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罐配合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疗效观察

针罐配合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疗效观察

ID:9658607

大小:4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04

针罐配合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疗效观察_第1页
针罐配合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疗效观察_第2页
资源描述:

《针罐配合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针罐配合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针刺在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中的作用。方法将135例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针刺、拔罐配合手法复位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手法治疗。结果观察组1次治愈率84.0%,对照组为55.0%。经χ2检验,两组疗效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针罐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较单纯手法治疗见效快,且能节省人力,是治疗该病的一有效方法。【关键词】脊椎关节紊乱;针刺疗法;按摩疗法;胸椎Therapeuticeffectofacupunctureandcuppingbinedanualreductiononsmalljoin

2、tderangementofthethoracicvertebra【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roleofacupunctureintreatmentofsmalljointderangementofthethoracicvertebra.MethodsTheobservationgroupplemanualreduction.ResultsThecuredrateofonesessionoftreatmentanualreductionisaneffectivetreatmentmethodforjointderangementofthethoraci

3、cvertebra.【Keyent;acupuncturetherapy;massage;thoracicvertebra胸椎小关节紊乱系伤科常见病,通常采用膝顶提扳手法治疗,疗效可靠。笔者采用针刺、拔罐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该病,亦取得更好疗效,资料整理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35例患者为2000年7月~2006年6月本科门诊病人。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5例,男27例,女48例;年龄最小27岁,最大72岁,平均41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6个月,平均6天。对照组60例,男21例,女39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68岁,平均39岁;病程最短半天,最长4个月,平均8天。两组性别、病

4、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根据《中医骨伤科学》,胸椎小关节紊乱系指上个胸椎下关节突与下个胸椎上关节突构成的关节,因外力作用而发生旋转,侧方扭转,并受关节滑膜的阻碍不得复位,刺激压迫或牵拉相应的神经、血管而产生一系列症状。临床见有明显上肢用力不均的活动史或长时间体位不正,外力扭伤等原因,伤后出现背肌疼痛、肋间神经分布区(肋间隙、前胸壁、腰腹部)疼痛、背部疼痛症状加重;查体可见棘突偏歪或凹陷等异常变化,棘突旁或棘间压痛锐敏且与患者所诉疼痛部位相符,可触及钝厚之棘上或棘旁韧带,除外其他骨骼方面病变者,即可诊断为本病。2治疗方法2.1观察组2.1.1推罐患者呈俯卧位,用医用凡

5、士林均匀地涂于患部,然后取一玻璃火罐,用闪火法吸附于患部,沿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在背部来回走罐,直至患部皮肤出现紫红色为止。2.1.2手法复位采用膝顶提扳手法,具体如下:患者坐于矮方凳上,医者立于其后,在局部痛点区域揉、擦、扌衮、按、弹拔数次,嘱患者十指互扣置于枕后部,头微屈,胸稍前倾,背部放松。医者一膝部紧抵于胸椎2~7旁压痛点最明显处,双手分别从患者腋下穿出重迭环抱于相对称的前胸肋骨及胸骨边缘上,膝部与手同时缓慢用力后,上方提端牵引,再嘱患者深吸气至最大限度时,医者膝与手借巧劲向前方向骤然一顶,即可听到“格答”声响。2.1.3针刺取双侧大陵、阳陵泉、背部华佗夹脊穴,行呼吸提插手法,留针

6、20min。2.2对照组复位手法同观察组,两组均治疗1次统计结果。3疗效观察3.1疗效标准治愈:背痛消失,功能正常,随访1周后无复发;好转:疼痛减轻,功能未完全恢复;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变化。3.2治疗效果治疗1次后,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表1两组疗效比较两组1次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55,P<0.05),说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4讨论本病的病因虽然与局部的损伤有关,但主要原因是胸椎间盘及韧带的退变导致胸椎小关节不稳定而易发生病理性滑落。先用推罐的方法松解肌肉的紧张,再配合膝顶提扳手法纠正小关节错位,最后采用针刺方法疏通经络。止痛有立竿见影的疗效,与通常采用的手法复位按摩组

7、相比,一次治愈率差异有显著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