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言语行为的转喻视角研究

间接言语行为的转喻视角研究

ID:9567943

大小:5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2

间接言语行为的转喻视角研究_第1页
间接言语行为的转喻视角研究_第2页
间接言语行为的转喻视角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间接言语行为的转喻视角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间接言语行为的转喻视角研究摘要:间接言语行为在日常交际中普遍,一直是语用学家研究的热点。但语用学的诸多研究对间接言语行为中的一些问题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Panther与Thornburg提出的言语行为脚本理论从认知的角度揭示了间接言语行为的转喻本质,弥补了语用学的一些不足。但要全面解释间接言语行为,还得考虑一些必要的语用参数。  关键词:间接言语行为转喻理论言语行为脚本理论理想化认知模式    1.引言  间接言语行为究竟是如何传达说话者的意思的?受话者又是如何理解说话者的施为意图的?不同学派的语言学家对此作出了不同的解释。随着Grice合作原则(cooperativeprinciples)的

2、提出,语用学家们普遍认为:要成功完成间接言语行为的交际,听话者对说话者的言语就要做出一定的推测(inferencing)。Searl(1975)更是认为听话者需要10个步骤的推理才能完全理解说话者的施为用意。语用学家的推理理论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却不能解释为什么听话者能够闪电般地理解说话者的真实用意。认知语言学中的转喻理论对此作出了合理的解释。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转喻作为人类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在诸如请求、建议、承诺等间接言语行为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们在以言行事时经常会用言语行为中的某一属性来实现整个言语行为。Panther与Thornburg的言语行为脚本理论(speechactscena

3、rio)的提出进一步证实了运用转喻理论对间接言语行为进行解释的合理性,同时也为推理理论提供了认知理据。  2.间接言语行为的提出  美国著名哲学家Searl在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基础上,进而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在Searl看来,间接言语行为是指通过实施一个行事行为而间接地实施另一个行事行为(oneillocutionaryactisperformedindirectlybyinganother)(Searl,1975)。他认为,在间接言语行为中,说话人的话语意义(utterancemeaning)和句子意义(sentencemeaning)是不一致的。话语意义是首要行事要点(prim

4、aryillocutionarypoint),句子意义是次要行事要点(secondaryillocutionarypoint)或字面行事要点(literalillocutionarypoint)(姜望琪,2003)。因此,间接言语行为可以说是一种主要的施事行为通过另一种次要的施事行为间接地实现的。  根据Searl的解释,间接言语行为可以分为规约化间接言语行为和非规约化间接言语行为。前者是指言语具有某些句法特征,含有言外之力显示项,听话人根据语句的字面之力,按照长期使用的规约习惯即可推断出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如:Can/odel,简称ICM)。  转喻概念的形成与我们固有的理想化认知模型是密不可

5、分的。理想化认知模型由Lakoff首先提出,它是认知语言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所谓ICM,就是指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说话人对某领域中的经验和知识所作出的抽象的、较为完整的、理想化的理解,这是建立在许多认知模型(CM)之上的一种复杂的、整合的完形结构,是一种具有格式塔性质的复杂认知模型(王寅,2005)。按照Lakoff的论述,认知模式是在人与外部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认知方式,是对我们的知识进行组织和表征的一种特定方式。它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处于一定社会和文化中、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对客观世界进行认识、加工、改造的结果,因此是理念中的(idealized)认知模式。这种理念化的认知模式由

6、许多认知模式集合在一起,因此又称集束模式(clustermodels),它有时比单独的一个认知模式更为基础(Lakoff,1987)。比如对于“骑自行车去学校”这个事件,处于一定社会文化中的人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认知在头脑中激活一个相应的ICM,至少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拥有或可以得到自行车;骑上自行车;向学校行驶;停放自行车;到达目的地。对于询问如何到学校的回答可以根据具体的语境凸显这个ICM中任何一个部分来代替ICM整体,这就是转喻,此种言语行为就属于间接言语行为。  4.1.2言语行为脚本理论(TheoryofSpeechActScenario)。  言语行为脚本理论由Panther与Thor

7、nburg提出,他们同意Lakoff,Fillmore等人的观点,也认为我们做某件事时是在一个理想化认知模型或框架中进行,他们称之为脚本(scenario)。他们同时还认为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一样,也存在一个脚本,脚本由一系列的部分(parts)组成,各个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通过转喻链(metonymiclink)连接。脚本的任何一个部分都可激活整个脚本,这就是转喻。这为解释间接言语行为提供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