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中医理论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中职生中医理论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ID:9650580

大小: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4

中职生中医理论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_第1页
中职生中医理论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_第2页
中职生中医理论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职生中医理论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职生中医理论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中职生中医理论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由于受时代变迁、环境变化、人们观念及思维方式的改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医学作为祖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的祖国医学,如今在大多数人心中的地位,已经逐渐被西方医学所代替。学生在学习中医理论的过程中,也容易出现误解、怀疑,甚至排斥中医理论的现象。下面,笔者根据学生存在的这些问题,结合多年中医理论的教学经验,谈谈几点看法。  一、让学生坚定对中医理论的信心  面对中医和西医两套不同的医学理论,学生往往更容易接受西医的理论,因为它更贴近他们的

2、认知和思维方式。而面对于中医理论时,学生多是感到困惑,很难理解,无所适从,认为中医太玄了,从而在学习中很容易对其产生误解、怀疑甚至排斥态度。  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让学生坚定对中医理论的信心。中医理论是在大量的以人为本的临床实践中形成、发展、成熟起来的,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在还没有西医理论出现的情况下,为人类的健康、种族的繁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虽然在20世纪初叶,随着西方文化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医经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甚至有人提出要废除中医的谬论,但是,中医仍然以其顽强

3、的生命力,以大量独特、有效的临床治疗效果,向人类证明了它存在的道理,展现出极大的魅力。因此,要学中医,首先就必须相信中医的理论。因为只有相信,才有可能产生学习和研究的动力,才会有所作为。  二、重视对学生中医思维的培养  学生之所以容易对中医产生误解、怀疑,甚至排斥的现象,是由于他们从小培养出来的认知和思维方式与中医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学生一直以来所接受的是以数学、物理、生物、化学等现代自然科学为主的教育,而这些知识,恰恰是西方文化的主流。对于在东方文化环境形成、发展起来的中医理论,则很难被当今的学生完全理解和

4、接受。加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往往西医与中医课程是同时开设,这又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中医的思维。因此,在中医理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先不急于传授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更重要的是重视对学生中医思维的培养。  中医与西医理论最大的差别,在于中医理论是在长期对活人所表现出来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进行观察,以及中药直接作用于人体后所反映出来的现象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形成的;而西医则是应用现代的生物、化学等理论,对实验室里所观察本文由.L.收集整理到的微观现象以及动物模型的药理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而形成的。因而在思维上,中医

5、是宏观的、整体的,而西医则是微观的、还原的。比如在中医理论中,心有藏神的功能,主宰着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如果按照西医的认知思维,就会提出:为什么心会有藏神的功能?其研究的方法就是对人体进行解剖,利用现有的设备对心脏分解、测验最终得出结论心脏没有藏神的功能,而认为真正藏神的是人的大脑。但在中医思维的指导下,对心藏神的功能却很好理解,因为人的神志变化,可以通过心的活动表现出来;而心的问题,又可以通过神志来反映:当人受到惊吓或感到紧张时,就会不自主的感到心跳加速;当心气不足时,人也会出现失眠、多梦、健忘等神志

6、的改变。这些病症如果运用中医的镇惊、养心安神等方法进行治疗,往往就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可以看出,同样是研究心,中医是把心放在活人这个整体上,从活人的外在表现这个宏观的角度来研究;而西医则是把心从人体标本或动物中分离出来,再将心分解成细胞、分子甚至更细微的成分,从微观的角度去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和角度的不同,最终导致了在人体的器官组织结构及功能的认识上,中医跟西医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没有中医的这种思维,或者用西医的思维来理解中医,是学不好中医的。  三、让学生学会理论联系生活  中医理论,

7、源远流长,其中的很多术语,已不知不觉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经过数(下转第81页)(上接第77页)千年的传承,如今还有很多在我们的口语中流行,只是人们往往只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但如果懂得用中医理论来解释,却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比如,当我们在讲自己的想法时,总是会说心想我心里想等等。如果依照西医的研究结果来认识这个问题,就会感到很难理解。但如果从中医的角度来理解,则是无可非议,因为我们前面讲到,心有藏神的功能。  又如,在形容很生气的时候,人们总会讲被气得吐血,因为生气则怒,中医认为肝在志为怒,肝主疏泄,

8、有主升、主散、主动的特性。过度生气,则会使肝气升发太过,血随气涌,上逆而致吐血。再如,我们在形容惊恐过度的情形时会说被吓得屁滚尿流,因为吓则是恐,中医认为恐伤肾、恐则气下、肾开窍于前后二阴,因此,受恐吓过度,会使人的肾气下陷而致大小便失禁。像这些例子,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对这方面的内容加以留意、收集,以加深他们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他们对中医理论的兴趣。  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