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作用分析在中学教育中的运用

交互作用分析在中学教育中的运用

ID:9569714

大小:5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02

交互作用分析在中学教育中的运用_第1页
交互作用分析在中学教育中的运用_第2页
交互作用分析在中学教育中的运用_第3页
交互作用分析在中学教育中的运用_第4页
交互作用分析在中学教育中的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交互作用分析在中学教育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交互作用分析在中学教育中的运用【摘要】交互作用分析认为两人在相互交往时,会采取三种被称为自我心态的心理定位中的一种。这些自我心态包括家长式、成人式、孩童式的心理状态。这个分析同样适用于学校教育,对促进师生之间关系与培养学生理性成人意识有着深远意义。【关键词】交互作用分析;家长心态;成人心态;儿童心态;  当今社会,无论是上网浏览,还是翻看报纸,我们都能轻易地找到师生之间因沟通不畅而发生矛盾的新闻。在各个中学里,每天师生之间的摩擦更是层出不穷。因此,如何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能与老师相互配合,在学习与品德方面日益进步如今成了老师们迫切需要了解的内容。很多老师感

2、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管了。”诚然,一方面,随着身体的快速发育和性的成熟,中学生产生了成人感,他们对人、对事的态度、情绪情感的表达方式以及行为的内容和方向等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渴望社会、老师与家长能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开放和思潮的解放,与过去倡导的服从长辈、尊重传统的精神相比,人们开始注重个性的发展,强调革新、创造;而当代中学生同他们的父辈相比,也更多地表现出发展自我的强烈愿望以及对权威质疑与挑战的个性。因此,探究中学教育中教师与学生在相互交往中的交互作用对促进师生有效沟通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学校中教师与学生的交互作用  交互作用分

3、析是美国人伯思(EBerne)于1957年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无论人们是以坚决还是非坚决的方式相互影响,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做出回应时,他们之间存在一种社会交互作用。50年代,Berne把它应用于心理治疗。很快人们就发现它也能用于日常交往。交互作用分析的目的是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人与人之间是如何交往的,以使人们能够开发改进沟通方式和健康的人际关系。  学校中教师和学生的交往同样需要交互作用分析。因为在当今教育新形势下,传统的“教不严,师之惰”教育理念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现在的教育。很多教师虽然对自己的工作尽职尽责,对学生也充满热情,但因为在工作中经常使用不当的交互方式与学生进

4、行沟通,结果往往达不到教育目的,反倒与学生发生冲突。    二、学校教育中交互作用分析  根据Berne的理论,两人在相互交往时,会采取三种被称为自我心态的心理定位中的一种。这些自我心态包括家长式、成人式、孩童式的心理状态,人们可以运用(沟通或行动)其中的任何一种。此理论在学校中的分析如下:  我们在日常学校生活中经常听到老师对学生说:“没什么为什么,这是学校规则,所以必须遵守。”或命令学生“你偷懒不做作业,今天课间不能出去休息,在教室里补作业。”这样的老师说话时的心态是典型的家长式自我心态。他们表现出保护、控制、呵护、批评或指导倾向以及照搬政策和标准。  具有成人式

5、自我心态的人表现出理性、精于计算、尊重事实和非感性的行为,试图通过寻找事实,处理数据,估计可能性和展开针对事实的讨论,来更新决策。如,在学校中有的老师会用很理性的态度询问迟到了的同学迟到的原因“今天为什么会迟到呢?”  儿童式自我心态反映了由于童年经历所形成的情感。它可能是本能的、依赖性的、创造性的或逆反性的。具有孩童心态的人希望得到他人的批准,更喜欢立即回报。当一名学生向他的老师提意见说:“你总是不表扬我!”我们从他们的语调中就可以辨别出这种心态。  中学生心理的成人感和幼稚性并存,因此有些时候他们把自己看作成人,会主动以成人心态与别人交往,并且希望他人以同样的心态

6、对待他们。而有些时候他们仍然表现出心理的幼稚性,以儿童心态进行交往。由于年龄的差异,他们在与教师的交往中大多不会表现出家长心态。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表现为家长心态或成人心态,有些时候也有儿童心态。  不同心态的人交往时,会形成不同的沟通形态。在师生的交互作用中,如果发出者和接受者的心态不同,在回答中仅是方向相反,他们的心态交互作用线是平行的,则交互作用是互补式的。例如,教师以家长式心态对待学生,学生以儿童式心态回应。如果用图表示教师—学生的心态交互作用的交互模式,线是平行的。(图一)在这种关系中,教师对学生说话就象家长对孩子一样,学生的回答就象孩子对家长一样。例如,老师

7、说:“我忘了把计分册拿来,你赶快去办公室给我取回来。”学生即使心里不愿意,但由于对方是老师,所以也会去帮忙拿来。回答也许就是:“我正在写作业,哦,好吧。”  如果老师总是以家长对孩子的模式和学生交流,孩子往往会以孩童的心态做出反应。在学校教育中,传统的师生关系往往会导致家长—孩童式的交互作用,特别是当老师发出指示或进行评估时。互补式的交互作用在学校教育中有时候也能令沟通顺畅和谐地进行下去。例如,如果老师想要扮演家长的角色,学生想要扮演孩童的角色,他们之间可以形成一种比较默契的师生关系。学生从老师那里获得支持与肯定,老师给予学生呵护与帮助。但是如果这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