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健脾补肾、利湿化浊法治疗慢性肾衰竭失代偿期证候疗效观察

益气、健脾补肾、利湿化浊法治疗慢性肾衰竭失代偿期证候疗效观察

ID:9653286

大小:5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4

益气、健脾补肾、利湿化浊法治疗慢性肾衰竭失代偿期证候疗效观察_第1页
益气、健脾补肾、利湿化浊法治疗慢性肾衰竭失代偿期证候疗效观察_第2页
益气、健脾补肾、利湿化浊法治疗慢性肾衰竭失代偿期证候疗效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益气、健脾补肾、利湿化浊法治疗慢性肾衰竭失代偿期证候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益气、健脾补肾、利湿化浊法治疗慢性肾衰竭失代偿期证候疗效观察作者:李黎莉,李建广,李月红【摘要】目的观察益气、健脾补肾、利湿化浊法对慢性肾衰竭失代偿期辨证属于脾肾气虚、湿浊内停患者的证候疗效。方法50例符合纳入条件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益气、健脾补肾、利湿化浊法,应用天江中药浓缩颗粒配制成免煎剂口服,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85.7%,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值显著下降(P=0.000),Ccr明显升高,Scr明显降低。结论益气、健脾补肾、利湿化浊

2、法可明显改善脾肾气虚、湿浊内停型慢性肾衰竭失代偿期患者的临床证候,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展。【关键词】慢性肾衰竭;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观察慢性肾衰竭(CRF)是各种原发性和继发性肾脏疾病持续进展的共同转归,属于祖国医学的“关格”、“肾劳”、“溺毒”、“肾风”等范畴。对于CRF早期患者,要抓住治疗时机,及时给予干预治疗,可延缓肾衰竭的进展。王铁良教授采用益气、健脾补肾、利湿化浊法治疗慢性肾衰竭失代偿期辨证属于脾肾气虚、湿浊内停者,并且为了适应CRF患者的持久用药,改变常规的汤药形式,采用天江药业单味中药浓缩颗粒配方口服,疗效确

3、切,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来自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肾一科2005年3月-2006年5月住院患者,共50例。其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24~63岁,平均(45.85±11.55)岁;原发病:慢性肾炎17例,高血压病8例,糖尿病肾病10例,慢性肾盂肾炎5例,中毒性肾病5例,肾病综合征3例,梗阻性肾病1例,紫癜性肾炎1例。1.2诊断标准1.2.1西医CRF失代偿期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肾脏病专业组1993年拟定标准制定)有慢性肾脏病或累及肾脏的系统性疾病病史,Ccr20~50ml/min,Sc

4、r178~442μmol/L。1.2.2中医脾肾气虚、湿浊内停证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订):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腰酸膝软,肢体困重,恶心,呕吐,或伴有脘腹胀满,夜尿清长,水肿。舌淡苔腻,脉沉细。1.3病例纳入、排除及剔出标准1.3.1病例纳入标准符合西医CRF失代偿期诊断标准和中医脾肾气虚、湿浊内停证证候诊断标准的18~65岁男女患者。1.3.2病例排除标准(1)妊娠或哺乳期妇女;(2)合并心、脑、肝疾病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3)对药物过敏、过敏体质以及不合作者;(4)肾移植或接

5、受透析的患者。1.3.3病例剔出标准因各种原因未满规定疗程而中断治疗和统计结果无法判定者,共剔出8例。2治疗及观察方法2.1治疗方法常规治疗:治疗原发病,消除CRF的恶化因素,全部病例均采用优质低蛋白、高热量饮食。配合益气、健脾补肾、利湿化浊法,用天江中药浓缩颗粒配方口服,1次半剂,每日3次。观察疗程:2个月。2.2观察指标中医证候的症状、体征(用积分法表示)改善情况,治疗前后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2.3统计方法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P>0.

6、05为差异无显著性,全部数据统计分析应用SPSS11.5软件进行。3治疗结果3.1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订,用尼莫地平法。3.2疗效结果见表1。总有效例数36例,总有效率85.7%(36/42)。表1患者疗效结果3.3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见表2。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显著减少。表2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的比较3.4治疗前后Scr、Ccr变化见表3。治疗后Scr显著下降,Ccr显著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3治疗前后Scr、Ccr变化比较4讨论本病多有水肿、淋证、消渴、紫癜等病史,

7、久病使精气耗伤,导致脾肾气虚,湿浊内生。气虚推动无力,则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脾虚运化水谷功能减退,水谷精微不能很好的吸收和输布,则食少纳呆,脘腹胀满。脾主四肢,脾虚失于健运,清阳不布,四肢营养不足,则肢体困重。腰为肾之府,肾主骨生髓,肾虚腰膝失养,则腰酸膝软。肾主水,肾虚气化无力,则夜尿清长。水湿泛溢肌肤,则水肿。脾胃相表里,脾气虚,胃气亦虚,脾胃虚弱,中阳不振,水谷腐熟运化不及,则食少纳呆。胃虚不降,其气上逆,则恶心、呕吐。针对脾肾气虚、湿浊内停病机,采用益气、健脾补肾、利湿化浊法,用天江药业单味中药浓缩颗粒配方,药物

8、组成为:党参、黄芪、山药、山萸肉、茯苓、泽泻、制首乌、杜仲、砂仁、大黄等。本方党参、黄芪益气,山药健脾,山萸肉、制首乌、杜仲补肾以治脾肾气虚之本,茯苓、泽泻、大黄利湿化浊而治湿浊内停之标,标本兼治,切中病机,益气、健脾补肾扶助正气,可促进化湿而无敛邪之弊,利湿化浊驱邪外出,解脾困、助肾阳而无伤正之虞。本方健脾益气、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