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农学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ID:9578660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3

农学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_第1页
农学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_第2页
农学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_第3页
资源描述:

《农学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农学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摘要】为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科学的快速发展,满足农业科学研究和现代农业企业对农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在研究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试验性改革,提出农学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整体方案,以建立农学本科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2)农业信息技术方向——复合型、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  在农学专业学科基础平台上,增加计算机科学和信息学教学内容,进行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方面培养模式改革,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性人才,以适应信息技术正广泛应用于现代农业的需要

2、。将探讨不同学院及学科间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组合与共享的组织和运行机制;探讨在课程体系结构上,如何不断优化组合,及时将农学、生物学、信息学和计算机科学的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适应日新月异的生物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需求;在人才培养运行机制上,探讨跨学科人才培养运行机制的改革切入点。改革实验教学体系,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建立学生农业信息网站,进行农业技术和农业生物科普信息的制作,提高学生信息收集、处理、利用和创新能力。 (3)农产品标准化与贸易方向——外向型、复合型、创业性人才培养模式  在农学专业学科基础平台上,加强农产品安全生产、农业标准

3、化与贸易等知识方面的培养,以满足加入WTO后,培养面向国际的农业生产标准化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创新性、创业性人才。农产品标准化与贸易属农、经、管复合型专业方向。在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和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原有的课程体系及教学运行机制需要进一步的改革,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将探讨不同学院及学科间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组合与共享的组织和运行机制,充分利用经管学院、外语学院的教学资源,加强国际交流;在贸易方面的课程设置上,增加涉外课程的双语教学课程数量,提高学生的英语技能;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方面,调整课程内容,增加现代

4、农业和设施农业及农产品安全生产方面的内容,探讨出一条本科教育与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探讨实现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  (1)在理论研究的引领下,改革相关的教学运行机制  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到教学模式,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系统地进行调整、改革和优化,及时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大力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积极采用启发式、案例式、研究型等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质量和教学效果。作为专业教师,应该摆脱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多吸纳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式,给学生们以思维的启发,眼界的开拓。在知识不断

5、更新的信息时代,更应该与时俱进,同时代脉搏紧密相连,才能正确把握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  (2)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在实现农学专业本科人才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上,积极开拓多种途径,充分利用校内外的一切教育资源,充分利用企业身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前沿优势和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与学科优势,同现代农业生产企业、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构建“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的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新途径。建立以专业为基础、跨学科的多功能实验、实践教学平台,使之有机结合、相互补充,提升实践基地的综合功能,形成一个结构合理、层次多样的

6、产学研人才培养基地。  (3)以学科建设为契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面对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面对高校扩招的新形势,加强师资力量及师资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在进行学科建设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和调整师资队伍结构;通过内部管理和培养,使现有教师适应新教学计划的需要,尤其在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得到全面的提高;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继续引进具有跨专业背景的高层次人才充实师资队伍。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教师队伍的自身建设作为教学改革与建设的中心任务来抓,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4)以理论为指导,建立复合型、创新性人才评价体系  以理论为指导,以人才培养

7、实践为基础,对实验区运行过程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及时的采集、处理,建立科学的评价系统,整理改革实践中的反馈信息,适时调整工作方案,校正操作措施,不断把研究成果和成功经验固化到培养模式和运行机制中。  三结束语  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传统农学专业的本科生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各方努力且相互配合才能够有所突破的。国家对农业的投入逐年在增加,但对于农业教育的投入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正如柯炳生教授举例所言:在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985”工程中,前34所大学中竟然无一所农业院校。国家大力扶持解决“三农”问题,但对于“三农”人才的培养却

8、显得太少,实在是有些美中不足。现代农业专业人才不单单是懂农,更重要的是需要懂得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