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课程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植物学课程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ID:9657675

大小:5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4

植物学课程建设的探索和实践_第1页
植物学课程建设的探索和实践_第2页
植物学课程建设的探索和实践_第3页
资源描述:

《植物学课程建设的探索和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植物学课程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植物学课程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在高等农业院校,植物学课程是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农学、植保、园艺及环境科学等专业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的教学.L.效果对学生学习后续相关课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全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为培养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宽口径,厚基础的新型生物科学专业人才,近年来,我们在教材选择、教学内容、网络教学资源、师资队伍及考核体系等植物学课程建设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1.教学内容与教材  1.1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具体体现

2、,教材建设是实现教学内容改革优化的基本保证[1]。目前,我校植物学理论教学使用的教材是由贺学礼主编,我校植物学教师初庆刚任副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此书2008年正式出版。与传统教材相比,本教材融入了例如人工种子,同功器官与同源器官变态的调控及花器官发育的ABC模型等新内容,反映了现代植物学科学的主要新成就和新发展。实验教学使用的教材是由我校教师主要参加编写的高等农林院校基础生物学系列实验教材《植物学实验教程》。本书共包括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研究型实验三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

3、动手能力,训练其科学思维和科学的实验方法。  1.2教学内容的整合优化  植物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植物形态结构与功能,植物界的类群与分类两大部分。对于两大部分内容,我们主要侧重于植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细致讲解,使学生对经典植物学知识能很好地掌握。对于植物界的类群主要介绍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多的高等类群。对于被子植物分类部分,着重介绍常见的大科及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科。如十字花科,禾本科,豆科,蔷薇科,菊科和葫芦科等。  在改革教学内容的同时,我们对教学大纲也进行了多次讨论和修订。将理论课和实验课分离,并

4、制定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理论课教学大纲中将教学内容分为掌握、理解和了解三个层次,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严格按照大纲要求组织课堂教学内容,并在每章的最后列出该章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及给学生留的思考题。对于每个实验,列出其实验目的,主要内容及思考题。实验课共分12个实验,其中基本操作1个,主要是学习显微镜的使用;验证性实验7个;综合性实验3个,包括高等植物、营养器官的变态及被子植物分科;设计性实验1个,为各类果实和种子类型的观察。  2.网络教学资源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

5、0-2020年)》,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发挥网络教学平台的作用,创新教学模式,青岛农业大学在全校范围内实施网络教学平台课程建设工程。本教研室教师严格按照要求及时地开通了教学平台,将课程的基本信息如教师信息、课程介绍、教学日历、教学大纲等上传到教学平台并对学生发布,为学生了解课程和计划学习提供信息支持。并进一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网络辅助教学,开通并使用答疑讨论、课程问卷、课程作业等功能,实现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联系,打破传统教学的时空界限,实现教与学的全时空联系,提升教

6、学质量。  3.师资队伍的建设  近几年来,我们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利求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教研室目前现有教师8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人,讲师3人,高级职称所占比例大于60%。8名教师中7名已获得博士学位,其中1位博士后出站。教师年龄为30-48岁,其中30-35岁2人,35-45岁3人,45-48岁3人。由此可见,植物组现有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及年龄结构均较合理。  其次,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对于新进教师,教研室实施了老教师一对一指导新教师的措施。两者相互随班

7、听课,新教师学习老教师讲课过程中的好的方法和形式,吸收生动有趣的教学实例带入自己的课堂,而老教师对于新教师讲课过程中的不足及时指出,使其不断改进,避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另外,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有科研工作的支撑。鼓励教师参与各项科研工作。近3年来,课程组的教师共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3项,山东省自然基金2项,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1项及青岛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项,发表相关论文30余篇。  4.考核体系改革  4.1试题库命题  学校购买了植物学试题库,教研室每次期末考试

8、从中抽取课堂的教学内容,编制A、B两套试题。试卷题型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比较题、问答题及绘图题。  4.2严格阅卷  期末考试结束后,教研室集体评卷,流水作业,在评卷过程中,针对学生试卷上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和分析,并反馈到今后的教学过程中。  4.3考试模式  对学生的理论课程的考核总成绩主要由考勤成绩、实验成绩及期末成绩三个部分组成,其各占总成绩的10%、20%和70%。这种考核模式可以较全面地评价学生成绩,而克服了期末考试定成绩的片面性和偶然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