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民族源流研究述评

岭南民族源流研究述评

ID:9561610

大小:5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2

岭南民族源流研究述评_第1页
岭南民族源流研究述评_第2页
岭南民族源流研究述评_第3页
资源描述:

《岭南民族源流研究述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岭南民族源流研究述评  【摘要】在岭南各民族族源问题上,国内外学者已经做了百余年的研究,近十年来又呈现出多学科共同参与研究的局面。在岭南诸族源流问题上,有的学术界已经初步取得了一致的意见,但在某些具体的问题上还存分歧;有的众说纷纭,尚未取得一致意见;“土著说”和“外来说”成为了学术界在岭南诸族族源问题上争论的焦点,分子人类学的研究成为了这个领域新的亮点。本文拟就前人在此问题上的研究做一个述评。  【关键词】岭南;民族源流;研究述评   Abstract:Intheissueoforiginsof

2、ethnicgroupsintheLingnan,domesticandforEignscholarshaveresearchmorethan100years,andshoulti-disciplinarystudyontheparticipationofthesituationoverthepast10years.IntheissueoforiginsofethnicgroupsintheLingnan,academicshavemadeapreliminaryconsensusvieeiss

3、ues,butstillhavesomedifferencesincertainspecificissues;therearemanyvieadeaconsensusvieeissues.unityontheissue.Studiesofmolecularanthropologyhavebeeane.  8.毛南族族源研究  毛南族是壮侗语族诸族中的一族,是古代的百越后裔,这是学术界一致公认的。而毛南族具体源于百越的哪一族群,多年来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比较一致的观点是,毛南族源于百越之僚人。持这

4、一观点的学者们的依据是,毛南族源于僚人可以从史籍、地域、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得到充分的证据。有的学者通过对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地理门》和毛南族的神话传说的追溯、分析,得出毛南族或是百越支系僚人的一支或源自西瓯、骆越的结论。谭鹏星在批驳毛南族外来说的观点后,指出毛南族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土著居民,其源于古代僚人,并在吸收外来民族成分的过程中而形成的。  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认为,毛南族的语言与紧邻的黔南水语很接近,与侗语、仫佬语有半数基本词汇相通,也与壮、布依语有密切的亲属关系,而且毛南族与这几个

5、民族在历史联系、社会经济文化、风俗习惯上很相近,反应了他们有共同的历史渊源,可能都是从古代“百越”中发展而来。毛南族从僚人、伶人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单一的民族。  近年来分子人类学对Y染色体单倍型频率分布研究显示,由M95T突变衍生的姊妹单倍型H11、H12在百越后裔族群中为主要分布。董永利、杨智丽、石宏等⑨和高路,董永利,郝肇菁等⑩对云南十几个少数民族Y染色体后人线粒体DNA多态性研究的结果,共同验证了百越系诸民族在母系和父系上存在很好的遗传一致性。这也印证了学术界壮侗语族同源于古代百越族的观

6、点。经过对Y染色体DNA的研究与分析,学者们发现百越系统与中国的其他系统差异很大,而与南岛语系民族(马来系统)特别是台湾语族群体相当接近。通过对数据的主成分分析,发现百越民族系统遗传结构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1.百越有单起源的遗传学迹象,可能大约三、四万年前发源于广东一带,而后慢慢扩散开来;2.百越二分为以浙江为中心的东越和以版纳为中心的西越;3.百越群体在发展过程中曾经由广东向东北、西北、西南三个方向迁徙。百越接触过的许多族群也涵入了部分百越的遗传类型。此外,这些群体彼此间的遗传关系则体现出与语

7、言学和民族学分类不同的格局。[11](如下图,[12]线条表示群体间遗传关系,虚线圈表示文化的分类)    学术界在壮侗语族诸族族源研究上所取得的成果是让人鼓舞和喜人的,尤其是分子人类学的研究成果。但这8个民族具体源于百越族群的哪个支系,在哪个时期融合了那些外来族群组成新的民族共同体至今尚未分明。此外,土著说和外来说仍旧争执不止。这也说明了学术界在这8个民族族源问题上仍有不少棘手的问题有待解决。由此,笔者认为,壮侗语族诸族是百越族群的后裔,再往前追溯,可上至距今4万-5万年的“柳江人”和距今70

8、00-9000年桂林“甑皮岩人”等土著百越族群先民时期,后来他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合了周边或迁徙到岭南地区的其他族群,也包括从中原一带迁徙到岭南地区的部分中原族群,或少部分被其他族群所融合,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如此反复,在一定的历史时空里,这8个民族的先民因各种原因,逐渐地从一个较大的族群中分离出来,渐成一个单一的民族复合体,最终发展成单一的民族共同体。    二、苗瑶语系诸族的族源研究    在岭南诸族族源研究上,国内外学者在苗族和瑶族的族源上的争论是比较多的,经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