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经济新常态下的增长动力分析

山东经济新常态下的增长动力分析

ID:9540203

大小:5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3

山东经济新常态下的增长动力分析_第1页
山东经济新常态下的增长动力分析_第2页
山东经济新常态下的增长动力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山东经济新常态下的增长动力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山东经济新常态下的增长动力分析山东经济新常态下的增长动力分析  2011年以来山东经济进入新常态,传统经济增长动力逐步减弱,经济增长新动力快速提升,这一深刻变化决定着今后一个时期山东经济走势。  一、传统经济增长动力逐步减弱  工业、投资、消费、出口是山东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在内外因共同作用下,2008年以后相继放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  受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和市场需求不足影响,工业生产先行回调。自2008年开始放缓,年均增速由2002-2007年的17.5%回落到2008-2013年的12.1%,2014年1-11月已降至9.5%。过剩行业产品产量

2、增速回落明显,钢铁由2011年的12.6%回落至2013年的4.6%;水泥由2011年的8.5%回落到2013年的5.3%;平板玻璃由2011年的29.5%回落到2013年的7.5%,化学纤维由2011年17.1%转为2013年的下降6.7%。  受房地产投资回落以及市场信心不足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调力度加大。2002年以来,山东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20%以上的较快增速,2013年降至19.6%,2014年回落明显,1-11月仅增长15.6%。房地产投资大幅回落。2003-2011年年均增速达29.2%,在宏观调控和供求关系变化作用下,2012年放缓至1

3、4.6%,2014年1-11月仅增长7.7%。房地产投资回落强化了相关行业的下行压力。  受热点消费需求减弱影响,市场消费稳中缓降。山东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区间由2005-2011年的15-20%逐步回落到2012-2014年的12-15%,2014年1-11月增长12.6%。部分热点消费需求快速释放后趋于平稳,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速由2011年的23.4%放缓至2013年的13.3%,家电音响器材类商品由2011年的30.6%放缓至2013年的17.5%。受房地产市场调整影响,家具、建材类商品销售放缓。2009-2011年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增速均在33%以上

4、,2013年降至14.1%。建材类商品也由2009年的47.1%逐步回落到2013年的22.5%。  受国际金融危机与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影响,出口转向低速增长。加入.收集整理工业2.6个百分点。  转型升级稳步推进,动力结构改善。传统产业加快技改步伐,向中高端转型。2013年,山东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额占全部投资比重达31.3%,比2011年提高6.5个百分点。新技术、新产业快速发展。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2.15%,比2011年提高0.2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额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15.9%,比2011年提高2.6

5、个百分点。服务业贡献率明显提高。2014年前三季度,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8.3%,为2002年以来的最高值。消费带动作用加强。对比于投资和出口增势回调,消费增势相对稳定,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社区消费、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消费形态发展加快。  改革红利释放,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厘清了政府与市场边界,市场主体加速增长,市场活力明显提升,带动了民营经济快速发展。2014年前三季度山东各类市场主体数量增长20.3%,相比于2012年的8.1%、2013年的12.1%,增速明显加快。民营经济投资增长19.6%,快于固定资产投资4.0个百分点

6、。受此利好,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9.3%,快于GDP增速0.6个百分点。  区域空间优化,释放经济增长新潜力。山东的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西部经济隆起带等四大区域发展定位清晰,产业布局合理,正释放出经济增长新潜力。2013年全省蓝黄圈带四大区域分别实现GDP增长10.4%、10.9%、10.0%和10.9%,均高于全省的9.6%,对全省经济拉动作用明显。  三、增长动力转换时期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2013年山东人均GDP折算为9094美元,正处于由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转型的爬坡阶段。因此要优化存量挖掘潜力,积极培育经济增长新动

7、力,助力经济的平稳增长,实现经济成功转型。  (一)加快重点改革,激发市场活力。积极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加快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切实缓解企业融资瓶颈,化解各类财政金融风险,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稳定投资增长。推进简政放权,加快建设现代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进一步激发和释放市场活力。  (二)加转转调创进程,优化增长动力。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通过供给创新激活市场需求,打响厚道鲁商品牌。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推动产业间融合发展。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高创新成

8、果转化率,把创新成果真正转化为有效产业活动。  (三)全面推进对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