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对胃癌的诊断及临床价值分析

螺旋ct对胃癌的诊断及临床价值分析

ID:9588338

大小:4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3

螺旋ct对胃癌的诊断及临床价值分析_第1页
螺旋ct对胃癌的诊断及临床价值分析_第2页
螺旋ct对胃癌的诊断及临床价值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螺旋ct对胃癌的诊断及临床价值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螺旋CT对胃癌的诊断及临床价值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经病理证实的胃癌的CT表现。结果CT能够清楚显示胃癌病变的全貌、病变与周围脏器的关系。胃癌灶在CT上主要表现为胃壁增厚81.3%(52/64),异常强化70.3%(45/64)及软组织肿块20.3(13/64)。结论螺旋CT检查对胃癌的诊断有其独特的价值,对临床治疗有指导作用。【关键词】胃癌螺旋CT胃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胃镜及上消化道双对比造影(DC)检查是发现、诊断该类肿瘤的主要手段,对于大多数

2、向腔内生长的肿块均可做出正确诊断[1]。而螺旋CT扫描速度快,可减少呼吸运动的影响,不但能检出胃癌,且能判断胃浸润的范围及深度,发现腔外肿瘤的播散,淋巴结及远处脏器的转移,对胃癌的分期有极大的优越性[2]。CT检查已成为继胃镜和DC后,胃肿瘤诊断手段的又一重要补充。本文回顾性分析6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癌术前螺旋CT检查资料,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4例患者为我院住院经胃镜或手术证实的胃癌病人,其中男41例,女23例,年龄38-79岁,平均55.9岁。主要症状为纳差、消瘦、上腹部疼痛不

3、适,伴呕吐、呕血、便血等。1.2检查方法胃的CT检查患者必须禁食、禁水至少6h以上。胃内无残留物。检查前约10min口服温开水600ml,肌注山莨菪碱20mg,邻近检查时再喝400~600ml,并可嘱患者一边喝水一边打嗝排出胃内气体。使用GE公司Hispeeddual螺旋CT机。全部病例均行上腹部CT平扫,其中45例追加增强扫描,扫描范围从膈顶到十二指肠水平段。增强扫描采用碘海醇85~95ml,注射速率2ml/S。2结果64例胃癌病例中,位于胃窦33例,胃底贲门部14例,胃体部10例,同时累及胃体和胃窦7例

4、。主要CT表现:①胃壁增厚:胃壁不同程度的增厚52例,呈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厚度为8~25mm,局部胃腔不规则狭窄、变形,胃壁内缘大多凹凸不平,侵及浆膜层时外缘轮廓多不光滑;②异常强化:胃癌血供相对丰富,本组45例CT增强后增厚的胃壁及软组织肿块不均匀强化的特征;③软组织块影:肿瘤突向腔内或向腔内外同时生长形成不规则软组织肿块13例,肿块形态多不规则,表面凹凸不平,邻近胃壁不规则增厚,管壁僵硬;⑤淋巴结肿大:CT检出淋巴结肿大27例,多位于肝胃韧带内、腹腔动脉旁、肠系膜上动脉根部、腹主动脉旁,表现为大小不等

5、的结节或融合成团,境界不清;④肿瘤侵犯周围结构:肿瘤突破胃浆膜致浆膜面毛糙,与邻近组织、器官间脂肪间隙消失,甚至融合。5例胃底贲门癌向上累及食管下段,表现为局部管壁增厚,管腔狭窄,7例胃窦癌及2例胃体癌侵犯胰腺,肿块与胰头或腺体、尾之间脂肪层消失,分界不清;⑥远处转移:肝内转移2例,表现为肝实质内类圆形低密度灶。3讨论局部胃壁增厚超过5mm,并伴有多层结构的消失或/和显著异常强化为胃癌的诊断标准。其它表现还有胃壁多层结构破坏;胃壁软组织肿块,可向腔内外突出,或伴溃疡形成;肿瘤向外侵犯,可突出正常轮廓外,其边

6、缘不规则,胃周脂肪层模糊或消失提示肿瘤已突破胃壁;以及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CT发现后腹膜,胰腺后方,肠系膜根部,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较易,对该处淋巴结定性诊断极为重要,因为这是一个无法手术切除的标志[3]。胃癌螺旋CT检查以胃癌的胃壁浸润深度、周围脏器的侵犯、局部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脏器转移为评估重点依据。肿瘤与邻近组织、器官的脂肪间隙的变化是邻近结构侵犯的主要螺旋CT表现,因此对胃浆膜面的观察极为重要。肿瘤单纯侵犯肝左叶、局部肠系膜及仅有胃周淋巴结肿大者,仍可考虑手术切除,当肿瘤侵犯肝门区、胰腺、主动脉及肠系

7、膜根部血管时,是不能手术切除的特征[4]。胃癌术前螺旋CT检查对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评估具有很高的价值。一般认为I、Ⅱ期胃癌可做彻底切除,达到根治目的,Ⅲ、Ⅳ期不能彻底切除。应以化疗、放疗、免疫疗法等综合治疗为手段[5]。胃癌术前螺旋CT检查的目的不是观察有无肿瘤的存在,而是要了解肿瘤有否突破浆膜面,邻近组织、器官有否侵犯,远处淋巴结有无转移等,从面帮助临床确定肿瘤的分期,提供治疗方案,判断预后。本组病例采用低张水充法CT扫描,可以清晰显示胃形态及胃壁结构,能直接显示病变的形态范围及向胃壁内饨笄榭觯箍梢韵

8、允玖诮鞴偌傲馨妥疲芎玫亟惺跚胺制冢灾傅剂俅仓瘟啤?胃癌目前最可靠的诊断手法是胃镜检查结合粘膜活检。胃镜能在动态情况下直接观察胃粘膜病变,清晰地观察腔内病灶的外观、大小、程度和范围。同时可视病变情况任意取活检进行病理诊断,定性诊断率高[6]。对于向腔外生长的胃癌,胃镜难以取材进行病理诊断。胃肠道双对比造影检查对胃癌及病变周围粘膜皱襞细微结构的显示良好,是诊断早期胃癌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无法判定病灶浸润深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