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浅谈多媒体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ID:9580199

大小:4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02

上传者:U-991
浅谈多媒体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_第1页
浅谈多媒体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_第2页
资源描述:

《浅谈多媒体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浅谈多媒体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作者:黄海英黄海霞张拥军【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笔者通过教学实践,认为运用多媒体教学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1教师的主导地位与计算机的辅助地位教学过程由教师、学生、媒体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信息的传播者,学生是教学信息的接受者,媒体传递则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是沟通教与学的桥梁。多媒体容易使人特别是青年教师过分依赖于电子教案和现代教学设施,认为教学工作就是点点鼠标、读读屏幕,教师成了“操盘手”和“读书郎”,甚至学生对教师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他在电脑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媒体实现的只是教师劳动中的“低级部分”,那些高级的、创造性的、智能化的工作才是教师价值的真正体现。教师要把自己的思想、思维通过语言、行为清晰地表达出来,去感染、引导、教育、影响学生,始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多媒体教学是一种辅助手段与形式,只有教学内容才是教学核心[1]。因此,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来决定要不要使用多媒体教学,用则应明确用在什么地方,要达到什么目的,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多媒体手段才能与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保持一致。2师生之间“教”与“学”的互动互动教学是指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动性,形成师生之间相互对话、相互讨论、相互观摩、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的一种教学方法。而在多媒体教学中,很多教师忽视了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从而导致师生的“双边”活动变成单方面的播放和讲解,学生变成看客,教学过程从“以教师为中心”演变成了“电脑+教师”为中心,从“满堂灌”演变成了“满堂放”,强化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学生的被动性,弱化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学效果难以提高。多媒体教学中如何才能够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呢?教育学家普捷洛夫曾提出: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因此,以设疑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对加强师生互动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应注意,设疑主题要紧扣教学内容,且具有代表性和启发性。3多媒体技术运用与教学基本功教学过程是一种“情感的交流过程,是灵魂的对视” ,需要教师与学生密切配合,师生之间的对话、信息交流与反馈,对于教师实现教学目标至关重要。多媒体教学能弥补教师教学基本功的一些不足,如板书、画图等,但教学设计、讲解思路、语言表达能力、创设问题情景等教学中展现教师独特个性和人格魅力的部分是任何教学手段都无法替代的。因此,教师必须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制作美观、和谐、实用的课件,提高多媒体教学的效率;同时在教学实践中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并逐渐追求、完善自己的教学风格。4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传统教学是以“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为代表的,其优势主要体现为:①有利于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②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情况的把握;③有利于师生的课堂发挥和创新。多媒体教学则以其图文声像俱佳的表现形式和非凡的表现力,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表现为:①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果;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③创设教学情境,突破重点难点。笔者认为,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有效结合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最终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质量的最佳途径。因此,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应有所取舍,只需要把一些不便板书的内容制作进去,而对一些关键问题、阐述说明、师生互动等要留给教师,通过板书、讲授等方式去发挥。教师应灵活运用两种教学方法,使各自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参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