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临床分析和护理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临床分析和护理

ID:9593256

大小:5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3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临床分析和护理_第1页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临床分析和护理_第2页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临床分析和护理_第3页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临床分析和护理_第4页
资源描述: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临床分析和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临床分析和护理关键词:妊娠血小板减少临床分析护理  据有关资料反映:1989-1995年全国监测地区孕产妇死亡共5984例,主要死因构成比分析,其产后出血占48.5%,产后出血死亡率为33.4/10万,是造成孕产死亡的首要原因〈1〉。妊娠期血小板减少其并发症除了常见的出血症状外,可导致分娩时失血量增加,造成产后出血发生率的上升。同时部分新生儿可能发生血小板减少症,故在临床产科中应着重预防由于血小板减少所致的并发症。随着全自动全血红细胞计数仪在产科检查的常规应用,产科中妊娠期血小板减少

2、的检出率明显增多。在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的同时,护士更应主动有效进行各种护理措施,使并发症降低到最低极限。本文分析我院产科近年来55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病例,并总结其相应的护理经验。1资料与分析1.1临床资料  我院产科1991年1月---2000年5月共收治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55例,年龄范围在21-40岁,平均28.22±4.14岁;入院孕周在121/7----414/7周,平均孕周374/7±6.19周;分娩孕周在314/7--416/7周,平均在385/7±1.95周;产时出血量40-500毫升,

3、平均在219.81±88.61毫升。病因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主(ITP),其中初产妇54例,经产妇1例;剖宫产术46例,EP自娩9例,剖宫产率83.64%;娩出活新生儿55例。1.1.1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的资料(表1)  表155例患者的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的资料1.1.255例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情况资料(表2)  表255例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情况资料 1.1.355例新生儿出生体重情况资料(表3)  表355例新生儿出生体重情况资料 1.2方法  采用回顾性资料的统计和

4、分析2资料分析  本资料中血小板减少的主要病因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这可能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自身抗体为抗血小板抗体,此种自身抗体与血小板糖蛋白Ⅰb、Ⅲb和Ⅲa结合,导致血小板在网状内皮系统中迅速破坏,血小板存活期从正常的9.9日下降为40-230min.临床表现可呈急性型(多见于2-6岁)、慢性型(多见于20-40岁妇女)〈2〉。本文患者多为慢性型且病情严重(血小板最低达14×109/L,平均为53.6×109/L),由于预防治疗护理措施及时,孕期积极治疗(部分患者应用免疫抑制剂),产前应用血

5、小板,所有患者分娩时无一例发生产后大出血(>500ml)。产后血小板计数上升,平均达到116.7×109/L。表3和表4分析可见有5例新生儿出生体重<2500克,其中有一例只有955克;根据Apgar评分有6例出现青紫窒息;但通过我们积极的抢救和护理预后均良好,无一例出现并发症。3护理措施3.1产前护理3.1.1根据不同原因所致的血小板减少予不同方式治疗护理  本文资料以ITP为主,临床常根据检测血小板抗体是否异常,决定使用免疫疗法。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为首选药物,当孕期血小板计数<30×

6、109/L或临产前5周<50×109/L,我院常用强的松1mg/kg.d,口服,一旦血小板计数开始上升即逐渐减量至维持量5mg/d。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抑制免疫反应,减少血小板抗体生成,抑制抗体与血小板结合,阻滞单核巨噬细胞对结合抗体的血小板清除作用,使血小板寿命延长;又可降低毛细血管脆性,改善出血症状;但同时也有增加感染的可能性,故应严格掌握无菌操作规程,必要时选用对胎儿无影响的广谱抗生素。同时加强病区环境的空气清新流通(二次/天)和紫外线消毒(二次/天,30分/次),控制家属人数及探望。孕妇在孕期

7、由于雌激素水平高于正常易出现水钠潴留,加之强的松也有水钠潴留和血压升高的副作用,故护理中尤其加强注意患者有无浮肿出现和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3.1.2正确抽取血标本,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  一般每周一次或根据治疗情况监测血小板变化,由于血小板减少患者出现的症状以出血为主,故在抽取血标本时应做到一针见血;抽时要流畅,以免影响检测结果;抽毕拔针时应将棉球按压进针上方(即血管进针处),并适当延长按压时间,直至不出血为止,以减少皮下淤血的发生。尽可能少用肌注,以免深部出血,必须注射时应较长时间压迫防止再出血。3.1

8、.3熟练掌握观察技能,密切观察出血症状  血小板减少出血以皮下出血多见,表现为淤点、淤瘢,还可有牙龈出血、鼻出血,严重的出血如胃肠道,尤其应用免疫疗法的病人易诱发应急性胃溃疡。必要时密切观察面色、脉搏、血压,记录呕吐物量、便血量等。在观察过程中若发现面色苍白,四肢发冷,出冷汗,心悸等及时报告医生,采取抢救措施。另泌尿道出血很少见,颅内出血为极少见的严重并发症。在日常护理重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皮肤、粘膜有无出血点、淤点、淤瘢;询问刷牙时有无出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