吸附树脂的选择结合杜仲叶浸提物的特性,本文对NKA-9,AB-8,NKA-Ⅱ3种极性的大孔吸附树脂进行选择比较。树脂根据文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